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陕西省 > 宝鸡市历史人物介绍9

宝鸡市历史人物介绍9

  董策成(1908—1972) 又名董金书,凤翔县糜杆桥乡董家头村人。民国27年(1938),在凤翔秘密建立了一支200余人的抗日力量,后撤至乾县参加了毕梅轩二五补训处,任一团一营营长。民国27~30年(1938~1941)赴中条山对日作战。民国32年(1943)5月,所部被编为陕西省保安六团第三大队,任队长。同年6月接到命令到旬邑土桥包围陕甘宁边区,即写信给赵伯经请求指导,后省委交通员王生春传达了要他建立红色交通线的指示。在长达3……[详细]
  • 王天民
  王天民(1914—1972) 又名天贵,字子纯,岐山县人。民国13年(1924)入西安易俗社学艺,初习小生,旋习花旦,专工闺阁。民国15年(1926)春首次登台,主演《柜中缘》,技惊满座。尔后,在《螟蛉案》、《复汉图》、《人月圆》、《蝴蝶杯》、《夺锦楼》、《颐和园》、《少华山》、《黛玉葬花》、《盗虎符》等剧目中扮演主角,技艺日臻娴熟。民国21年(1932)元月,西安《新秦日报》举办秦腔演员评比,他名列榜首,秦腔正宗李正敏屈居第二。……[详细]
   杨德清(1902~1973)陕西眉县人。旧社会家贫如洗,父亲被债、饿折磨而死,弟妹早夭于大年馑。母亲对他说:“家,完了!咱娘儿俩各自逃命吧!”全家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他的家在秦岭北麓,全是秃岭荒坡、十料庄稼九不收的瘠薄山地。他想:坡地,栽树总可以吧!树大能挡风,又能保住水土,靠山,养山,吃山,唯有以此度日。于是,他就在庄前屋后,地边场塄边栽上些白杨、柳树及果木。树眼看成材了,保长、乡丁送来独条子,说是要交“官柴钱”,否则就要伐树。杨经常……[详细]
  王丕卿(1886—1971)又名肇基,凤翔县城关镇王家河人。幼年就读于马家庄私塾,后被选送陕西省优等师范学校深造,民国元年(1912)毕业。遂经西安革命军政府挑选,与同学高丹桂返回凤翔,协助杨荟祯、刘志等劝说“凤翔革命同志会”首领马秉乾,服从西安民军政府,安定社会秩序,保护地方权益。翌年初,与刘治洲等组织并率领地方民军,配合万炳南击败由甘肃进入凤翔的西路清军,解凤翔之围。民国2年(1913)应聘在省立二中(凤翔)任教,后又任教于三秦公学……[详细]
  燕祥甫(1911—1970) 又名聚瑞,凤翔县糜杆桥乡七家门前村人。初中文化程度,曾任小学教员、教务主任、校长、县参议会议员。1949年7月至1956年任县人民政府四科科长,1957~1964年任县水利电力局副局长。 他秉性耿直,热衷于地方建设事业,乐于为群众造福。曾为支援解放大西北,进军西南,积极组织群众运送支前物资。1952年,主持修复西宝北线公路八旗屯桥。1956年3月,组织力量完成了西宝北线由豆腐村至南古城长1250……[详细]
  秦靖军(1917—1970) 宝鸡市人。民国32年(1943)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后在渭惠渠等大灌渠工作多年,成为有经验的水利工作者。1950年赴新疆支援建设,初到参加了石河子地区大面积种棉试验,取得成功。1951年任南疆行署水利勘察设计大队队长,后任喀什专区水利局长,足迹踏遍喀什、和田、克孜勒苏、阿克苏等地,特别是喀什专区的60多座水库、两千多公里的渠道及全区的农田基本建设,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他踏勘过的下半地水库库址,制定的……[详细]
   冯堂堂(1945—1969) 凤翔县虢王乡人,共青团员,1962年从技校毕业回到农村。1969年初和本村群众打井抗旱,3月31日晚,打井机具突然发生意外,井下八名群众生命十分危急。堂堂临危不惧,舍已救人,献出了生命。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于7月11日追认冯堂堂为中共党员,并号召全县人民学习他的英雄事迹。……[详细]
  廖德荣(1906—1969) 凤翔县纸坊乡六营村人。幼读私塾数年,受祖辈和家庭熏陶,爱好彩绘、泥塑。农闲季节,随祖父和父亲学做“泥活”,自学水彩画装饬泥塑品。中年时,已能独当一面进行操作,且有独创。所做泥塑品大、中、小号老虎、狮子、犀牛望月和娃娃骑牛、骑象、骑骆驼、骑公鸡、骑凤凰、骑鹿等,名目繁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时被他乡请去作画、塑泥像。手艺精湛,颇为著名。……[详细]
  师东征(1911—1969) 字靖钦,千阳县双庙原村人。民国19年(1930)县立乡村师范毕业。民国22年(1933)任千阳县政府职员。民国26年(1937)任麟游县县长秘书、麟游县各界抗日后援会秘书。次年回籍,历任科员、财政科长、国民党县党部委员、县银行董事长等职。民国34年(1945),当选为县参议会副议长。东征痛恶当局腐败统治,任职县长秘书时,与中共党员赵伯经结交甚笃,为赵在县长温亚儒处作伐。民国37年(1948)3月,中共……[详细]
  王子范(1879—1969) 原名王楷,扶风县法门镇官务村老堡人。清廪生,民国18年(1929)肄业于省立师范学堂。民国15~32年(1926~1943),曾任扶风县赈务委员、县政府一科科员、县财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员、扶风中学事务主任等职。子范精通文理,且以书法见长,常为地方书撰碑记。一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民国18~21年(1929~1932)灾荒时,曾在法门寺设粥场赈救饥民,并积极参加华北慈善联合会重修法门寺塔的工程建设。民国2……[详细]
  雷星阶(1891—1969) 原名雷运泰,岐山益店镇方家什字人。民国元年(1912)考入浙江省立蚕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在紫阳、富平、西安等地职业学校任教。民国12年(1923),创办岐山职业学校。民国15年(1926)加入共产党,不久任岐山特支委员。民国16年(1927)初,按党的指示加入国民党,帮助建立岐山县党部,任主任委员。4月,受地下党的指示,出任岐山县教育局局长,清除教育界的渣滓,安插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任教。7月,根据党的决……[详细]
  李宏(1936—1968) 太白县嘴头镇牛家沟门人,农民,初小文化程度。1955年任村团支部书记兼大队会计。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牛家沟门大队党支部书记至献身时。 李宏担任村干部后,常给群众排忧解难。五保户李忠居住山上,李宏问寒问暖,送油盐、送衣物,并为老人劈柴担水。生产队长高全患出血热病,李宏为其借款,安排住院治疗直至康复。 1968年4月13日晚,生产队饲养室突然起火,李宏组织群众先后两次从烈火中救……[详细]
  李静一(1908—1968) 原名存贞,又名月凤,凤翔县杨家磨村人。民国16年(1927)毕业于西安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并留该校附小任教。民国17年(1928)8月回凤翔,筹建县城北街女子小学,任校长。民国23年(1934)去临潼任教。抗日战争爆发,返回凤翔。曾在谭家庄小学、敬诚小学、河南屯小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北大街、纸坊、西街等小学任校长。她为人忠厚,治学严谨,作风淳朴,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并为其奋斗一生,是凤翔县最早的小学女……[详细]
  王录(1890—1968) 眉县城关镇下河寨人。从小酷爱戏曲,因相貌丑(麻子脸),戏班拒收。20岁后,以打短工参加眉县下河寨道情班,始学唱道情。他天生一副好嗓音,又肯勤学苦练,后成为下河寨道情班领班长。主工渔鼓兼演唱。民国18年(1929),关中遭年馑,他卖艺乞粮,活动于秦岭山区及汉中一带约五年。后回原籍,仍坚持演唱,在北山演唱对桌(对台戏)被斗败。旋即重整班子,亲自教侄儿王天绪苦学道情,使下河寨道情得以延续下来。他主唱的戏目以韩……[详细]
  刘岐周(1903—1968) 曾用名刘鼎,岐山县故郡乡刘家村人。任甲长时,因联合群众告发保长-之事,-离家。他联络张锦堂、刘兆汉、孟书彦等8人,组织武装,出没于西方涝川及前岭一带。民国33~35年(1944~1946),刘岐周多次组织武装力量向陕甘宁边区的驿马关、孟巴寺等地贩运物资,每次十七八人至二百人不等。运给边区棉花6000多斤,电话机15部,手枪90多支,步枪300多支,棉布900多匹,电话线900多公斤,铅丝2000多公斤……[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