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浙江省 > 湖州市 > 德清县历史人物介绍3

德清县历史人物介绍3

  徐养源(1758—1825),字新田,号饴庵,德清人。少时随父游京师,并从师于名流学者,探究学术源流,学业大进。清嘉庆四年(1799),浙江巡抚阮元在西湖筑诂经精舍,聘为主讲人之一,并担任《仪礼》、《尚书》的校勘,甚为精到,受到尊重。六年,举副贡生。其父辞职归乡后,侍奉左右,且“以说经娱亲”。父母去世,遂无意科举。徐养源学术研究涉及面很广,对经学、小学、历算、舆地、氏族、音律均有研究。编著有《仪礼今古文异同疏证》、《六书考》、《九章重差……[详细]
  徐端(1754—1812),字肇之,德清人。其父振甲曾在清河为官,随父行,在河堤上遇老兵退吏,常请教河流疏导之法。后为候选通判,助父引水,深得大学士阿桂器重,奏请留在东河待用。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补官。六十年署开归道事,以功赐戴花翎,旋即任兖沂曹济道。在治理睢州(今河南睢县、民权等地)河流决口、曹州(今山东菏泽、曹县等地)河流干涸中有功。嘉庆四年(1799)擢任知府,旋即授饶州府(今江西波阳一带)知府。七年,擢任徐州道。次年,父亡……[详细]
  戚蓼生(1730—1792),字念功,号晓塘,德清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三十九年任四川副主考,四十二年授河南正主考,旋调云南学政。四十七年出任江西南康知府,升福建盐法道。五十六年,迁福建按察使。五十七年冬卒于任。为人风流倜傥,喜饮酒,好谐谑。处事精明强干,案无留牍。戚蓼生早年赴京应试,购得曹雪芹80回本《石头记》早期抄本,大为赞叹,书序一篇,对《石头记》的写作艺术推崇备至。蓼生不主张写续书,认为不全也无妨……[详细]
  徐倬(1624—1713),字方虎,号苹村,德清新塘(今德清士林镇徐家墩)人。少聪颖,喜读书,10岁参加童子试,名列前茅。17岁游历会稽,深得户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倪元璐赏识,并从学于倪。清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选入史馆,任编修。后因病还乡。越10年,入京任国子监司业。三十二年,任顺天(今北京)乡试主考官。寻迁侍读,以老告归。四十二年,康熙帝南巡,考核在籍诸臣,徐倬得第一,呈所编《全唐诗录》,深得康熙褒奖,亲撰……[详细]
  孙在丰(1644—1689),字屺瞻,德清籍,世居归安(今湖州)菱湖。清康熙九年(1670)一甲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升侍讲侍读、侍讲侍读学士,分撰日讲《四书》、《易经》、《书经》,以解义多见称。二十年,每次讲演时,列举经书要义,阐发自己观点,受康熙帝嘉奖,改任《明史》总裁,《明史》第十七卷《帝纪》即出于其手笔。二十二年,擢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调任掌院学士,迁工部左侍郎,兼任翰林院学士。二十六年,淮阳(今河南省境内)、盐城、兴化(……[详细]
  蔡官治(?—1645),字羽明,号正庵,德清县城西门外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南京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后迁职方司郎中,期满迁真定(今河北正定)知府。时太监魏忠贤专权,各地遍建生祠。上司屡促为魏建祠,官治故意拖延不报。天启四年(1624),吏部尚书-星被免职。魏忠贤假传圣旨,令真定府拘捕定罪。官治迫于压力,明为收监,严加看管,暗则亲送饭食,多方保护。曰:“我岂敢杀人媚人,使后世唾弃?”赵案平反,人皆钦佩其刚直不阿品德。未几,除……[详细]
  许孚远(1535—1604),字孟中,号敬庵,德清县乌牛山麓人。早年受学于唐枢。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后调吏部主事。因讲学遭尚书杨博忌,称疾离归。隆庆(1567—1572)初,首辅高拱荐其为考功主事,出为广东佥事。倭寇骚扰广东,以水陆夹攻,擒获倭党70余人,受到嘉奖。万历年间(1573—1620),首辅张居正逐“拱党”,谪为两淮盐运司判官。历兵部郎中,出知建昌(今江西水修西北)府。不久,经给事中邹元标推荐,擢为……[详细]
常茂 [] (?~1283)
  常茂(?—1283),字长孺,武康(今德清武康镇)人。宋淳祐占七年(1247)进士,任常熟县尉,旋调婺州(今金华)推官。以明于决狱著称。后被荐入朝,签书临安(今杭州)府判官,不畏权势,颇有作为。某官提举常平(今湖北襄阳西),拟邀常茂同往,常茂知其难以共事,笑而却之。不久,上司强令其上任,常茂拂袖而去。朝廷愈敬。曾先后主管城南府南厢,添差临安通判,听讼严明,豪门贵族对茂既忌且惮。知广德军时,当地发生水灾,常茂先发粮赈灾,而后请示朝廷。除监……[详细]
沈复 [] (?~1186)
  沈复(?—1186),字得之,德清人。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乾道初年,以太常主簿应对,孝宗悦,迁官宗正丞。乾道七年(1171),以左朝请郎任直龙图阁、两浙转运判官,权工部侍郎,兼临安(今杭州)府少尹。次年正月,除户部侍郎。一日,进宫应对,孝宗问及官署财物、所用、方缺状况,一一奏闻,并取出随身小册进呈,无毫发之差。乾道九年正月,授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旋进左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同年十二月,经多次请退,改授资政殿大学士,知荆……[详细]
  刘士英(1082—1126),字仲发,武康(今德清)人。宋政和二年(1112)进士,授江苏武进县尉,调永嘉教谕。宣和二年(1120),方腊起义军余部围永嘉,士英因推行保伍法,强迫居民守城而立“功”升山西太原府通判。宣和七年(1125)十一月,金兵入侵,太尉童贯以赴汴京(今开封)告急为由,意欲潜逃。刘士英与守将王禀握剑侍立城门外。童贯见状,只得作罢。知府张孝纯见其忠勇,遂与之共商守御之计,前后数百次,派人用蜡丸藏奏章向朝廷告急,杳无音讯。……[详细]
  姚班(641—714),武康(今德清)人。笃学,武则天时,中明经科,历任六州刺史,进爵至宣城郡公。唐中宗时任太子詹事,兼左庶子。时,节愍太子有失正道,姚班几次上疏相谏。太子佯许之,实则我行我素。及太子败,中宗在宫中搜得姚班谏书,嘉叹不已。时宫中大臣都被治罪,惟姚班被擢为右散骑常侍,迁秘书监。睿宗继位,封户部尚书,旋任定州(今河北定县)刺史。著有《绍训》。……[详细]
沈法兴 [] (?~620)
  沈法兴(?—620),武康(今德清)人。世代豪强,有宗族数千家。隋末,为吴兴郡守。隋将楼世干作乱,率兵围城,曾奉旨征讨。大业十四年(618),隋大臣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扬州)杀炀帝。法兴以讨叛为名起兵,直奔江都。掩有江南10余郡地方,及至乌程(今湖州),拥有精兵6万。自称江南道大总管。旋闻越王杨侗立,称帝于东都洛阳,乃修书上表称臣。唐武德二年(619),自称梁王,定都毗陵,改号延康,置百官。其时,杜伏威、陈稜、李子通分别割据,各拥重兵,法……[详细]
  姚察(533—606),字伯审,武康(今德清)人。父僧垣精医术,为梁大医正。6岁诵书万余言,12岁能文。侯景乱时,随父归乡里。年十三为萧纲所器重。萧纲登基,授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入陈,为秘书监,领著作郎、吏部尚书。陈亡入隋,授秘书丞、晋王侍读,袭封北绛郡公,授太子内舍人。奉诏撰梁史、陈史,未就而卒。著有《汉书训纂》、《文集》、《说林》、《传国玺》、《西聘道里记》等。早期经历姚察,字伯审,是吴兴武康人。梁朝简文帝即位,对姚察礼遇。……[详细]
  沈恪(510—583),字子恭,武康(今德清)人。性深沉,有才干。南朝梁新喻侯萧映为郡将时,被召为主簿。萧映迁广州,沈恪随行,授中兵参军,常领兵平息叛乱。时,同郡人陈霸先在交州(今越南河内东北)、广州一带,沈恪与之甚相知。萧映卒后,沈恪回乡,陈霸先遣妻、子随其同行。不久,沈恪被补为东宫直后、员外散骑侍郎。梁太清二年(548),东魏降将侯景作乱,围建康(今江苏南京)。沈恪率军参战,因功封东兴县侯,迁员外散骑常侍。次年,城陷,沈恪回乡闲居。……[详细]
  沈重(500—583),字子厚,武康(今德清)人。幼孤,谦逊好学,博览群书,尤精《诗》、《礼》及《左氏春秋》。初仕南朝梁,历任五国常侍、国子助教、五经博士、中书侍郎、江陵令等职。继事后梁主萧登,任都官尚书,领羽林监。北周武帝闻其名,以厚礼聘至周都,诏令其讨论“五经”、校定钟律,授以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露门博士。北周建德末年,坚辞回南朝陈,任通直散骑常侍、太常卿。学业精深,讲述经义,为儒林所推重。著有《周礼义》、《仪礼义》、《礼记义……[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