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妙根(1919-1951)本县盐仓乡星火村人。陶妙根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了3年私塾。1931年,经人介绍到上海学泥水匠。日军占领上海后,陶妙根回乡。1944年8月,参加新四军淞沪支队。1945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陶妙根随军北撤。解放战争时期,陶妙根先后参加解放泰安的战斗、鲁南保卫战、宿北战役、枣庄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腾县攻击战、开封——睢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的战役等。陶妙根在……[详细] |
任超(1920-1943)乳名任大毛,坦直乡蒋桥任家宅人。幼年在唐家花园园南小学读书,失学后在家种田。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七灶乡农抗会会长。他白天在田间劳动,晚上分赴各地召开会议,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41年8月,日军实行清乡扫荡,组织决定任超撤离浦东到教导队去学习。冬天,部队化整为零,住超又奉命回家乡隐蔽。第二年8月,日军进行第二次清乡扫荡时,任超到浙东三北古窑浦参加浦东民训班学习。学习结束后,到洞岭……[详细] |
徐黎(1921-1945)原名申其琛,本县六灶申家宅人。父亲是教风1934年,其琛读完中学,到海宁峡石镇的协新泰煤油店当学徒。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回到家乡,怀着“为报国报民,死在战场上才是英雄好汉”的志向,决心参加抗日部队。1938年9月,在延安参加抗大学习的长兄给他来信,要他去陕北参加革命。他在未婚妻赵一英的支持下,绕道温州、丽水、南昌,至汉口,找到八路军办事处,办事处介绍他到西安,然后,步行到延安,进入抗大第二期。同年加入中……[详细] |
李默(1921-1947)本县三灶乡蔡圈村人。父亲是上海一家药房的职员。李默随父母至上海求学。在小学、中学期间,成绩一直优良,后至中法工学院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默投身于民族自救的洪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在工学院参加抗日救国青年团。他秘密组织和动员一批进步学生,反对院长诸民谊的投敌-活动。他的抗日活动,引起敌特的注意。1939年冬天,中共地下党组织通知李默撤离上海,到浦东参加抗日游击队。第二年春,奉命到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详细] |
邵三苟(1922-1951)又名邵友明,本县泥城乡兴旺村人。因家境困难,只读过一年书。1941年加入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后随队到浙东,参加浙东抗日游击斗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队北撤。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著名的莱芜、孟良崮、豫东和淮海等战役。以及解放上海的战斗。由于他勇敢善战,先后荣立三等、二等和四等功各1次。上海解放时,母亲见到三苟,对他说:“小三苟,现在上海解放了,你向领导上讲讲,跟妈回去一趟,看看家里……”。……[详细] |
朱杰(1925-1948)本县惠南镇人。朱杰原名胡小星,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读到初中一年级就失学。1944年8月,参加抗日游击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队北撤,朱杰所在部队,改编为华东野战军一纵三师七团三营七连。同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他先后参加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等战役,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务。在战斗中,朱杰勇敢、机智。1946年宿北战役中,我军奇袭敌69师指挥部,遭敌猛烈反扑。朱杰带领一个班……[详细] |
潘金根(1927-1942)黄路镇严家路人。9岁入铁桥小学读书,后辍学拜师学泥工。13岁时,他的父亲在伪五十团二营的连队里当“火头军”。这个连队的连长黄明等人都是中共地下党员。金根来部队探望父亲,帮父亲烧火、洗菜、扫地,看到战士擦枪时,也跟着摆弄,不多久,步枪、驳亮枪、小手枪等武器都会拆装,被部队吸收为正式战士,担任黄明的通信员。1941年9月。部队反正后奉命南渡到浙东三北,黄明任苏鲁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三纵队第二大队大队长,潘金根仍做……[详细] |
黄玉龙(1963-1984)本县三灶乡人。1978年从三灶公社曙光中学毕业后返乡务农。1981年6月加入共青团。1982年1月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部队分配黄玉龙担任报话员工作,由于他刻苦钻研,严格训练,专业技术水平名列全团第一。在师集训时,又取得全优的成绩。他曾3次受到连队的嘉奖,一次被评为“先进战土”。在1982年军区组织的一次演习中,由于黄玉龙技术好,连队决定让他单独负责一个电台。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黄玉龙在演习……[详细] |
顾维瑜(1963-1984)小名毛头,本县新场乡人。读中学时不仅认真学习,尊敬师长,而且乐于助人,多次被评为争三好积极分子。1982年1月,顾维瑜应征入伍。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年底被提升为营部通讯排步话机班班长。1984年7月,部队接到参战命令,顾维瑜立即向领导递交了请战书和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书。领导根据他的身体素质,考虑让他留守营房,他知道后连夜找领导申述理由,坚决要求上前线。部队进入集结地域以后,他抓紧临战训练……[详细] |
鲍廉(?-1275)宋末抗元名将,本县五灶港人。1269年(南宋咸淳五年),鲍廉为平虏将军,知临江军。1275年(南宋德祐元年)2月,元兵南下,鲍廉率所部临江军将士在天长(今安徽省天长县)、-(今江苏省-县)间,全力抗元。这儿是安徽东北部、高邮湖西岸和南京北部一带的平原地区,战线绵长,难守易攻。鲍廉身先士卒,大小百余战,使元兵屡屡败北,始终无法进军至长江边。由于南宋王朝的腐败无能,投降派的阻挠破坏,鲍廉孤立无援,终于在元军的合力进攻下,……[详细] |
瞿霆发(1251-1312)本县下沙(古称鹤沙)人,字声父。祖籍河南开封,世为盐官,宋室南渡后,移居鹤沙。霆发自幼聪明,读书一览成诵。瞿家当时是浦东鹤沙的望族。瞿霆发为人慷慨,乐善好施,仗义疏财,雅好宾朋,深得朝野人士和乡里父老的赞誉。瞿霆发26岁那年,元兵打到临安,瞿霆发率领一支地主武装,主动归附元军。元王朝建立后,霆发为下沙盐场副使。至正初年,有一年的夏季,东海发生特大潮汛,一夜间,狂风骤雨把整个下沙场的盐场全部摧毁,盐民暴死者近万……[详细] |
李府(?-1553)字一乐,本县所城(今惠南镇)人。明嘉靖中叶任守御南汇嘴中后千户所哨官。当时,倭寇屡犯东南沿海,抢劫财富,虏掠人口。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3月,倭寇入犯南汇,李府率次子李香及张涓等族丁30多人开城出击。李府身先士卒,勇猛战斗,力斩倭酋,率领乡兵奋力冲杀,杀死倭兵40人,余寇大败而逃,李府挥兵乘胜追击至十里之外。数日后,倭寇重来南汇所寻衅。李府见攻城的敌兵不多,而自己的族丁土气极旺,于是又一次开城迎敌,李府连斩倭寇……[详细] |
闵电(?-1555)字起光,号方川。诸生,本县人,以文学闻名乡里,素有胆略,深受督学曹邦辅的赏识。嘉靖年间,倭寇入侵东南沿海,正值督学曹邦辅巡视江南,闵电去拜见时,请示御倭策略。曹邦辅对闵电说:“你向来有胆有略,为什么不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呢?”闵电受到启发,于是联合太学生潘元孝,训练乡兵近千人抗击倭寇。1553年(明嘉靖三十一年)2月,海上倭寇和窃踞新场、老鹳嘴等处的倭兵会合,企图再次进犯南汇城。通判刘本元联合镇江总兵陈宝,围倭寇于坦直……[详细] |
施大经(约1560—1610)字天卿,号石渠,又号玉屏。本县闸港(现已划归上海县)人。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中举,先任丹徒教谕,后升任江西瑞州府通判。在瑞州时,有一个姓涂的寡妇,族里人为了贪图她的资财,诬蔑她作风不端,企图赶走她,夺取她财产。涂氏到州里告状,并通过熟悉的吏卒,给施大经送了钱。施大经见了很生气,他说:“她遭冤枉,我为她辩白,这是我的责任,她为此送钱给我,不是对我的污辱吗?”为了儆戒下一次,施大经下令将送礼的吏卒狠狠打了……[详细] |
叶映榴(1642-1688)字炳霞,号苍岩,本县新场人。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进士,授庶吉士,历任礼部郎中、陕西提学、湖北粮道。期间,他召回历年战乱中逃亡出去的人民,还减轻了他们的税银。凡有与军民不利的事,他都要与上级官吏据理力争,直至面红耳赤。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署布政司。5月,朝廷决定裁去湖广总督一职,并裁减督标兵,此事激起楚兵的不满。其中有个名叫夏逢龙的人,趁机率兵要挟巡抚支付饷银。武昌同知建议派兵镇压,楚兵得知后更加……[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