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湖南省 > 湘西州 > 永顺历史人物介绍2

永顺历史人物介绍2

郭长林 土家族
  郭长林  (1930—) 土家族, 湖南永顺人。擅长民间年画。毕业于贵阳师范艺术系。在四川省群众艺术馆从事美术工作,副研究馆员。1988年文化部授予“ 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的称号。著有《四川皮影艺术》、《四川绵竹年画艺术特色》、《话 谘四川绵竹、梁平、夹江木版年画》、《更新观念、走向现代—繁荣四川年画创作》、《继 承、发展、创新—四川年画的回顾》、《竹艺》等。作品《鸟语花香》、《和和美美》、《 蝶恋花》等参加省、全国及出国美展……[详细]
  石太瑞 (1937~)苗族。湖南永顺人。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湖南省永顺师范。当过小学教师、、湘西州文联干部。1972年调湖南省作协任专业作家。先后任湖南省作协理事、秘书长、副主席、常务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叙事诗集《玛诺江嘎》、《竹哨》,短诗集《木叶之歌》、《白色的刺果花》、《五彩梦》、《黎明鸟》、《恋歌四重唱》、《石……[详细]
张二牧 土家族
  张二牧 (1934~)土家族。湖南永顺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湖南永顺师范学校。历任桑植县小学教师,县文化馆文学干部,桑植县县委宣传部干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协文史、副主任、主任,副编审。湖南省作协第三、四、五届理事,苗族自治州作协主席、政协委员。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苗疆情仇》,长篇传记文学《贺龙在湘鄂西》,中篇传记文学《贺锦斋烈士传》、《清清的玉泉河》,中短篇小说集《草棚灯火》等。《贺龙在湘鄂西》获湖南……[详细]
汪承栋 土家族
  汪承栋 (1930~)土家族。湖南永顺人。中共党员。1950年肄业于湖南永顺师范学校。同年参军,历任湖南永顺军分区文工队创作组组长,武汉中南民族歌舞团创作员,中央民族歌舞团创作员,西藏日报社副刊,西藏歌舞团、文联筹委会创作员,西藏文联、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六、七届名誉委员。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从五指山到天山》、《雅鲁藏布江》、《拉萨河的性格》、《汪承栋诗选》等,散……[详细]
马忆湘 土家族
  马忆湘(1923-) 解放军女作家。湖南省永顺县人,土家族,1923年5月出生在永顺县龙家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家贫从小给人家当童养媳,受尽生活磨难。1935年春参加工农红军,不久,随红二、六军团长征。193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到陕北后,历任关中分区妇联副主任、中央党校学员、解放军旅卫生部政治指导员。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劳动模范。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不怕艰险,直到全国解放。建国后任广州军区通讯总站政委、军区司令部管理……[详细]
   彭翼南 (1536-1567) 明永顺土司。明永顺人。字晋卿,号北江。生于嘉靖十五年(1536)。三十三年,承袭永顺军民宣慰使职。嘉靖三十一年(1552),王直自称“徽王”,与其“大将军”徐海,勾结倭寇入侵-,官兵溃败。尚书张经,奏请调湖广土兵和广西狼兵赴援。三十四年五月,翼南统兵3000,其父致仕宣慰明辅统兵2000,荩臣率兵8000,其子守忠亦选杀手3000,俱会于松江。时倭寇进犯嘉兴,保靖土兵首败倭寇于石塘湾,永顺土兵又中路截击……[详细]
  • 李昌
  李昌(1914-) 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纪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湖南省永顺县人,土家族,1914年出生于永顺县塔卧乡一个官宦之家。1928年到杭州求学。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洪流中,是一二九运动的骨干分子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长。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达延安,从事青年工作,曾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组织部长。1942年后,任中共晋……[详细]
  李烛尘(1882—1968) 天津久大盐业公司总经理,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永顺县人,1882年9月16日生于永顺县毛坝寨。7岁入私塾读书,勤奋好学,颇得先生赏识,认为是建国之材。1898年参加童子试。1901年参加永顺府会试,名列榜首。他憎恶腐败的现实社会,不愿再致力于科举仕途,从《盛世危言》和《易经》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得到启示,决心外出求学,探索富民……[详细]
李文采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062000)
  • 李文采
  李文采,(1906.9.9-2000.3.1),钢铁冶金学家。湖南永顺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1949年后,参加上海区的重工业企业的接管工作,整顿上海各钢铁厂,组成了上海国营钢铁公司。还规划了沪、杭、宁的电力网工程。1954-1958年期间,配合各大钢铁联合企业的矿石、煤焦、耐火材料检验等方面的基本建设工程的需要,组织领导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首次在我国半吨转炉试验了纯氧顶吹,炼成合格钢水……[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