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南安市历史人物介绍6

南安市历史人物介绍6

  郭光灿,又名郭灿、独晃,笔名丁英,南安蓬华人,清宣统元年(1909)山生。幼年随父母侨居缅甸,读书时热心参加当地华侨的进步活动。民国18年(1929),光灿被英殖民当局逮捕,驱逐回国。先在厦门十三中学念书,后返回家乡山后村,参加郭子仲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活动。因工作需要,返厦门,以福建省厦门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份为掩护,积极开展革命工作,发动同学组织“反帝大同盟”,出版墙报,宣传革命。参加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工作,担任共青团厦门市委书记。民国……[详细]
  李嘉宾,又名李加兵,民国5年(1916)出生于南安诗山内益村。家庭贫困,父亲李世柱是老实农民,受尽地主劣绅的压迫和欺凌。民国21年,中共党员吕荣远在内益村开展革命工作,嘉宾受到教育,主动参加站岗放哨、传递信件、斗争地主恶霸等革命活动,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有一次中共诗山区委派嘉宾到码头赤岭一带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被码头镇镇队副抓住,传单被查获,押到码头区公所严刑审问,嘉宾只承认传单是路上捡到的,自己不识字……[详细]
  郭子仲,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生于安溪县镇府(今城厢镇东村)。因家贫,周岁后卖给南安山后乡(今蓬华乡山后村)中医师郭治茂为子。8岁入私塾读书,12岁就学厦门桃园小学。民国12年(1923)以优秀成绩考进集美商科学校,在校期间,接受进步思想。民国14年商科学校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的--,子仲扛着“坚决支持上海工人正义斗争”的标语牌,走在-队伍的最前列。民国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学校当局的破孩,转到厦门中山小学。民国16……[详细]
  吴记藿,字嘉福,清同治五年(1866)生于南安码头诗南村一农户。记藿自幼精敏,入过村塾,课余耕牧不辍,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21岁时南渡菲律宾谋生。记藿到马尼拉后,初营小商贩,生意颇旺。故被当地一林姓华商所赏识,聘为经理。这家商户经记藿12年的精心经营,由3000元资本发展成为300万元的大企业,记藿分得红利100余万元,乃经辞去经理职务,独自经营。数年后,创办“吴记藿进出口公司”,有布庄、油厂等工商企业,继在国内上海、厦门、福州、天……[详细]
  林路,义名林云龙,字志义,南安美林后埔村人,生年不详。清光绪年间南渡新加坡,最初从事建筑业兼制砖瓦,后成为著名建筑家,还开设“永盛兴”、“华林行”等商店,经营树胶土产,亦有成就。1901年,英殖民者在新加坡筹建维多利亚纪念堂,林路以最低的标价承建,因而遭受到同行的嫉忌和抵制,拒绝借给建筑工具。林路不为所屈,采用祖国搭棚古法,奠基后,逐层而建,按期建成高达200多英呎的纪念堂,轰动新加坡,该堂迄今仍矗立于新加坡政府大厦右侧。1908年,在……[详细]
  刘亨赙,又称侯鲍,号纯青,菲名何塞·伊格纳西奥·宝华(JOSEIGNACIOPAWA)。清同治十一年(1872)出生于南安码头刘林村。18岁时,随伯父刘元系往菲徘宾首都马尼拉谋生,初在他伯父铁铺里当学徒。学艺完成后,在马尼拉哈波内洛斯街开铁铺。亨赙经营有方,同当地居民也和睦相处,铁铺生意发达。公元1896年菲律宾爆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亨赙立即响应,带动三千名华侨子弟参加菲律宾革命军,同菲律宾人民并肩战斗,初任步兵中尉。在抗击……[详细]
  陈世哲,字警余,清光绪十七年(1891)二月初三日生于南安西溪小霞美乡(今溪美镇霞东村)。世代务农,自幼孤贫。及长,入泉州清源书院。辛亥革命时,世哲即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加入同盟会,参与光复闽省义举。民国2年(1913),得师友鼓励和乡贤襄助,往上海神州大学深造。民国5年,袁世凯窃国称帝,世哲与同盟会诸同志奋起投入讨袁斗争,复于厦门参加改组后的中华革命党,与叶青眼、许卓然、秦望山、周骏烈、陈允洛诸同志召开军事会议,率革命党人攻克同安城……[详细]
  陈国仕,字谷似,号璧堂,清咸丰三年(1858)生于南安千金庙临沶村(今金淘镇艺林村)。父步蟾,咸丰五年优贡,掌教丰州书院。有兄弟七人,国仕排行第六,长兄国试,咸丰五年优贡,署理漳州府学教授兼龙溪、漳浦教谕,因两代掌教,家中藏书丰富,据其家谱记载,收有书籍文物共14橱,藏书二万余册。国仕幼受父兄薰陶,少年勤奋好学,不羡科举功名,惟求真知学识。生0好金石篆刻和书法,篆刻古朴遒劲;隶书方正谨秀;楷书端庄盈朗,毕生致力于辑录《丰州集稿》,全书1……[详细]
  释海明,俗姓王,字转初,别号慈莲,南安四都人,清同治十年(1871)出生。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南安杨梅山雪峰寺削发为僧,翌年到漳州南山寺学习佛教经典,后回雪峰寺协助佛化和尚掌理寺务兼讲授佛教三字经。讲经时条理清楚,意义深刻,受到寺僧的好评,并培养不少佛教徒。光绪三十年(1904),海明前往南洋一带化缘,经历八年艰辛,化缘所得资金全部捐助缮修雪峰寺大殿及东西楼。以及在水头、石井、官桥一带重建慧泉寺、太湖岩、石室岩等寺宇。民国元年(……[详细]
  戴希朱,原名凤仪,号敬斋,南安诗山大庭人(今属码头镇),清道光三十年(1850)出生。希朱出身书香门第,读书勤奋,博学强记,学识渊博。光绪八年(1882)举于乡试,越年入都,与主司宝竹坡侍郎、朱元叔编修过从甚密,光绪十五至十八年三次应试,均荐而不用,遂漠视科举,留心著作。光绪二十年选入内阁、光绪二十四年又入直中书,兼派颐和园领事,诰受奉政大夫。希朱在乡时,致力于启蒙教育。先在乐道轩设馆教习,光绪十七年主讲于安溪崇文书院,光绪二十一年主讲……[详细]
  黄中流(1863~1947年),南安县丰州镇旭山村人,清同治二年(1863年)生。父亲黄守友信奉基督教,一生务农。黄中流7岁入村塾,后得教会帮助,到泉州教会办的养正学校读书。光绪三年(1877年),考进惠世医院医生班,成绩名列前茅,受到该院主持英国人颜大辟医生的器重。毕业实习1年,在泉州开设医馆,命名辟生堂。黄中流精通医术,讲究医德,行医仅几年,就名扬泉州所属各县,传播南洋各埠,海外华侨相继赞助辟生堂,医务日益发展,地方官员对他亦加尊重……[详细]
  吴瑞玉,南安县诗山古宅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十二月。父早卒,瑞玉自少秉性刚直,好面折人。时社会不靖,其母担心瑞玉年幼无知,生事惹祸,因而函请其伯父召往星洲。瑞玉入当地私塾读书,并学习商务。不久,伯父归里病卒,瑞玉无所依靠,益自砥砺。当时,清王朝腐败-,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关头,目睹现状,瑞玉忧国忧民,萌发了反清救国念头。光绪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瑞玉接受孙中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详细]
  黄离,又名慨,字礼慷,号孟生,南安罗东埔头人,清同治元年(1862)出生。光绪癸卯科拔贡,虽是科举出身,但思想进步。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黄离即在罗东荷坂村创建罗溪学堂。初创学堂时,校舍、师资、经费均缺,而且还受到乡里封建势力的反对和阻挠。黄离迎难而进,苦心经营,自任校长,聘请乡中饱学之士担任教员,重金礼聘外地教师担任体操、唱歌、图画等课程。借用荷坂“赤鼓”祖祠为校舍,因陋就简。黄离还大力提倡开展体育活动。初上体操课时,乡人好……[详细]
  蔡浅,名资深,字永明,号安亭,“浅”是乳名,清道光二十年(1839)生于南安官桥漳里村。16岁时随父蔡启昌到菲律宾岷里腊经商,翌年因父亲年老回乡,他继承父业。经十多年惨淡经营,资产从原有几千元,迅速增至百万元,到晚年,资产积累至数百万元,成为岷里腊屈指可数的巨商。蔡浅在南洋获得巨大成就后,认为“久远之业、商不如农”。他每有回乡探亲,与家人一道在田间劳动,早出晚归,并用心物色可耕地,用巨资购买住处附近一片荒地,纵横各一里余,组织族亲共同开……[详细]
  潘榜,字乃登,南安罗东炉内厚阳村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潘榜出身书香门第,饱读诗书,但却无意仕途,而在其祖父遗下的“良田书房”设学馆,培养出优秀学子多人。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革命风暴席卷东南,派人到闽联络天地会,鼓动各地豪杰起兵响应反清,潘榜秘密加入天地会,并专设一义馆,又称戏馆,以练习武术和传授南音为名,会集拳师、弦友,暗中与各地红钱会、黑钱会、0会会首联系。咸丰三年(1853)四月间,永春红钱会首领林俊占领德化……[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