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99年颁发)(2)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99年颁发)(2)

16、任新民 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19152017)
  • 任新民
  任新民,安徽省宁国县人,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任新民自幼渴求知识、立志攻读。在宣城第四中学读初中时,任新民开始阅读进步书刊,萌生了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的朴素信念。初中毕业后,任新民在家乡小学当了半年教师。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又考上南京钟英中学高中部,随后考取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37年,他又考入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造兵系,……[详细]
17、王希季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希季
  王希季,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学士。1949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曾任大连工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详细]
18、王淦昌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71998)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出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王淦昌自幼好动又好学,先读私塾,1916年转入太仓县沙溪小学,13岁到上海,就读浦东中学。1924年高中毕业,接着进了外语专修班。半年后,又进了一所技术学校,学习……[详细]
19、杨嘉墀 空间自动控制学家(19192006)
  • 杨嘉墀
  杨嘉墀(1919.7.16-2006.6.11)江苏吴江人,空间自动控制学家。 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中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人物生平1919年(是民国八年)7月16日生于江苏省吴江县。 他的祖父曾任震泽丝业公会会长,他的堂伯父建立了震泽丝业小学。崇文厚德的人文环境和殷实的家境,使童年的杨嘉墀较早接受了良好的启蒙……[详细]
20、陈芳允 无线电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学家(19162000)
  • 陈芳允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出生于浙江黄岩。无线电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陈芳允出身于小地主兼营工商业者家庭,幼时读过几年私塾,1931年在黄岩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后到上海浦东中学读高中。当时正值全国上下都在反对日本强占东三省,-,-抗日等运动不断,他参加了到南京的-和-等活动。1934年,陈芳允考入清华大学……[详细]
21、钱骥 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19171983)
  钱骥(1917.12.27—1983.08.18),男,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钱骥早年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和地震台站网建设工作。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空间探索活动,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详细]
22、姚桐斌 姚桐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99年颁发)(19221968)
  姚桐斌(1922—1968),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我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曾主持制订了该所的发展方向与规划,领导和参加了数百项课题的预先研究和研制,取得了大量的新产品及其他科技成果,为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贮备。在坚持文明科研生产,培养严肃、严格、严密作风方面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成绩,为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详细]
23、吴自良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72008)
  吴自良(1917年—2008年),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浙江浦江人。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春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我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60年代,领导并完成了铀同位素分离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为……[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