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安仁(1304~1388),字德夫,濠(安徽凤阳)人,官至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少为府吏。元至正十一年(1351),江淮兵乱,单安仁召集义兵保卫乡里,授枢密判官。至正十五年(1355),从元镇南王孛罗普化守扬州。当时群雄四起,单安仁叹息曰:“此辈皆为人驱除耳。王者之兴,当自有别。”至正十六年(1356),镇南王为长枪兵所逐,单安仁无所归属,闻朱元璋平定集庆府(今江苏南京),率众归附。朱元璋悦,即命……[详细] |
滕德懋 洪武三年(1370) 滕德懋,字思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人物,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物生平元末担任浙江行省掾,分镇台州。方国珍投降,留抚台州三年。国初,擢升丞相府椽史,从征陈友谅。征讨陈友谅有功,任命信州(今江西上饶)知州,以才力不能胜任推辞。转任建昌府(今江西南城)同知,此时建昌府由陈友谅的降将王溥驻守,多不法,滕德懋以大义律制止。历任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洪武三年(1370),入……[详细] |
乐韶凤(?—1380),字致和,一字来仪(《明史》、《国朝献徵录》为“舜仪”),直隶滁州全椒县(今属安徽)人,官至兵部尚书、翰林学士。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朱元璋令乐韶凤制定全国性的统一声韵,用中原雅韵正之,取名《洪武正韵》。元末,有经世之才,博学善写文章。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春,至和州军门拜见朱元璋。秋,随义军从采石渡江,协助处理军务。至正十七年(公元1257年),授江西行省管勾……[详细] |
吴琳 洪武六年(1373年) 吴琳(?—?)字朝阳,黄岗人,明代官员。中和上乡(今仓埠地带)人。明太祖朱元璋征用荆楚名儒,詹同推荐吴琳博学能文,召为国子博士。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任浙江按察司佥事。洪武六年,晋升为兵部尚书,后改为吏部尚书,以老致仕。回乡之后,皇帝派使臣前来察访,使臣秘密至其舍旁,见一农夫坐在小凳上拔秧,相貌十分端庄,使臣前问:“此地可有位吴尚书?”农夫答曰:“近在眼前”。使臣还京告知皇上,太祖赞叹不已。逝……[详细] |
沈溍,生卒年不详,字尚贤,江浙行省杭州路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洪武十八年(1385年),沈溍中乙丑科二甲第二十二名进士。累官任兵部尚书,禁止武官干预民事。明朝初期卫所世袭以及军队补充兵员规定皆出自其手;然而由于名目众多,引起官员相互勾结,军卫制度反因此受损。《明史·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沈溍,字尚贤,钱塘人。与铎同官兵部,以明敏称。帝尝以勋臣子弟多骫法,撰《大诰》……[详细] |
秦逵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秦逵,字文用,安徽宣城人。洪武十八年进士。历事都察院。历事都察院。奉檄清理囚徒,宽严得宜。帝嘉其能,擢工部侍郎。时营缮事繁,部中缺尚书,凡兴作事皆逵领之。初,议籍四方工匠,验其丁力,定三年为班,更番赴京,三月交代,名曰“输班匠”。未及行,至是逵议量地远近为班次,置籍,为勘合付之,至期赍至部,免其家徭役,著为令。帝念逵勤勚,诏有司复其家。二十二年进尚书。明年改兵部尚书(正二品)。未几,复改工部尚书(……[详细] |
齐泰 建文元年(1399年) 齐泰(?~1402),原名德,明太祖赐名泰,字尚礼,号南塘。高淳人。明初大臣。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不久改任兵部主事。洪武二十八年雷震谨身殿,齐泰因为官9年无过错而被选陪朱元璋前往祖庙祭祀。明太祖见其对兵书战策和边关守备之事对答如流,且很有见地,自此特别器重他。洪武三十一年三月,提齐泰为兵部尚书。同年闰五月太祖驾崩,齐泰与太常卿黄子澄受命辅佐皇太孙朱允炆即帝位。治丧期间,为……[详细] |
茹瑺(1358-1409) 字良玉,号茹庵。元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初一日生于衡山东隅的藻江(今衡东县石湾乡的枣山村)。明洪武十年(1377),茹瑺入国子监就读,受朱元璋器重, 授承敕郎,洪武二十三年封为太子少保。建文四年(1402),燕兵攻破京城,朱棣召唤茹瑺,瑺第一个劝朱棣登位。不久,朱棣下诏,封茹瑺终身为忠诚伯,食禄千石,并立下金书铁券,券文有“中外一人,中流砥柱”的褒奖语。嗣后……[详细] |
刘俊 永乐元年(1403年) 刘俊,字子士,江陵人。洪武十八年进士。除兵部主事,历郎中。遇事善剖决,为帝所器。二十八年擢右侍郎。建文时,为侍中。成祖即位,进尚书。永乐四年大征安南,以俊参赞军务。俊为人缜密勤敏,在军佐画筹策有功,还受厚赉。未几,简定复叛,俊再出参赞沐晟军务。六年冬,晟与简定战生厥江,败绩。俊行至大安海口,飓风作,扬沙昼晦,且战且行,为贼所围,自经死。洪熙元年三月,帝以俊陷贼不屈,有司不言,未加褒恤,敕责礼官。乃……[详细] |
方宾(?—1421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大臣,官至兵部尚书。洪武年间,大学生授刑部郎中。数月后转兵部郎中。历署应天府(今南京)事,坐事贬戍广东。因茹瑺的推荐,复召为兵部郎中。明成祖入京师,方宾与侍郎刘隽等迎附,特见委用,进兵部右侍郎。历兵部永乐四年(1406),跟随兵部尚书刘隽出征安南(今越南)的黎利,宾理部事,有干才,应务不滞。刘隽身死于交趾,方宾升任兵部尚书。性警敏,能揣……[详细] |
陈洽(1370—1426年),字叔远,武进人,洪武年间因擅长书法被推荐授予兵科给事中系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称帝后为吏部右侍郎,后多次随军出征,参赞军事。宣德元年(1426年)征讨黎利时,因带兵将领王通不听陈洽的建议,莽撞进兵,致使大军中伏,陈洽也披挂上阵,战死沙场。陈洽好古力学,与陈济、陈浚兄弟三人并知名,曾参与修撰《永乐大典》。人物简介洪武年间,陈洽因擅长书法被推荐授予兵科给事中。他曾奉命阅军,……[详细] |
赵羾(1364—1436),字云翰,山西夏县人,后徙河南祥符县。明朝人,官至兵部尚书。赵羾尚在襁褓之时,随其母避祸于山林中,遇到猛虎,母亲慌乱之中将其放在地上,老虎视其良久,转身而去。长大之后,相貌英武,敏思多才,擅于诗文。洪武中,由乡举入太学,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将天下应当屯兵扼守的要塞和适宜屯田之所绘图呈报皇帝。太祖皇帝以其有才,迁兵部员外郎。建文初,迁浙江参政,出谋划策捕海寇有功。永乐二年,出……[详细] |
李庆(?-1427年),字德孚,顺天府顺义县(今北京顺义区)人。明朝大臣,官至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宣德二年(1427年),带病随军征讨安南(今越南)的黎利,病死军中。洪武年间,李庆以国子监学生代理右佥都御史,后来被授予刑部员外郎,又升为绍兴府知府。永乐元年(1403年),李庆被召为刑部侍郎。明成祖朱棣认为他很有才能,多次命他治理别的事,使他不能时常到部中。但属下官员与罪人交通,私下馈赠……[详细] |
杨士奇(1366.2.3~1444)名寓,字以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明朝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杨士奇前后侍奉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杨士奇年幼时,家庭贫寒,父亲早逝,更为孤儿寡母的生活雪上加霜。其母改嫁杨士奇随继父罗性曾改姓……[详细] |
户部尚书马昂,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户部尚书,赠少保,谥“恭襄”,马公墓志铭公讳昂(1399-1476),字景高,姓马氏。其先,河南祥符人,后移籍河间之沧州。大父,讳才兴;考,讳钦,俱以公贵,累赠资善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祖妣,杨氏,累赠夫人。妣,秦氏,封太淑人,赠夫人。公初为郡庠第子员,永乐癸卯,乡试中式,明年会试下第,入国子监。宣德丙午,以仪容俊伟,声音宏亮,授行在鸿胪寺序班。正统丁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