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勋章,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的军职勋章,此勋章的颁授对象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有功军职人员。 其等级仅次于国光勋章,截止2013年获颁人数计有210人。此章于1929年5月15日由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公布《陆海空军勋章条例》时颁行。 |
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国民党陆军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7岁入乡塾读书,1914年毕业于该县官学,次年入大埔中学。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早年参加东征与北伐等役,由下级军官升至-第11师师长及第18军军长,并积极参与江西剿共。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先后参加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平满纳会战等重大战役,历任第十六……[详细] |
王耀武将军:第十名将。第74军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详细] |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字伯陵,汉族,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人。原名薛仰岳,因生于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因其父敬仰南宋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飞而起名薛仰岳。薛仰岳后改名薛岳,以示不仅仰慕岳飞更将身体力行。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回粤后曾任孙中山警卫团第一营营长。1922年陈炯明叛乱期间,薛岳曾保护宋庆龄脱险。北伐初期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薛岳,抗日名将,时有抗日“战……[详细] |
李玉堂,字瑶阶,1899年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大王桥一个地主家庭。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三。李玉堂7岁那年入本村私塾读书,15岁到广饶县第二区振华高等小学学习,毕业后,考入山东省工业专门学校。在读书之际,李玉堂亲眼目睹社会紊乱、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父老乡亲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的社会惨状。这激发了李玉堂的爱国热忱。李玉堂的家乡——大王桥村地处益、寿、临、广交界处,交通便利,城乡信息沟通,新文……[详细] |
周志开(1919—1943),出生于河北省滦县,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七期毕业,曾任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的上空,周志开是胆识过人、技术出众的中国“空战英豪”,在短短五年的战斗生涯中,他驾驶的飞机曾被敌机射中九十九颗子弹,再加上一发炮弹,而他却创造了击落6架敌机的辉煌战绩。1943年12月14日,在湖北长阳县牺牲,时年24岁。[1-5]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详细] |
陈诚(1898—1965),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青田高市乡人。家乡养正小学毕业后就读丽水省立第十一师范。1918年,插班考入省立体育学校,仅一月毕业。恰逢其父老友、同乡杜志运将军当选国会议员,请求提携,借一处州中学毕业文凭,冒名顶替投考保定军官学校,因成绩差未取,又经杜志远向主考官疏通,以预备生名义进入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军校停办,到新建粤军第一师第三团服务,并加……[详细] |
吴奇伟(1891—1953),字晴云,号梧生。广东大埔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1期毕业。北伐战争中,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三十六团参谋长、第三十四团团长、第十二师师长、第四军军长。1937年率部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长江上游江防军总司令,在湘、鄂、粤对日作战。抗战胜利……[详细] |
方天(1902~1991),名仁高,别号天一、天逸,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五云镇水口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902)。早年就读于赣州省立第四中学,后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毕业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国民党军一八五师师长,十八军、五十四军军长,十一集团军、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军政部军务司司长,军务署署长。民国26年 (1937)5月授予少将军衔。民国27……[详细] |
罗广文(1905—1956),重庆市忠县人。1924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1929年毕业回国,在广东黄埔军校任少校兵器教官和军官队队长。1931年在国民革命军18军14师炮兵营任中校营长。历任整编第18师师长、第18军军长、第4兵团司令、第15兵团司令等职,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战争期间,罗广文率部英勇作战,始终拼杀在抗日第一线,战功累累,被誉为抗日……[详细] |
胡琏,汉族,陕西华州(今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北会东方村)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属陈诚的土木系,国民政府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号称“金门王”,后者号称“西北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抗日战争中以第11师师长,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荣获青天白日勋章。解放战争中,率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参加内战。解放后……[详细] |
一.首任山西都督阎锡山,字伯川,1883年10月8日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永和堡的一个地主兼商业贷款者家庭里。阎锡山五岁丧母,寄居舅父家,由外祖母抚养成人。九岁入私塾,16岁随父阎书堂(子明)到五台县城内自家开设的吉庆昌钱铺学商,经手贷款及金融业务。1900年,阎书堂的钱铺倒闭,阎锡山随父躲债流落太原。为了生计,阎锡山曾在裕盛店(客栈)当过店员。1902年,阎锡山参加了山西武备学堂的……[详细] |
李宗仁(1891-1969)广西临桂人,汉族。字德邻。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家,抗日名将,爱国人士。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1965年(74岁)从美国返回中国大陆。1969年逝世于北京。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二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一直合作无间。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合一起驱赶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时,率广西军队攻至……[详细] |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振武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详细] |
程潜(1882-1968)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副主席,湖南省省长。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字颂云,1882年3月31日出生于醴陵县官庄乡长连冲一户耕读之家。16岁考取秀才。1899年入长沙城南书院,次年考取岳麓书院正课生。因愤于国事日弱,内忧外患,萌发救国救民思想,于1903年弃文习武,考入湖南武备学堂。1师4年8月保送赴日,先后就读日本振武学校、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第六期。在民族危……[详细] |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广西桂林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军阀新桂系中心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两人多年一路合作无间,最初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手驱逐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屡有胜果。白崇禧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中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