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语出】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殆陷于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释条文以持其说。”
【人物】项羽(今江苏宿迁人)和刘邦(今属江苏丰县人)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兵少缺粮,夜里又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难道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心里已丧失了斗志,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刘贾(?-前195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西汉诸侯王,与汉高祖刘邦同为一族 (一作汉高祖的远房堂兄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刘邦平定三秦,刘贾为将军,镇守桃林塞,随刘邦向东攻打项羽。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刘邦攻下成皋,派刘贾率军二万、骑兵数百,进攻项羽,烧毁楚军屯积军粮,以破坏楚军的根基,使无法供给项羽军需粮食。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追击项羽至固陵,派刘贾南渡淮河包围……[详细] |
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楚汉战争时汉军著名将领。在辅佐汉高祖刘邦灭楚建汉中,功勋卓著,被封为梁王。后因被告发谋反,为刘邦所杀。彭越出身渔家,以在巨野的湖泽中捕鱼为生。他为人机智果敢,重信守义,很受当地青少年们的尊崇。秦朝末年,秦始皇、秦二世兴土木、行苛政,残酷压榨劳动人民,举国上下,矛盾纷起;四海之内,民怨沸腾。陈胜、吴广以及项梁等相继起事反秦。这时,有人劝彭越……[详细] |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 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 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详细] |
陈平(?~公元前178年),西汉阳武(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东南)人。他足智多谋,用奇计辅佐刘邦夺得天下,汉初被封为曲逆侯。文帝时,曾升为右丞相,后改任左丞相。陈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辈出,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陈平能列其中,可见其功劳是很大的。 陈平曾在项羽手下做过谋土,但不被重视,后来就投奔了刘邦,陈平的“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详细] |
张良(前?—前186),字子房。战国末期韩国城父邑(今河南郏县李口乡)人。汉高祖刘邦谋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时与韩信、萧何合称“汉初三杰”,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祖父张开地,为战国时期韩国韩昭侯(前362─前333在位)、韩宣惠王(前332—前312在位)、韩襄王(前311—前296在位)的丞相;父亲张平,是韩釐王(前295—前273在位)、韩桓惠王(前272—前239在位)的丞……[详细] |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 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 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 沛公、汉王。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集合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详细] |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祖籍项城。本姓“芈”,《史记》说:“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羽少有大志,虽读书不成,习武学剑仍不成,就立志学“万人敌”,跟叔父项梁学兵法。一次秦始皇出巡,项羽见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24岁的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举兵响应。他们征集精兵八千,项羽做了裨……[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