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冯姓名人堂

冯姓名人堂

  马疾行也。本义是马蹄踏地的声音。冯人当是以牧马为生活方式的氏族,在北方沿河地区,以马和冰为其氏族的原始图腾,并作为族名和族徽。冯人长期居住的地方称冯,最终出现了冯姓。

1、冯异 [] 十七史百将传,东汉云台二十八将(?~34)
  • 冯异
  冯异(?—34年),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归顺刘秀新朝末年,冯异曾任颍川郡郡掾。22年(地皇三年),刘縯起兵。冯异奉命监护五县,与父城县长苗萌据城抵抗汉军。23年(更始元年),刘玄建立更始政权。刘秀率军由南阳攻取颍川,进攻父城,未能攻克,便屯兵于父所属城巾车乡。冯异外出巡视属县,被汉军捕获。此时,他的堂兄冯孝及同郡人丁綝、吕晏当时都在刘秀军中,共同……[详细]
2、冯奉世 [] 十七史百将传(?~39)
  冯奉世(?—前39年),字子明,原籍上党潞(今山西省潞城东北)人,后移居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西汉名将。冯奉世出身于将门世家,其先人冯亭,为韩国上党太守。秦攻上党后,使太行道中断,韩国不能据守,冯亭使将上党城献于赵国。赵国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将赵括共同抵抗秦军,最后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此分散,或留潞,或在赵。在赵国为官帅将,官帅将子为代相。秦灭六国后,冯亭后人冯毋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国将相。……[详细]
3、冯国用 [] 明朝开国功臣(13231358)
  • 冯国用
  冯国用(1323年-1358年),中国明朝开国大将。濠州定远(属今安徽)人。 自幼喜爱读书,精通兵法,元末与弟冯胜武装起义,长于计谋,至正十四年(1354年)投靠朱元璋,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镇江、丹阳、宁国等地,屡建战功。后从征金华、绍兴。擢升亲军都指挥使。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四月十五日,在攻打浙江绍兴之役中,以暴疾死于军中。洪武三年(1370年)追封郢国公。有子冯……[详细]
  • 冯道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冯道历五代十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详细]
5、冯玉祥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18821948)
  • 冯玉祥
  冯玉祥(1882~1948)原名基善,字焕章。原籍安徽巢湖,生于河北青县兴济镇,清光绪十年(1884)随父到保定,自幼在保定东郊西康各庄村长大。少时家贫,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入保定五营当兵,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投武卫右军,历任哨长、队官、管带等职。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爆发后,曾与王金铭、施从云等在滦州举兵响应,失败后被革职,褫解保定。后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斗争,任第十……[详细]
6、冯胜 [] 明朝开国功臣(?~1395)
  • 冯胜
  冯胜(?—1395),明初大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回族。安徽定远人。冯文质次子。喜读书,通兵法。元末农民纷纷起义,他与兄国用结寨自保,后归附朱元璋义军,从破滁州、和州,拔采石;取太平、镇江、宜兴、绍兴、晋大元帅。兄卒,袭职,为亲军都指挥使,从战鄱阳,下武昌,庐州,取江西诸路。与诸将收淮东、取泰州、湖州、平江,功仅次常遇春,迁右都督。从大将军徐达北征,下山东诸州郡。明洪武元年(1368),兼太子右……[详细]
7、冯子材 [] 晚清抗法名将(18181903)
  • 冯子材
  冯子材(1818.7.29~1903.9.18)晚清抗法名将。字南干,号萃亭,汉族,广西钦州人。咸丰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同治间累擢广西提督,中法战起,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法军于镇南关,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卒谥勇毅。早年镇压太平军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8月17日,冯子材生于广东钦州(今属广西……[详细]
8、冯宝 [南北朝] 南朝梁高凉太守(507558)
  • 冯宝
  冯宝,字君珍,号元善(一说字柱石,号廷臣),北燕皇族后裔,高凉郡良德县(今广东省高州市)人,约生于梁天监六年丁亥(公元507年)。自曾祖父冯业浮海归宋,到祖父,父亲三代均为朝廷命官。父亲冯融是梁罗州刺史,公自小耳濡目染,受儒家思想熏陶,受孔孟礼教的影响,养成善良君子品行,自小勤奋好学,青年时又被送到京城建康太学读书,交游很广,二十岁左右就考取了功名,被粱朝廷委任为高凉郡太守。公年青得志,风流倜傥,……[详细]
  冯迁(501年—578年),字羽化,弘农人,州从事冯漳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冯迁初在州中任职,所任各种职务,都以勤勉谨慎著称。后北魏孝武帝元修收复潼关,平定回洛。又随宇文泰活捉窦泰,收复弘农,征战沙苑,皆立战功。进入北周,任晋公宇文护府掾,历任车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等。冯迁性格质朴,小心谨慎,虽然身据权要,而从不拿官职压人。而且又明白干练,善于判断,深得宇文护的重用。宇文护被诛杀后……[详细]
10、冯保 [] 明朝太监(15431583)
  • 冯保
  冯保,字永亭,号双林,河北深县人,明朝太监,一代贤宦,明朝著名的改革家,首辅张居正的政治盟友。 嘉靖时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元年(1567年)提督东厂,御马监。万历六年(1578年),冯保在《清明上河图》上题跋,自署官称“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兼掌御用司礼监太监”,兼总内外,权倾一时。冯保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在司礼监任上刻了许多书,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经……[详细]
11、冯煦 [] (18431927)
  冯煦(1843~1927),字萝华,一字梦华;号蒿史,亦号蒿盦,晚号蒿叟,辛亥后称蒿隐公。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一作丹徒)人。侨居宝应。清光绪十二年(1886)丙戌科赵以炯榜进士第三人。冯煦幼年丧父,当时,他年仅14岁。父亲去世后,冯煦定居江苏宝应外公家,跟从成心巢先生求学。他学习努力,以词赋闻名。光绪三年到四年期间,他在金陵书局校书。光绪八年,冯煦以副贡生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光绪十二年,殿赐一甲第三……[详细]
12、冯衍 []
  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著名学者。生卒年不详,两汉之际在世。祖父冯野王在西汉元帝时曾为大鸿胪。冯衍幼有奇才,9岁时能诵《诗经》,20岁时已是一个博通群书的学者。王莽执政时不少有权势的人推荐他做官,他皆坚辞不就。王莽新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王莽命令大将廉丹出兵山东,镇压那里的赤眉军,冯衍以属官的身份从征。部队行至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王莽下诏给廉丹,说如果打不败赤眉军就……[详细]
  冯亭(? - 前260年),战国时期韩国长平人,现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冯家庄人。战国时期任上党郡守。公元前262年,秦国武安君白起伐韩,取野王邑。上党与韩国本土的道路被断绝。韩国决定割让上党与秦,冯亭不肯,率上党郡降赵,引发长平之战。冯亭也在长平之战阵亡。出任上党前262年,秦国武安君白起伐韩,取野王邑。上党与韩国本土的道路被断绝。韩国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割上党之地请和。另一方面,派遣韩阳,通知上党……[详细]
14、冯时行 [] (11001163)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巴县说。光绪十九年《奉节县志》:“巴县人。”民国十五年《万县志·职官志》“宋冯时行,渝州巴县人。”《……[详细]
15、冯桂芬 [] (18091874)
  • 冯桂芬
  冯桂芬(1809~1874),字林一,又字景亭(又作景庭),自号邓尉山人。江苏苏州府吴县(今苏州)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李承霖榜进士第二人。冯桂芬祖辈累世名门望族。到他父亲这一代,家中失火,从此一蹶不振。冯桂芬自幼聪慧特异,读书能一目数行。20岁弱冠,补为县学的生员。冯桂芬在贫困交加中发奋图强。年轻时,曾为该邑县令记室,兼治钱谷。县令由于拖欠纳粮,要被夺职罢官。他尽力为县令争辩不得,拂……[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