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义为担,挑,就是负荷之意。像一个人肩膀上扛戈而行、口中呼喊的样子。河,也作何,当是以河为原始氏族图腾,以何为氏族名和族徽,何人所居住的地方称何,最终建立了何国,形成了姓氏。 |
【何昌言(1067~1127)】 何昌言字忠孺,宋时清水洲(村已废,故址即今砚溪镇虹桥)人。祖父育,故赠紫光禄大夫。父正彦,授河南右军巡判官,赠正义大夫。昌言自幼奋读,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一甲第一名,初授承事部鉴书,大观四年(1107),进给事中,充微猷阁待制,知应天府。昌言为政清廉,不事权贵。时蔡京专权,上下广布戚党,朝廷事无大小以其意独行,百官稍有冒犯则罗织罪名加害。昌言上疏奏其不端,被……[详细] |
何吾驺(1581—1651)自龙友,初字瑞虎,号象冈,晚年更号“闲足道人”,小榄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己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天启初,授编修,能文敢言,著史立论以弘扬正气为宗旨。崇祯元年(1628),因学问渊博,通达时务,晋升为左春坊充经筵日讲官,承命讲述时务之策。崇祯二年(1629)后金兵入窥北京城郊,其奏献退兵之策,使京城得解围。翌年再献策,使明军先后获登莱和河内(羽林)两役之捷。……[详细] |
何劭(236-301年),字敬祖,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司徒、太傅何曾次子,西晋大臣。少与晋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晋国建立,为太子中庶子。晋武帝即位,以为散骑常侍,累迁侍中尚书。晋惠帝即位,初建东宫,以为太子太师,通省尚书事,转特进,累迁尚书左仆射。何劭博学,善属文,陈说近代事,若指诸掌。永康初年,迁司徒。赵王司马伦篡位,以为太宰。永宁元年,薨,赠司徒,予谥曰康。少与晋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详细] |
何法倪(339—404),晋穆帝司马聃的皇后,庐江灊县(今霍山)人。父何准为散骑侍郎,伯父何充官骠骑将军,族父何琦曾为太尉参军,外祖父孔夷为侍中、关内侯。其父何准死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爵晋兴县侯。升平元年(357年)八月,法倪被立为皇后。何皇后青年守寡,又没有儿子。孤苦一人居住永安宫。晋哀帝即位后尊她为“穆皇后”。到晋安帝元兴四年(403年)她已经历了六朝。这一年,桓玄谋逆篡位,强迫安帝移居何皇后……[详细] |
何乔远,字穉孝,福建晋江人。生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父何炯,是泉州著名学者,著有《清源文献》。何乔远自幼颖异不凡,8岁时,其父以“乍雨乍晴天未定”为上联,命属对,何乔远即以“有麟有凤国将兴”答之。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选授刑部云南司主事,擢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升仪制司郎中。其时,神宗欲封皇长子为王,何乔远上疏力争。同官陈泰来等因言事被谪,何乔远又抗疏救之。万历二十年(1592年……[详细] |
何淡如(1820-1913),名何又雄,字淡如,以字行。广东省南海县(今佛山市郊区澜石镇)湾华村湾何坊人。读书时名文雄,因替人当枪手(代替别人考试)到试院考试,被考官识破,于是被开除学籍。清代,“学而优则仕”观念极深,处身于这种世俗意识的何淡如被学校开除学籍,等于被切断仕途之路,以后想当官都很难,所以他自嘲似的把“文”字删去头上一点,改为“又”字,故名又雄。又以淡如之别字配之,还把自己老婆的名字改……[详细] |
37、何继善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何继善(1934.9.1- )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等职。现为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终身成员。 何继善教授从事科教60余年,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仪器系统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广域电磁法”和“拟合流场法”为核心的地电场理……[详细] |
何以尚(1523—1579),号静吾,字仁甫。石南镇东山村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乡试中举,授建昌县教谕,后入国子监修业后升为户部司务,为户部主事海瑞的下属。明嘉靖帝深居西苑,祈求长生不老,以致朝政荒废,奸臣开权。对进言者横加破孩,大臣杨继盛、杨最上谏均被处死。何以尚与海瑞来往密切,肝胆相照。二人经常谈论时政,针砭时弊。一次,海瑞到何以尚家聊天,谈到杨继盛无辜被杀时。二人十分愤慨。何以尚……[详细] |
何大圭,字晋之,安徽广德人,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年仅十八岁。宣和元年(1119),太学录,六年(1124),秘书省正字。迁秘书省著作郎。建炎四年(1130),为滕康、刘珏属官,坐失洪州除名岭南编管。绍兴五年(1135),放逐便。二十年(1150),左朝请郎、直秘阁。二十七年(1157),主管州崇道观,旋落职。隆兴元年(1163),由浙西安抚司参议官主管台州崇……[详细] |
何维柏(1511-1587),字乔仲,号古林。广东南海人。明代名臣。早年专志研读儒学,受陈白沙的理学影响甚大。明嘉靖十年(1531)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再次赴京会试考取进士,并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后被升为监察御史。其间-皇帝建议停止征讨安南(今越南)的战事,皇帝一度接受了他的进谏,但未久又再次发动了长达3年之久的征讨安南的战事。何维柏对朝廷的决策深感失望,遂称病辞官返回家乡潜心……[详细] |
何孟春(1474-1536),明代文学家,汉族。官至明工部、吏部侍郎。何孟春字子元,号燕泉。郴州(今属湖南)人。生于宪宗成化十年(1474)。孝宗弘治六年(1493)进士。李东阳赏识他的才干,准备推荐他进史馆,因丧父而作罢。后授兵部主事,旋以员外郎、郎0理陕西马政。武宗正德初,为河南参政,擢太仆少卿,进为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曾镇压过少数民族的-。正德十六年,镇压云南阿寺、阿勿等18寨起义……[详细] |
何昶何昶,名楚,又称高祖,生唐光化庚申(900年),是后唐同光元年(923年)进士、洛阳令何泽之子,原居阳山通儒坊。后晋时,昶仕晋拜侍御史。后周显德时拜南海参军,持节谕南汉,使通中国。南汉主刘晟不纳,何昶乃携家寓居浈昌(今南雄)之沙水前村,持节待命。后因雄、韶、浈、连一带盗贼蜂起,民不聊生,刘晟乃举何昶总戎征讨。显德二年(955年),何昶为解民困,出师大捷,屡战屡胜。一日,何昶舟次韶阳滩,水流湍急……[详细] |
何瑜,满族,1954年出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太平天国研究会常务理事,日本亚洲研究所兼职教授,我校历史系1978级校友。主要学习经历: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山西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就读于山西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史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成果及奖励:……[详细] |
44、何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何友(1956.10.19- )信息融合专家。吉林磐石人。1982年、1988年分获海军工程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7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为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战场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军队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IET Fellow等。 长期从事信息融合理论与技术研究、工程建设与人才培养,……[详细] |
[清]何焯(1661—1722),字润千,因早年丧母,改字屺瞻,晚号茶仙; 崇明人,为官后迁居长洲(苏州)。先世曾以“义门”旌,学者称义门先生。 何焯与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并称为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笪重光、姜宸英、何焯、汪士鋐并称为康熙间四大家何焯(1661—1722),字屺瞻,号茶仙,江苏长洲人。先世曾以“义门”旌,学者称义门先生。 孤介好学,初忤钱谦益、方苞,再忤徐乾学。主翁叔元家,翁受……[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