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李姓名人堂(12)

李姓名人堂(12)

  李与理,古时通用。古代法官名称,主管征伐刑戮之事也。古代李氏族以官名为原始氏族图腾,最终形成李姓,也有以李树为原始氏族图腾,进而形成氏族的族徽和名称,最终形成姓氏。

166、李侗 [] 南剑三先生(10931163)
  李侗,字愿中,剑浦县(今南平市)人,宋元祐八年(1093年)生。李侗自幼颖悟,在家庭影响下,少习举子业,曾“孜孜矻矻,为利禄之学”。20岁,在乡校读书时就很有名声。不久,听说郡人罗从彦得“河洛之学”于杨时,便决心放弃举子业,专心求道。政和六年(1116年),入罗从彦之门,罗从彦授以“《春秋》、《中庸》、《语》、《孟》之说”,李侗“从容潜玩,有会于心,尽得其所传之奥”。讲诵之余,效法罗从彦,终日-,……[详细]
   李专美(生卒年不详),字翊商,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他出生在仕宦家庭,少年笃学。后梁末帝贞明年间,河南尹张全义以李专美为名族之后,奏为陆浑尉,之后改任舞阳令。李专美办事谨慎,廉洁奉公,颇有政声。后唐明宗天成年间,安邑(今山西省运城)榷盐使李肃任其为推官,当时后唐李从珂镇守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见李专美敦厚文雅,便很重视,李从珂留守长安,奏李为从事。移镇凤翔,又命他为记室。即位,赐予金紫,充任……[详细]
  • 唐中宗金城公主李奴奴
  金城公主(698年—739年),本名李奴奴,唐朝和亲公主,唐中宗李显养女,生父为邠王李守礼。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蕃,嫁予吐蕃赞普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近三十年,对唐蕃交往有所贡献,巩固了文成公主进藏后的唐蕃“舅甥之盟”。长于皇宫圣历元年(698年),李奴奴出生于邠王李守礼府邸,后被唐中宗李显收养。虽是宗室女出身,李奴奴却自幼与其他公主一同成长于皇宫中。……[详细]
169、李廷机 [] 明朝首辅(15421616)
  • 李廷机
  李廷机(1542年-1616年) ,字尔张,号九我,明代中期大臣。明代晋江新门外浮桥(今属鲤城区)人。嘉靖二十一年生,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卒。少贫励学,1570年举顺天乡试解元,万历十一年会元、榜眼,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1607年,廷机屡遭权0攻击,杜门不出,旋辞官归里,身无长物。万历三十四年,李廷机受皇帝赏识,入内阁,但同时也受到朝廷内外的反对,直到万历四十年(公元1611年)不……[详细]
170、李密 [] (581618)
  • 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别名玄邃、法主、刘智远,隋唐时期群雄之一。李密壮大瓦岗寨,建立西魏政权,称魏公;屡破隋军,大败宇文化及。但后来因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混乱,屡被隋军击败。李密率残部投降李唐后又叛唐自立,最终被盛彦师全部杀死,时年三十七,传-安,葬于黎阳山西南五里处,坟高七仞。人物生平出身贵族李密的曾祖父为西魏八柱国将军之一的李弼。祖父李曜,为北周的邢国公。父亲李宽为隋朝的……[详细]
171、李袭誉 []
  李袭誉(生卒年不详),字茂实。隋朝大臣。祖籍陇西狄道,五世祖时迁居安康,后代即为金州安康(今陕西石泉)人。大业末年,他任冠军府司兵。当时炀帝南下,阴世师守卫京城长安。关中各地乡勇土兵蜂起,百姓生活困苦。他向阴世师建议派兵守护永丰仓,发放仓粮赈济穷苦百姓,拿出库存物资奖赏战士,命令各郡县联合守土。阴世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要求去南方招募兵卒,行至汉中时,李渊已攻占长安。唐王朝建立,李渊召他返回京城,……[详细]
172、李邦彦 [] 宋朝宰相(?~1130)
  李邦彦(?一 1130),字士美,怀州(今属中国河南沁阳)人。北宋末年政治人物,“靖康之难”投降派0臣之首,直接造成北宋灭亡。大观二年(1108年)进士。外表俊爽,美风姿,为文敏而工。然生长市井,习惯猥亵卑鄙,应对便捷。善调笑谑骂,能踢蹴鞠,经常以街市俚语为词曲,人争相传唱,自号李浪子。有人-其行为不检,罢符宝郎,又复为校书郎。不久以吏部员外郎领议礼局,出知河阳,召为起居郎。李邦彦善奉承人,不少人……[详细]
173、李纾 []
  李纾,字仲舒,礼部侍郎李希言之子。少有文学。天宝末,拜秘书省校书郎。大历初,吏部侍郎李季卿荐为左补阙,累迁司封员外郎、知制诰,改中书舍人。寻自虢州刺史征拜礼部侍郎。德宗居奉天,择为同州刺史,寻弃州诣梁州行在,拜兵部侍郎。反正,兼知选事。李怀光诛,河东节度及诸军会河中,诏往宣劳节度,使还,敷奏合旨,拜礼部侍郎。纾通达,善诙谐,好接后进,厚自奉养,鲜华舆马,以放达蕴藉称。虽为大官,而佚游佐宴,不尝自忘……[详细]
174、李允则 [] 岳麓书院(9531028)
  • 李允则
  李允则(953~1028)字垂范。并州盂县(今属山西)人。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在静戎军(治今徐水)置榷场,李允则主管其事。后累迁供备库副使、知潭州。迁洛苑副使、知沧州。转西上合门副使、镇定高阳三路行营兵马都监。后知雄州(治今雄县),迁东上合门使、奖州刺史。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罢兵,而李允则仍然营建城垒,辽主说:“南朝还在修城备战,这不是违背誓约吗?”其相张俭说:“李雄州为安抚使,其人长者,……[详细]
175、李子和 [] (?~664)
  李子和(?~664年),本姓郭,唐高祖李渊赐姓李。隋末地方割据者、唐初地方官。同州蒲城(今陕西蒲城县)人。隋炀帝大业末年,他任左翊卫,因犯罪被流放榆林(在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黄河南岸)。时遇该地发生饥荒,群情激愤,他便邀集18名勇士,攻入郡城中,杀了不体恤民情的郡丞王才,打开粮仓,赈济饥民。他遂自称“永乐王”,立年号“正平”,以弟郭子政为尚书令,子端、子升为左右仆射,有骑兵二千余。他和割据夏州的梁师……[详细]
176、李燔 [] 南宋大教育家(11631232)
  李燔(1163—1232年),南宋大教育家,他把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高中进士后的42年里,有35年都孜孜拳拳于教育第一线,业绩非凡,李燔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学者云集如潮,把这所当时的成人大学办成全国“书院之首”,他影响着当时众多的书院,有如五四时期的北大“蔡元培”,他被老师朱熹认定为衣钵传人之一,死后被当时的中央政府授予“文定”的谥号(相当于“卓越的教育家、思想家”评价)。人物生平1163年……[详细]
177、李安期 [西周] 唐朝宰相
  李安期〔公元?年至六七o年左右〕字不详,定州安平人,李百药之子。生年不详,约卒于唐高宗咸亨初年。幼聪辩,七岁能属文。隋大业末,父贬桂州,行至太湖,遇盗,将加以刃。安期跪泣请代,盗哀释之。唐贞观初,累转符玺郎。预修晋书成,除主客员外郎。高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又与李义府等于武德殿内修书,再转黄门侍郎。龙朔中,为司列少常伯,参知军国。上有事太山,诏安期为朝觐坛碑文。安期前后三为选部,颇有时誉。寻检校东台……[详细]
178、李敷 [南北朝] 北魏大臣(?~470)
  李敷(?-470年),字景文,赵郡平棘(今河北赞皇县)人。北魏大臣,高平宣王李顺长子。真君二年,被选入太学教学。由于忠诚恭谨而侍奉太子。又任中散,与李䜣、卢遐、度世等都以聪慧机敏在朝中参与机密,传达诏令。李敷生性谦恭,加上有文才学问,高宗厚待他。升任秘书下大夫,掌管重要事务,加授前将军,赐爵平棘子。后来兼管南部,升任散骑常侍、南部尚书、中书监,领内外秘书。继承爵位为高平公。朝廷的重大决策。无不参与……[详细]
179、李祁 []
  李祁得中榜眼后,授应奉翰林文字。时农民起义爆发,元朝统治岌岌可危。李祁母老就养江南,李祁改任婺源州同知。累迁-儒学副提举。以后,由于母亲去世,回乡服丧,李祁归隐江西永新,后又躲避乱世,藏入云阳山中。李祁崇尚名节,平日与人谈话,言语从不偏离君、臣之礼义。当元朝复亡之际,李祁在家乡听到元军溃败,常十分忧愤,以至于食不下咽。每谈及国家事,常常痛哭流涕。李祁的同科进士余阙,为右榜第二名,后来在抗击明军中战……[详细]
180、李绛 [] 唐朝宰相(764830)
  李绛(764-830),字深之,唐代赞皇(今河北赞皇人)人。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祖父李之喜,襄州录事参掌州院庶务。擢进士,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元和六年(811年)人阁拜相,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因与权贵有隙,以足疾求免,罢为礼部尚书,后入为兵部尚书。文宗时,召为太常卿,以检校司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大和四年(830年),李绛奉旨募兵千人赴四川讨逆,被杨叔元……[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