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李姓名人堂(22)

李姓名人堂(22)

  李与理,古时通用。古代法官名称,主管征伐刑戮之事也。古代李氏族以官名为原始氏族图腾,最终形成李姓,也有以李树为原始氏族图腾,进而形成氏族的族徽和名称,最终形成姓氏。

316、李济深 (18851959)
  • 李济深
  李济深(1885~1959),字任潮,广西梧州龙圩区大坡镇料神村人。6 岁丧父,跟随其叔父读书,后入梧州中西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广州黄埔陆军中学,两年后转入陆军速成中学步兵科继续学习。毕业后先在广东新军当见习官,后调到学兵营任排长,与连长邓铿过从甚密。宣统元年(1909)入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为陆军大学),学习高等军事。1911 年10 月10 日,武昌起义爆发,李……[详细]
317、李克宁 [五代十国] 李克用幼弟(?~908)
  • 李克宁
  李克宁(?-908年),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奠基人李克用幼弟,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叔父。李克用起兵云中时,曾经任奉诚军使·及镇太原,授辽州刺史,累至云州防御使。乾宁初年,改忻州刺史。跟随李克用入关讨伐王行瑜,充马步军都将,以功授检校司徒。天佑初,授内外都制置管内蕃汉都知兵马使、检校太保,充振武节度使,史称凡军政皆决于克宁。开平二年(908年),李克用病死,李存勖袭晋王位,李克宁试图夺位,李存勖……[详细]
318、李来亨 [] (?~1664)
   李来亨(?~1664年),清初农民军抗清将领,陕西人。他初为李自成部将李过的义子,在农民军的战斗生活中成长起来。顺治二年(1645),他随义父李过和高一功统领的农民军渡江入楚境,归于南明政权,被授总兵官、都督同知。永历五年(1651),清军攻克广东,进逼广西浔江。此时,李过已病亡,来亨随高一功、党守素率部向贵州撤退。途中,遭大西军孙可望的偷袭,高、党二人战死,来亨力战得脱,收集残余人马,保护李自……[详细]
319、李思恭 []
  拓跋思恭,是唐朝末年党项族的首领,是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北)的偏将,咸通末年据宥州(治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自称刺史。乾宁二年(895年),以其弟李思谏为定难节度使、思孝、思敬为保大节度。拓跋思恭是北魏皇室拓跋氏之后,唐末有功被赐姓李,实为恢复李姓。拓跋思恭,是唐朝末年党项族的首领,为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北)偏将,咸通末年据宥州(治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自称刺史。黄巢入长安,拓跋思恭与鄜州(治今陕西富县)……[详细]
320、李子雄 [] (?~613)
  李子雄(?―613年),渤海蓚县人,北魏谏议大夫李伯贲之孙,北周冀州刺史李桃枝之子,隋朝将领、官员。李子雄少时性格豪爽,胸怀大志,成年后随军平定北齐,因功授任帅都督。后平定尉迟迥叛乱,因功授任上开府,赐爵建昌县公。隋朝建立后,李子雄担任骠骑将军。开皇九年(589年),李子雄随军平定陈国,因功升任大将军。后历任郴州、江州二州刺史。隋炀帝继位后,汉王杨谅造反,隋炀帝任命李子雄为大将军、廉州刺史,让他去……[详细]
321、李若拙 [] (9441001)
  李若拙(944~1001年),字藏用,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父李光赞曾任贝、冀两州观察判官。若拙初以父官补太庙斋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再举进士,擢为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太祖乾德二年(964),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嘉其胆识,改授著作佐郎。“故事,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若拙以恩例不及,上 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今陕西商州市)坑冶”【注:见《宋史·李若拙传》】。迁太子左赞善大……[详细]
322、李椅 [] (?~775)
  李椅李椅(?~775年),唐宗室,历任御史、尚书郎、给事中和御史中丞等职。唐大历七年(772年)冬,授福建都团练观察处置使兼福州刺史。大历八年(773年)四月,李椅以福州学宫在城西北,屋宇狭小,地势低洼,常遭水患,教学荒坠。遂筹集资金,选择新址,将学宫移建城南兴贤坊,扩大规模,使福州学宫包括孔庙、讲堂、书室和教授署舍等都焕然一新。学宫塑立孔孟圣贤像,配制祭器、乐器,隆重举行春秋二祭;还订立学规,添……[详细]
323、李树春 (18901945)
  李树春(1890-1945)字荫轩,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参谋部参谋次长。直隶(今河北省)清苑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青少年求学时期先生幼读私塾,1905年考入保定陆军小学堂第一期德文班(学制三年,本期共招收学生100名)与曹士杰(杰)、门炳岳同班。1906年,陆军部将保定陆小第一期学生整体拨入与陆小一墙之隔的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第三期按所学语种插班学习,李树春、曹士杰、门炳岳入德文班,19……[详细]
324、李淑芳 []
  李淑芳字艺圃,四川渠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授吏部主事。再迁郎中。三十三年,授河南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尚书福隆安家奴蓝大恃势纵恣,挟无赖酗酒,横行市肆间。漱芳捕治,论奏,高宗深嘉之,命戍蓝大,以福隆安下吏议。寻擢工科给事中。三十九年,寿张民王伦为乱。漱芳疏陈*民聚众滋事,为饥寒所迫;又言近畿亦有流民扶老携幼,迁徙逃亡,有司监卢沟桥,阻不使北行。给事中范宜宾亦以为言,请增设粥厂。上命侍郎高朴、袁守……[详细]
325、李谅祚 [] 西夏第二位皇帝(10471067)
  李谅祚(1047年-1067年),即西夏毅宗, 党项族。夏景宗李元昊之子,生母宣穆惠文皇后没藏氏。西夏第二位皇帝,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至拱化五年(1067年)在位。李谅祚即位时才一岁,由其母没藏氏掌握朝政。毅宗在大将漫咩等的支持下诛杀舅父没藏讹庞及其家族,结束了没藏氏专权的局面。引用汉族士人景询等任职。他废行蕃礼,改从汉仪。他调整监军司,加强军备,并控制军权,使文武互相制约。又增设汉……[详细]
326、李多祚 [] 唐朝将领(654707)
  李多祚(654年-707年),唐朝将领,靺鞨族。少以军功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前后掌握禁兵、北门宿卫二十余年。曾两次参与李武之间的斗争:第一次是在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生病期间,参与由张柬之等人发动的宫廷政变,剪除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则天让位于中宗;第二次是神龙三年(707年)七月,参与以太子李重俊为首发动的宫廷政变,杀了武三思父子及其党羽十余人。但李重俊不幸被拦阻于玄武门之外,士兵临阵……[详细]
327、李元淳 [] (728804)
  李元淳(公元738-804年),字遂。唐天宝末安、史作乱,元淳十六岁从军,随平北节度使尚衡与叛军战.冲锋陷阵.骑射骁勇。后受肃宗皇帝召见,授试右金吾将军衔,又随王玙出镇淮海,因功擢任兵马使。及至李希烈反.元淳率军忠勇齐奋,所当必破。因功加银青光禄大夫,封狄道县子,食邑三百户;进封祁连郡王,食邑三千户,加上柱囤兼御史中丞。贞元二年拜右神策军将军。四年授河阳三城怀州都团练使,兼御史大夫。元淳本名长荣,……[详细]
328、李好义 [] (?~1207)
  李好义(?—1207年),华州下邽(今陕西省蒲城西南)人。南宋名将,忠义传家。祖父李师中在南宋初官至领忠州团练使,父亲李定一职至兴州(今略阳)中军统制。杨巨源(?—1207年),字子渊,利州昭化(今四川省广元西南)人,祖籍成都。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时,李好义正任兴州的中军正将,立即自抗金前线的西和州(今甘肃省西和西南)青坊赶回兴州。在吴曦叛变几天之后,李好义“与其徒……[详细]
329、李晚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8731911)
  • 李晚
  李晚(1873—1911年),字晚君,号晚发。出生于贫苦农家。8岁入私塾读书,赋性聪慧刚直。12岁辍学,在家从事耕种。22岁与高要县白诸一区氏女子结婚,婚后未满一载,便到香港以缝纫为业。在香港,李晚在一批爱国志士的薰陶下,产生民主革命思想。当他获悉有一批中国民主革命党人在南洋活动时,旋即赴吉隆坡,进一步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并加入中国青年会。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李晚同几名民主革命党人一起,回……[详细]
330、李平 [南北朝] (?~516)
   李平 (?~公元516年) 字昙定,北魏顿丘(今清丰县、濮阳县西部)人。生年不详。少年有大志,涉猎群书,文才过人。北魏孝文帝太和初年(公元477年),李平为通直散骑侍郎,任太子中书舍人;后升散骑侍郎,太子中庶子。再后,李平自请出京治郡,任长乐太守。高祖南征,诏李平任河南尹。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世宗诏李平行相州事,授正刺,加封征虏将军。李平治相州,勤课农桑,修饰太学,简试通儒以……[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