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刘姓名人堂(12)

刘姓名人堂(12)

  刘本义是兵器。在春秋的青铜器上的铭文刘字,像手执两刀作解剖的形状,是一种屠刀,是刘部落所崇拜的原始图腾。早期的刘氏族还以刘树为社树,即图腾树。刘树在古代称榴树,即野生石榴。刘氏中仍保留喜好在庭院中栽种石榴的风俗。后来发展为部落的名称和地名,进而演化为国名和姓氏。

166、刘光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202011)
  • 刘光涛
  刘光涛,(1920—2011.2.6)男,1920年11月生,陕西三原人。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相当于初中文化,少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直属队青年干事,青年科副科长、科长,冀东军分区第十二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十一旅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八师政治委员,第……[详细]
167、宋孝武帝刘骏 [南北朝] 南朝宋第五位皇帝(430464)
  宋孝武帝刘骏(430年―464年),南朝宋第五位皇帝。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初封武陵王,素不得宠,屡镇外州。453年,太子刘劭弑帝之后,刘骏亲率大军讨伐,很快便击溃刘劭的势力,夺取了皇位。年号“孝建”、“大明”,史称孝武帝。宋孝武帝刘骏(430年-464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五位皇帝。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少聪颖,又长于骑射。元嘉十二年(435)立为武陵王。后……[详细]
168、刘伯垂 革命烈士(18871936)
  • 刘伯垂
  刘伯垂,名芬,号恶紫、百锤、笏祥、馨笏,1887年2月2日生于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刘村。刘伯垂少时在本地读私塾。后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法科。他在日期间,正是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大发展时期,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决心投身革命,并加入同盟会。当时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就读的湖北同乡李汉俊倾向马克思主义,两人过从甚密,因而刘伯垂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毕业后,刘伯垂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辛亥革命的向……[详细]
169、刘攽 [] 北宋史学家(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墨庄刘家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刘攽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卒于哲宗元祐三年,年六十七岁。出自诗书世家,祖父刘式,南唐时举进士,入宋后,官至刑部郎中。父亲刘立之……[详细]
170、刘淑 [] 东汉三君
  刘淑,字仲承,河间乐成人。早年隐居不仕,汉桓帝刘志听见刘淑高名,授以议郎。再升尚书,又升侍中、虎贲中郎将。汉灵帝刘宏即位,宦官诬陷刘淑与窦武等通谋,把他投入监狱,刘淑自杀而死。年轻时学习《五经》之后,就隐居不仕,立精舍讲授,学生常达几百人。州郡以礼相请,五府连辟,都不去。 永兴二年(154年),司徒种暠推举刘淑贤良方正,他托病辞谢。汉桓帝刘志听见刘淑高名,责斥州郡,用轿子把卧病的刘淑抬到京师。刘淑……[详细]
171、刘静庵 [] (18751911)
  • 刘静庵
  刘静庵(1875~1911),名敬安、大雄,字贞一,号静庵,潜江(今园林办事处梅嘴村)人。他早年投笔从戎,加入武昌“科学补习所”,后创办“日知会”革命组织,并任总干事,开展一系列反清救国行动,将湖北革命推向0。后因叛徒出卖入狱,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于辛亥革命首义前夕病死狱中。被赞誉为“辛亥革命第一铁汉”“武昌革命唯一先哲”“革命完人”“活着的耶稣”,董必武称之为“心中的英雄,革命的启蒙师”。投……[详细]
172、刘仲 [] 代顷王(?~前193)
  刘仲又名刘喜(?—公元前193年),沛丰邑人,西汉诸侯王,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二哥。汉六年(前201年),被封为代王。汉七年(前200年),匈奴攻打代国,刘仲弃国逃到洛阳,被刘邦废去王爵,改封合阳侯。惠帝二年(前193年),刘仲逝世,后因其子刘濞被封为吴王,被追谥为代顷王。公元前201年,刘邦下诏将刘仲和自己的长子刘肥(刘邦的情妇曹氏所生)一同封为王。刘仲被封为代王,统辖今河北、山西一带。代国为北方边……[详细]
173、刘溥霖 [] (18881915)
  • 刘溥霖
  刘溥霖(1888~1915.12.4)又名刘光,字季瞻,又字筱唐。山东沂水人。其父刘次哲是同盟会会员,1912年曾任山东省临时议会议员。其长兄彤霖、次兄湛霖、三兄淦霖均为山东同盟会成员。刘溥霖自幼读书,17岁时考中秀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进入革命党人刘冠三在济南创办的山左公学学习。同年由刘冠三介绍,加入同盟会(一说次年加入)。后因学校被官方查封,刘溥霖于三十四年(1908年)入青岛震旦公……[详细]
174、刘肥 [] (前221前189)
  刘肥(公元前221年―公元前189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西汉诸侯王。刘肥是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兄,其母曹氏是汉高祖情妇。公元前201年,刘肥受封齐王,建立齐国,定都临淄,统辖七十三城,成为西汉最大的诸侯国。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谥号悼惠王,其子刘襄即位,是为齐哀王。受封齐王刘肥是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汉惠帝刘盈的异母兄。 刘肥的母亲曹氏是汉高祖的情妇,在吕后嫁给汉高祖之……[详细]
175、刘俊 [] 明朝兵部尚书(14171487)
  刘俊(1417~1487),字世英,号朴庵,明宝鸡县玉涧堡(今属宝鸡市金台区)人。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乙丑科商辂榜进士第三人。刘俊夺得探花后,授翰林编修。正统十二年(1447),英宗命刘俊、杜宁、商辂等十人肄业东阁,曹鼐等为老师,后迁左春坊,升修撰。天顺八年(1464),父亲去世,朝廷以纂修《实录》起赴,驰驿赴京。又转南京国子监祭酒、左右通政、南京太仆寺卿等职。成化十四年(1478)七月,升……[详细]
176、刘伯文 [] (?~1277)
  刘伯文(?~1277),字政平,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南宋时代某科武举第一人。刘伯文生活的年代,正是元兵铁骑横扫大江南北,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时代。他自幼苦读诗书,更兼练就弓马骑射之术,身怀绝技,他抱着解国仇家难的雄心壮志,一心要为大宋光复社稷。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以朝廷名义,发出抗元檄文,号召宋朝忠烈之士以铁血精神捍卫国家。对此,刘伯文积极响应,与抗元义士结约投奔文天祥,为……[详细]
177、刘震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19151992)
  • 刘震
  刘震(1915年3月3日—1992年8月20日),男,原名刘幼安。湖北省孝感孝昌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委员,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早年经历1915年3月3日,刘震出生在湖北省孝感孝昌县的小悟乡刘家嘴一农民家庭。在贫寒的家庭环境里,度过……[详细]
178、刘永济 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18871966)
  • 刘永济
  刘永济(1887一1966) 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详细]
179、刘仁本 [] (?~368)
  刘仁本(?—368),字德元,号羽庭,黄岩县(今黄岩区)羽山人。元末进士,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至正十四年(1354),方国珍统辖台、温,应聘为幕僚,辅助方国珍创立基业。受命在庆元(今宁波)、定海、奉化兴儒学,修上虞石塘,建路桥石桥,办黄岩文献书院,修杜范祠。二十年,在余姚龙泉山仿兰亭建雩咏亭,三月三日,邀瓯越名士赵椒、朱右、谢理等42人,举办“续兰亭会”,作《续兰亭序》,刻成诗集。当时中原义军切……[详细]
180、宋文帝刘义隆 [南北朝] 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407453)
  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由是“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