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罗姓名人堂(4)

罗姓名人堂(4)

  罗本义是捕鸟的网。远古时代已有使用丝网捕鸟的氏族,据说伏羲氏为最早创制罗网之祖。罗人以捕鸟工具罗网为氏族的原始图腾,氏族的族徽图形由网和鸟所组成,氏族居住的地方就称罗,建成城堡的地方称为罗邑,逐渐形成了罗国,最终发展形成了罗姓。

46、罗孝芬 []
  罗孝芬(?~?),字廷杨,平江(今湖南平江)人。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辛丑科何涣榜进士第三人。该科进士630人。罗孝芬得中探花后,曾任吏部郎中,靖康初年辞去官职。曾建造画锦桥、秀野亭。当时人对其赞美甚多。绍兴年间起通判永州,官至直秘阁提举荆湖南路茶盐公事。著有《鸡肋集》。一说此科第三人为黄彦正。黄彦正是黄得礼(字执中)之子。有六兄弟。宋徽宗曾接见同榜进士黄彦辅、彦平、彦正兄弟,并作诗……[详细]
47、罗舜初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141981)
  • 罗舜初
  罗舜初(1914-1981),福建省上杭县大洋坝人。1929年春参加上杭农民-,同年冬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7月进入瑞金红军学校第四期学习。同年10月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红四方面军司令部二局科长、代局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二局副局长。1……[详细]
48、罗大经 [] (11961252)
  罗大经(1196—1252后)字景纶,号儒林,又号鹤林,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宝庆二年(1226)进士,历仕容州法曹、辰州判官、抚州推官。在抚州时,因为朝廷起起矛盾纠纷被株连,弹劾罢官。此后再未重返仕途,闭门读书,博极群书,专事著作。大经有经邦济世之志,对先秦、两汉、六朝、唐、宋文学评论有精辟的见解。著《易解》十卷。取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爽气金无豁,精淡玉露繁”之意写成笔记《鹤林玉……[详细]
  • 罗元发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1910年11月15日生于福建省龙岩县(今为市)龙门镇塔前村一个农民家庭。兄妹5人,排行第三。幼时家贫如洗,与学堂无缘。年仅14岁-离家去外地参加修公路、当挑夫为生,后回故里给人放牛。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大革命失败后在村里拳术馆以习武为掩护,继续秘密从事农协工作。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参加后田乡农民起义。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入闽,龙岩县……[详细]
  • 罗章龙
  罗章龙(1896—1995) 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国革命博物馆顾问。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 原名罗璈阶,1896年10月26日生于浏阳县。曾就读于长郡第一联合中学。1915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名义发出征友启事。他是最早的响应者。从此与毛泽东、蔡和森过从甚密,积极参加爱国青年活动。1917年毕业于长沙一中。1918年4月,与毛泽东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组织赴国外勤工俭学,后入北京……[详细]
  • 罗为雄
  罗为雄(1894~1985),讳淦琼,字显洲,号朋石,又号鸣白,出生于化州,祖籍湖寮镇龙岗村河头。为雄幼失父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随四叔玉坡居苏州。光绪三十四年赴马来亚槟榔屿就读于槟城中学,为该校首届高材生。民国2年(1913),返国考进黄埔陆军学校,后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民国7年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后,被编入北洋参战军。直皖战后转任上海惠灵英文专修学校监学3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大……[详细]
  • 罗清泉
  罗清泉(1945年11月-2021年4月22日),男,汉族,湖北江陵人,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工程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湖北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1963.09—1968.09,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船舶机械系……[详细]
53、罗守诚 []
  罗守诚,字实夫,生于清同治年间,终于民国初年,昭平镇人,以军功保荐任云南省安平、元江、宜良、丽江、宣威等州县知事、知州等职。清光绪末年,云南兴修滇越铁路,站长及工程师均为法国人,其对中国筑路工人横加-。时云南制台李经希得悉守诚办事秉公果敢,遂调其到筑路线上的宜良县任知县,以-其事。一日,法站长毒打某工人致命,并灭迹藏尸于8尺深坑。 守诚侦悉其事,毅然开棺验尸,公诸于南教场;法人深知理屈,即持枪威胁……[详细]
54、罗近溪 [] (15151588)
  罗近溪(1515—1588),又名罗汝芳,江西南城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泰州学派的重要传人,被称为泰州学派“唯一特出者”。嘉靖三十二年(1553),罗近溪39岁,登进士,开始涉足仕途,曾任太湖(安徽安庆)知县、山东刑部主事、宁国(安徽宣城)府知府等。隆庆七年(1573)迁云南副使。他在云南整治昆明堤坝,疏理滇池,修境内水利,灌田千余亩,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万历五年1577)辞官。万历十……[详细]
55、罗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31996)
  • 罗文
  罗文(1913—1996.10.29),生于凌源县四官营子乡小房申村。 (现为凌源市,隶属于朝阳市管辖)人。1933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中国留学生组织的“东北青年解放社”,日本东京大学经济系肄业。1935年参加东北军。有资料说罗文先后毕业于国民党南京中央军校、日本政法大学、沈阳东大营讲武堂。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进入抗大学习,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大队军事干……[详细]
  • 罗豪才
  罗豪才,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汉族,1934年3月生,福建安溪人,致公党成员、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大学学历,教授。1951年4月至1952年7月在新加坡被英殖民当局-。1952年至1956年广东省广州知用中学、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学习。1956年至1960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1960年至1984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助教、讲师、系副主任。1984年至1985年赴……[详细]
57、罗伦 [] 明朝状元(14311478)
  罗伦(1431~1478年),字彝正,号一峰,江西省永丰县人,明宣德六年(1431年)生。父亲是一位穷秀才,因为家贫,罗伦少年时砍樵放牧,但读书不懈,进官学为诸生,更励志攻读。成化二年(1466年),罗伦参加殿试,高中状元,授翰林修撰,共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京都。罗伦就职两个多月,因弹劾大学士李贤在居丧期间还朝任职,宪宗认为罗伦忤逆圣旨,贬他为福建市舶司副提举。福建市舶司设在泉州。成化二年,……[详细]
  罗迎祥,化名郑杰、郑秋江等,1911年10月16日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钟山乡郑洋村。罗迎祥的父亲在当地也算是个头面人物,在村里较有威望,并兼任粮胥,家庭生活较宽裕。8岁时,罗迎祥按照父亲的安排进入当地的私塾读书。16岁那年罗迎祥离开老家在几十里外的仙游县城读书。他先在仙游现代中学就读,随后又辗转到集美学校就读,学习初级农林专业。在集美学校的二年时间,罗迎祥一边攻读农林专业知识,以便将来帮助家乡人民摆……[详细]
59、罗小彦 革命烈士(18971934)
  罗小彦,原名罗惠祖,1897年6月22日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径背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罗小彦有兄弟姐妹五人。他是老大。幼年时在村中读私塾,勤奋好学,后来考入东莞县塘头履耶稣教会办的学校,在宗教思想浓厚的环境熏陶下,他成了一名信仰基督教的虔诚教徒。20年代初,罗小彦来到北京求学,先是考入北京警监学校,后该校并入北京大学,他也随之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当时,中国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详细]
60、罗文藻 [] (16111691)
  罗文藻(1611~1691年),乳名罗才,又名火沼,字汝鼎,号我存,拉丁名Gregorioiopez,福建福安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生于罗-家巷里巷村,自幼父母双亡,依兄嫂生活,8岁即为人放鸭谋生。罗江天主教堂传教士见他衣食不足,雇为教堂佣工。文藻天资聪慧,工余勤学教义,崇祯六年(1633年)秋,由方济各会会士、意大利神甫利安当领洗入教,以“额我略”为洗名。入教后,罗文藻以传道员身份,随利……[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