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是太阳之意,由“木”和“易”组成。“木”特指神木,也称伏桑树。“易”就是“日升汤谷”之形意。伏桑树也称杨树,以此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就是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氏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
杨绾(?—777年8月27日 ),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名相,醴泉令杨侃之子。杨绾出身华阴杨氏,早年以聪慧闻名,中举后授太子正字。天宝十三年(754年),参与玄宗亲自主持的考试,因成绩优异升任右拾遗。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杨绾前往唐肃宗所在的灵武,随后历任起居舍人、职方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代宗李豫铲除元载-之后,拜杨绾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任宰相。众人闻知其拜相后,都相互祝……[详细] |
杨播(?~513年),字元休,北魏大臣。魏孝文帝拓跋宏令改字“延庆”。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官僚的家庭。当鲜卑族拓跋珪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建立魏国(史称北魏)时,杨播的曾祖父杨珍就投靠了拓跋氏统治者。尔后,他的祖父、父亲均仕北魏政权,历任太守等要职,受封公侯爵位。杨播的母亲王氏又是文明太后冯氏的外姑,所以,杨播的兄弟、子侄及族孙几十人先后在北魏朝廷做官,直到北魏王朝末期,约一……[详细] |
杨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现四川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红日村人(原川东广安县龙台镇寺),川军著名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贵州省主席。杨森与“水晶猴子”邓锡侯、“巴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辉,“王灵官”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杨森颇具传奇色彩,历经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既有早年讨袁护国 。炮击英舰、保护朱德、陈毅、……[详细] |
杨政(生卒年不详),字子行,京兆(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人。杨政年轻好学,随著名经学家范升学习《梁氏易》。他善于解说经书,京兆学者们称之为“说经铿铿杨子行”【注:见《后汉书·杨政传》】。以后曾教授过的学生有数百人之多。范升被前妻告发,判刑入狱。杨政为救其师,怀抱着范升的孩子,-着身体,把箭穿在耳朵上,躲到路旁,等光武帝刘秀的车驾经过时,上前拦在道中,大声喊道:我的老师范升,三次婚娶,只生了这一……[详细] |
兰陵公主杨阿五(生卒年不详),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第五女,备受宠爱。兰陵公主先嫁王谊之子王奉孝,但不久之后小驸马王奉孝因病夭亡;兰陵公主最终下嫁柳家,隋文帝在众女婿中最喜爱和重视柳述。隋炀帝登基后,柳述被流放岭南,兰陵公主誓不改嫁,忧愤而卒,临死前上表请求归葬柳氏,时年三十二。人物生平掌上明珠兰陵公主杨阿五是隋文帝杨坚与爱妻独孤皇后之女。她出生时,杨坚尚为北周重臣,爵封随国公。这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儿……[详细] |
杨暕(585年―618年),字世朏,小字阿孩 ,隋炀帝杨广次子,元德太子杨昭同母弟,母亲为皇后萧氏(萧皇后)。杨暕长相俊美,浓眉大眼。初封豫章王,仁寿年间,拜任扬州总管。隋炀帝即位,进封齐王。大业二年(606年),任豫州刺史。大业三年(607年),转任雍州刺史、河南尹、开府仪同三司。杨暕很骄纵,亲近小人,做事不合法规,常派库狄仲锜、陈智伟等人寻求声色狗马。曾将乐平公主欲献给隋炀帝的柳氏女子纳入府……[详细] |
杨绍(?~572年),字子安,北周将领,弘农华阴县(今陕西华阴市)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祖父、父亲在后魏朝担任过镇将郡守。杨绍青年时期就跟随父辈出入军旅,屡经战阵。由于多次立下战功,孝庄帝永安中被授予广武将军、屯骑校尉、直荡别将,封饶阳县开国伯,食邑300户。节闵帝普泰初年(531),被加授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孝武帝太昌元年(532),迁为卫将军、右光禄大夫,晋爵冠军县开国公,食邑500户。……[详细] |
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谱名开科,榜名恺,更名守敬,字鹏云,号惺吾、星吾、心物,晚号邻苏老人。系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家、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杨守敬,1839年5月27日(清道光十九年四月十五日)出生宜都县城,自小在家读私塾,成年后经商之余继续攻读。1862年二十四岁中第八十名举人。1865年考取北京景山官学教习, 1874年考取国史馆誉录。1879年以知县候选。……[详细] |
杨蟠(约1017—1106),字公济,别号浩然居士,临海县章安(今属台州椒江区)人。北宋庆历六年(1046)进士,初任和州、密州推官,历任光禄丞、太子中允、永兴路转运判官、陕西提举常平、湖广西路提点坑冶事、提点荆广铸钱等职,凡40余年。元祐四年(1089),任杭州通判,苏轼任杭州太守,两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公余唱和甚多。当时浙西春潦夏旱,西湖由于长年不治,草兴水涸,葑田已占湖面一半。乃用常平米招……[详细] |
杨衢云(1861~1901),原名合吉,又名飞鸿,字肇春,号衢云,海澄县人。祖父杨福康,清廪生,曾任广东肇庆府新兴县代理知县,后弃官出国,寓居马来西亚槟榔屿。父杨清河,先后在福建、香港当过巡理厅辅政司通事(译员)和书院教员。杨衢云幼从父读,1874年入香港一家英国海军船厂学习机械,因失慎而断去右手中间三指;于是转学英文,考试常名列前茅。1880年毕业后,任香港圣约瑟书院教员,后改就香港招商局船务书……[详细] |
杨朝晟(?~800),字叔明,唐夏州人。行伍出身,在朔方做部军前锋时,屡立战功,被授予甘泉果毅都尉。唐德宗建中初年,他跟从李怀光讨伐割据势力朱泚部将刘文喜,在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大获全胜,升任骠骑大将军,不久又升为右先锋兵马使。唐德宗在奉天被困时,李怀光自太行山以东发兵救援,杨朝晟为右厢兵马使,带1000多人攻克咸阳,大挫朱泚的锐气,被加封为御史中丞,赏赐食禄150户。后来,李怀光叛唐作乱,德宗到……[详细] |
杨孚(生卒年月不详),字孝元,广州番禺下渡村(今属海珠区新滘镇)人。活动于东汉章帝与和帝两朝(76~105),章帝时任议郎。杨孚性格耿直,不攀附权贵。和帝即位之初,欲出兵匈奴,杨孚认为对边疆少数民族应用文治,不宜妄动干戈。他的主张受到人们的称赞。东汉永元十二年(100)天下大旱,和帝令群臣评论朝政得失。杨孚上疏陈述官吏-猖獗及其在政治上的危害,建议整顿吏治,要以廉为标准,以孝治天下。后被帝采纳,下……[详细] |
杨濛(?~937年),字志龙,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太祖杨行密第三子,临川王,谥号灵。南吴高祖武义元年(919年),受封庐江郡公,对徐温专权不满,曾感慨“我国家竟为他人所有乎!”徐温得知后非常厌恶。同年冬,杨濛出任楚州团练,次年改任舒州团练。南吴高祖杨隆演去世后,本来杨濛依次序,应当即位。但徐温不想立长君,更不想杨濛为君,于是拥护杨溥监国继位。南吴睿帝顺义七年(927年)杨溥即位,是为吴睿帝,杨濛进封常……[详细] |
杨闇公,本名尚述,号闇公,又名琨,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二月十八日(1898年3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县双江镇(民国时由遂宁县划归新建的潼南县)。杨闇公的父亲杨淮清娴熟经史,富于爱国思想。闇公的大哥杨剑秋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在日本期间即投身革命参加了同盟会。二哥杨衡石亦受进步思想影响去成都进了铁道学校。堂兄杨宝民于1906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黄花岗起义。这些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的年轻人,常谈论天下大……[详细] |
杨善会(生卒年不详),字敬仁,弘农华阴(治今陕西华阴)人。父杨初,官至毗陵太守。杨善会在大业年间,曾任鄃(今山东夏津县)县令。大业末年,农民起义的烽火遍地。张金称率领的起义军开粮仓,杀官吏,占领了许多郡县。炀帝派将军段达和杨善会前去镇压。杨善会向段达出谋划策,段达起先并未采用,结果被义军击败。后来听取了杨善会的计策,打败了义军。张金称又汇集孙宣雅、高士达等起义军数十万人,攻破黎阳城(今河南浚县西南……[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