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
徐宗汉(1877-1944),原名佩萱,中国女权活动家,民主革命家,贫儿教育家。投身民主革命洪流,领军起义制运军火、提倡女权倡办女学,是辛亥革命的女杰和妇女运动的先驱;支援各项抗战活动,为反对袁氏-、-侵华战争、社会公益事业做出卓著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挚友和中国贫儿教育的开创者。富家民革徐宗汉,原名佩萱,原籍广东珠海市北岭村,光绪二年(1876年)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买办兼茶商家庭。徐宗汉是徐氏家族……[详细] |
廖仲恺(1877-1925),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今惠阳县陈江镇)人,生于美国旧金山华侨家庭,近代民主革命家。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广东省归善县(惠阳县)鸭仔埗乡窑前村(现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办幸福村)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国民党左派领袖。名恩煦,字仲恺。惠阳陈江镇鸭仔步人。1877年4月23日出生……[详细] |
谭人凤,字石屏,晚年自号雪髯,人称谭胡子。县永靖团福田村(今属隆回县)人。清咸丰十年八月初六日(1860年9月20日)生。青年时多次应试不第,在村义学任塾师。秉性刚直,路见不平,必拔刀相助,对官绅豪富尤深痛恨。尝云:“官食民膏作威作福如此,吾将尽力铲除之。”光绪二十一年,在家乡办福田小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县城,在文庙兴办私塾,“招收学生之悍者,教授而训练之。”后以为教育救国“其道迂远,未……[详细] |
林森(1868~1943年),原名天波,字长仁,号子超,晚年自号青芝老人,闽县(今闽侯县)尚干乡人,幼迁福州仓山,入英华书院就读。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赴台湾电报学堂学习。翌年,任职于台北电报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清廷割台于日本,林森愤起抗日,后任台南法院嘉义支部通译。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考入上海江海关,广交旅外闽籍人士,开展反清活动。光绪二十九年(1903……[详细] |
唐绍仪(1862年—1938年),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国民党政府-。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自幼到上海读书,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81年归国。曾任驻朝鲜汉城领事、驻朝鲜总领事、清末南北议和北方代表、民国第一……[详细] |
一.首任山西都督阎锡山,字伯川,1883年10月8日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永和堡的一个地主兼商业贷款者家庭里。阎锡山五岁丧母,寄居舅父家,由外祖母抚养成人。九岁入私塾,16岁随父阎书堂(子明)到五台县城内自家开设的吉庆昌钱铺学商,经手贷款及金融业务。1900年,阎书堂的钱铺倒闭,阎锡山随父躲债流落太原。为了生计,阎锡山曾在裕盛店(客栈)当过店员。1902年,阎锡山参加了山西武备学堂的……[详细] |
胡汉民(1879~1936),原名衍鸿,字展堂,笔名“汉民”。祖籍江西庐陵(今吉安),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其父胡文照做过几处州县幕僚。胡汉民幼年从师学习,读了不少经史书籍。光绪十七年(1891)后父母相继去世,便以教书为生。光绪二十五年任广州《岭海报》记者,接触社会日益增多,深感民族危亡和清政府腐败无能,逐渐萌发改革社会和反清意识。光绪二十七年参加乡试,中了举人。翌年,东渡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详细] |
张勋(1854年12月14日-1923年9月11日),原名张和,字少轩、绍轩,号松寿老人,谥号忠武,江西省奉新县人,中国近代北洋军阀。清末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清朝覆亡后,为表示效忠清室,张勋禁止所部剪辫子,被称为“辫帅”。1913年镇压讨袁军。后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但12日为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逃入荷兰……[详细] |
陈炯明(1878—1933),字竞存,广东海丰人(广东省惠州府海丰县白町村,今属广东省海丰县联安镇白町村)。中华民国时期广东军政领袖,毕生坚持联省自治的政治主张,致力于联邦-、以和平协商的方式统一中国,与孙中山奉行的中央集权、不惜以武力征战谋求统一中国的政治纲领不合。下野后退居香港,协助海外最大的华侨社团组织“洪门致公堂”转型为“中国致公党”,并首任该党总理。1933年9月22日病逝于香港,193……[详细] |
蔡锷,(1882-1916)云南军政府都督,讨袁护-第一军总司令,上将军。 湖南邵阳县(今邵阳市大祥区)人,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出生于邵阳县亲睦乡一贫寒的农家。5岁随父母迁居武冈县山门。6岁入私塾。10岁读完“四书”、“五经”,能写流畅的文章,被誉为“神童”。13岁参与史学、词章院试,以优异成绩考中秀才。15岁考入湖南时务学堂。所作课卷曾在《湘报》发表,很受教席梁启超、唐才常器重。他……[详细] |
汪精卫(1883年-1944年),名兆铭,号精卫,广东番禺人。出生于广东三水,祖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后迁居浙江山阴(今绍兴)。陈璧君,女,原籍广东新会,出生于马来亚华侨巨富之家。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汪考取官费赴日习政法,入日本法政大学。光绪三十一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长。是年11月,任《民报》主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汪等到马来亚槟榔屿进行反清革命宣传、筹款并发展组……[详细] |
何贯中(1888—1920),民主革命先驱、辛亥革命志士、粤军第一师上校团长。字庸非、辉淑,广东兴宁人,保定陆军大学毕业。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的当夜,何贯中将保定军校李济深等同学组织起来,炸毁了保定附近的漕河铁桥。1920年秋,奉孙中山令回师平叛桂系军阀莫荣新,在惠州淡水与桂军激战时,身负重伤牺牲,时年32岁。1921年,孙中山授意将贯中遗骸迁葬广州瘦狗岭粤军第一师陵园。何贯中……[详细] |
廖磊(1890—1939) 字燕农,号伯符。陆川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学习,宣统三年(1911)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学习,参加武昌起义,与清军战于滠口,负伤仍坚持战斗。1913年入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学习,次年秋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就读。1916年毕业后到湖南湘军第一师三团任连附,次年任连长,随唐生智参与护法战争。1918年升营长,驻守衡州。1920年升团长,率部攻……[详细] |
张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今海门市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 张謇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工作;以家乡为基地,努力进行发展近代纺织……[详细] |
吕大森(1881—1930),字槐廷,号怀天,土家族,湖北建始人,辛亥革命志士。吕大森自幼聪明伶俐,具有出奇的记忆力,4岁入猫儿坪私塾,并兼学拳脚,性情豪放,颇有胆识,喜看《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历史上的英杰甚为倾慕,曾作“松风淋雨朝磨剑,竹月当窗夜读书”的联句以自勉。一次,塾师出联“欲栽大树柱日月”,他便以“愿做鸿鹄弄风雨”相对。他12岁时考中童生,16岁时中秀才,继入湖北武备学堂读书。在该……[详细] |
宋鹤庚(1883—1952),名仕章,字阜南。湘乡县鹤厚乡李家湾(今金薮乡独石村)人。宋鹤庚,其父早逝。家道中落,他读了几年私塾,1998年去上海谋生。1902年考取湖南武备学堂,1905年毕业,三十一年考取官费赴日留学。他在日本士官学校读书时,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宋鹤庚从日本学成回国,适值武昌起义,即从天津经上海赶赴汉阳参与抗击清军。因战事失利,衔黄兴命回湘向……[详细] |
冯廉直(?—1911)一名飞鹏,号少昆,湖南省湘潭县雷打石附近下湾人。生年不详,父为篾工,寄居南京开设篾货店。冯廉直少年读书不成,游荡乡里,稍长入哥老会,为龙头之一。为人豪爽,好习拳棒,武艺高超,与浏阳会党焦达峰友善。1906年曾参与萍浏醴起义,参与运械筹饷。失败后逃亡上海,考入南京兵目学堂,毕业后在长江中下游从事反清活动被捕,递解回籍,关押在湘潭县狱中,湘潭知县余介藩处其长期系狱。1910年,长……[详细] |
王度(1864—1912)字恺章,湖南湘潭县人。家贫好学,为人开拓有奇气。1906年赴日本,入弘文学院。留日期间,洞悉国际形势,痛中国积弱,有志于民族革命。归国后任湘潭驻省中学理化教员。时湖南提学使吴庆坻反对新思潮,摧残士气。王度忧愤益深,谋革命益急。1911年六月,远赴吉林,与张树勋、粟森、周琢章、周斗山、曹广诚等往来密切,常慨叹说:“清廷假立宪之名,行-之实。我们不奋起革命,将步印度、波兰之覆……[详细] |
彭谦谷(1882-1957),名名时,涟源县西阳乡犁头村人(今娄底市大埠桥街道)。彭谦谷自幼体质羸弱,九岁才能步行,但智力过人,在襁褓中试教以诗文,朗朗上口,年15,即通经史,工诗文,擅长书法,20岁考取秀才。1905年,获官费留学日本,入京都帝国大学攻法政系。与胡汉民、程潜等同学,加入同盟会。1909年回国,随黄兴奔走于香港、广州之间,从事革命活动。次年,参加同盟会南方支部发动的广州新军起义,失……[详细] |
戴哲文(1879-1907),字骏友,号石屏,湖南新化县顿信团(今属新化县洋溪镇戴家凼村)人。戴哲文祖父戴前龙艰苦兴家,抚养6子3女长大成人;他善于经营,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料设厂造纸,纸制品顺资水,下益阳,转销武汉,获利颇巨。于是大兴土木,建造了不少楼房、仓库,并开设商店、学馆,由于房屋很多,相传有“一路铜锁放豪光”的称誉。族谱上有一对诗对他如此赞颂:“间从陇畔课耕耘,商务兼营富致勤,子孙绕膝春满堂……[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