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10)

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10)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现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陈宗胜(1911-1943),新四军第2师第5旅第13团副团长。2020年9月2日,陈宗胜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武大风(1915—1943)原名武同心,字班昌。庆云县东安务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领导了马颊河-斗争。1937年任庆云县三区区长。1939年任庆云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2年任阳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3年在铁营洼突围战中牺牲。……[详细]
  郑前学(1916-1943),八路军冀南军区第1军分区参谋长。2020年9月2日,郑前学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胡式禹(1894~1943)字季孟。唐县西大洋村人。1918年8月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1922年7月毕业后至东北军,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团部副官等,参加过第一、第二次直奉战争。1928年任东北军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军令厅参谋,是年春回乡探亲,得知妻侄、中共唐县特支书记刘墨精被捕入狱,即多方营救,终使刘墨精出狱去南方从事革命工作。是年7月至12月,胡式禹积极参与筹划东北军易帜事宜。193……[详细]
   烙钢(1910~1943),原名赵存善,平定县杨树庄村人。民国26年(1937)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边区阳曲县县佐、寿阳县县佐、晋察冀边区实业科科长等职。民国29年9月,由平定(路北)县议会民主选举为县长。民国31年壮烈捐躯。在任平定(路北)县县长时,正值抗日根据地面临最困难的阶段,他带头吃糠咽菜,实行分饭制,救济灾民,宣传教育干部群众坚定抗日必胜信念,带领抗日小分队偷袭日军据点,铲除恶霸……[详细]
  陶朗卿(1911-1943),新四军第5师第14旅第41团团长。2020年9月2日,陶朗卿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常隆基(1921-1943)生于辽宁省西丰县,1941年6月,25岁的常隆基被征为伪满“国兵”,并随部调防到富锦县,当过警务兵,饲马兵,他伺机抗日救国。1943年5月,在富锦县五顶山,单人独自持手枪闯入检阅阵地,将前来“视察”的日本驻满洲顾问南木实隆中将击毙,后来被大批日伪军围困在松花江岸,英勇投江,以身殉国。……[详细]
  曾飞(1914-1943),江西省兴国县人,中国共产党员,晋察冀军区五团参谋长。一九四三年牺牲于平山县。2020年9月2日,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曾福(1921-1943),生前港九独立大队政训室事务长。出身于贫苦家庭。1942年2月,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港九大队。后受命在日本驻沙头角的宪查队当队员,负责收集敌人情况,秘密传递情报,掩护革命同志安全通过日军岗哨等任务。同年秋,重返港九大队,在沙头角区任特务长。1943年3月上旬,对日伪军队的一次战斗中,他奉命带领武装班执行掩护任务。当时班里的主要武器只有两支 ,面对1000多敌人,毫无惧色……[详细]
  潘玉凯(1914—1944)乐陵市黄夹镇潘寨村人。1937年参加抗日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任乐陵县六区区长、南皮县县长。1944年1月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详细]
  薛汉三(1915—1943)原名薛士杰。乐陵市城关镇东关人。1933年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后,曾任乐陵县动委会主任、区长、区委书记等职。1939年10月任阳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后相继任中共匡五县(今陵县)县委书记、冀鲁边区二地委除奸部部长等职。1943年春,回新海县(今黄骅市)向冀鲁边区党委汇报工作,遭遇日军“扫荡”牺牲。……[详细]
  魏双贵(1925-1943),河南省内黄县亳城乡魏庄村联防队队员。2020年9月2日,魏双贵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白桐本(1920~1944),原名白本桐,字梧村。河南省巩县水峪乡古桥村人。烈士。民国26年(1937年)初中毕业。翌年春,他辞别新婚妻子,奔赴抗日战场,参加八路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随部南下,参加新四军一师战地服务团,在如皋栟茶、丰利等区做-工作,先后担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九连、如皋县警卫团二连指导员。为了支持地方斗争,民国30年底,被派到如皋县马南区(今属如东县)任区队教导员。次年……[详细]
  冯芝(1892-1944),港九独立大队市区中队义务交通员。2020年9月2日,冯芝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朱学勉,原名应端贤,1912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城一个穷苦读书人家庭。是著名画家应野萍先生的胞弟。朱学勉的父亲应桂磬是前清秀才,为人慷慨正直,爱诗能文,工书法,以教书为业,安贫乐教,淡泊明志。他的这种秉性,对朱学勉的成长颇有影响。1925年朱学勉高小毕业的时候,家庭的厄运接踵而来,“父死兄丧家四壁”。从此,年仅14岁的朱学勉走上了谋生的艰辛历程。开始时在本县一家中药铺里做小店员。1929年他到了上……[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