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物介绍(21)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物介绍(21)

301、古德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古德生
  古德生(1937.10.13- )采矿工程专家,广东省梅县人,196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任中南大学教授。他开创了我国振动出矿技术和地下金属矿连续采矿技术新领域;发明颠振型振动出矿机,开发出系列装运、筛洗工艺的新型振动设备;创造了与自主研发的振动连续作业机组配套的无间柱连续采矿法;针对松软破碎矿体开采条件,发明了“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首创具有我国特色的“区域矿……[详细]
302、李建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李建刚
  李建刚(1961.11.3- )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安徽省合肥市人。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磁约束聚变研究,参与主持完成了EAST装置工程设计和建设,主持EAST辅助加热系统项目,攻克了一系列技术瓶颈……[详细]
303、李焯芬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李焯芬
  李焯芬(1945.5.4-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岩土工程、地质工程)专家。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杬镇。 1972 年毕业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加拿大安大略水电土木建筑部主任。现任香港大学副校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长。参与并主持了加拿大多座大型火、水和核电站的地质论证、环境评价和土建工程,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大型工程的岩土问题,如大坝安全、核废料处理、核电站抗震等,取得新的进展……[详细]
304、刘吉臻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刘吉臻
  刘吉臻(1951.8.14- )发电厂自动化技术专家。山西省岚县人。1982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发电厂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 长期致力于发电厂自动化技术研究,带领团队攻克了行业发……[详细]
305、邱爱慈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邱爱慈
  邱爱慈(女)(1941.11.22- )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参加我国第一台高阻抗电子束加速器的研制、改进工作。负责研制成功我国束流最强达1MA的低阻抗脉冲电子束加速器闪光二号,提出了技术设计和调试方案并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建成了多功能辐射装置强光一号。近年来,主持研制成功紧凑型小焦斑高能X射线装置……[详细]
306、马永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马永生
  马永生(1961.9.9- )沉积学家、石油地质学家,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人。1987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1990年获中国地质科学院沉积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地质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总地质师,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学术委员会主任。 从事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研究和油气勘探工作,在海……[详细]
307、沈国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沈国荣
  沈国荣(1949.7.17- )电力系统保护和控制专家。江苏省武进县人。1978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1982年毕业于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任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全国静态继电保护分标委会主任,国家电监会电力系统安全专家委员会二次组组长。 首创 “工频变化量继电保护原理”、“区分短路与系统振荡及特殊工况的原理”,……[详细]
308、王泽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王泽山
  王泽山,1935.10.10出生,含能材料专家。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原籍吉林市。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从事含能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研究了发射药及其装药理论;发明低温感技术,提高了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的水平;研究和解决了废弃火0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改善了安全,降低了公害,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明了一种……[详细]
309、刘炯天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刘炯天
  刘炯天,出生日期1963.1.20,矿物加工工程专家。生于河南省内乡县,原籍河南省西峡县。198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选矿工程专业。现任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煤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获矿物加工工程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微细粒分选与洁净煤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发明旋流-静态微泡“柱式选煤”方法,开发粗扫选一体化的“两段式选矿”回路……[详细]
310、郑南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 郑南宁
  郑南宁(1952.12.19- )自动控制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陕西省西安市人。197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5年获日本庆应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校长,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提出图像分析和视觉知识描述新方法,为构造计算机视觉系统和基于图像信息的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完成“精密装配机器人机器视觉系统”研究,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明了一种图像边……[详细]
311、姜文汉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 姜文汉
  姜文汉(1936.5.9- )光学技术专家。浙江省平湖县人。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早年从事大型光测设备研究,在精密轴系理论和技术、固定式光学测量系统等方面有开创性工作。1979年在我国首先开拓自适应光学方向,建立整套基础技术并研制多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统。他在自适应光学和光束控制两方面均作出重大……[详细]
312、李三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 李三立
  李三立(1935.8.24- )计算机专家。上海人。1955清华大学毕业。1960获前苏联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兼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曾任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召集人,IEEE中国分部主席(95/96)。1956年起从事计算机,曾负责研制过我国电子管、晶体管、LSI和VLSI四代计算机,其中的724机是70年代我国各大学中用于国家尖端科……[详细]
313、潘君骅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 潘君骅
  潘君骅(1930.10.14- )应用光学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0年在获原苏联科学院普尔科沃天文台学习天文光学,获副博士学位。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天仪器研制中心退休,研究员。从事光学仪器领域的科研工作40余年,早在50年代后期留学苏联期间,提出了大望远镜二次凸面副镜新的检验方法,并实际应用于原苏联6米望远镜和我国60厘米望远镜及2.16米望远镜的副镜检验;60……[详细]
314、金怡濂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 金怡濂
  金怡濂(1929.9.5- )计算机专家。天津市人。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6—1958年在原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进修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吉林大学兼职教授。作为运控部分负责人之一,参加了我国第一台通用大型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此后长期致力于电子计算机体系结构、高速信号传输技术、计算机组装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详细]
315、陈建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陈建峰
  陈建峰(1965.08.29- )化学工程领域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86年、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学学位和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超重力工程中心主任,国家基金委第一届国际合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等。 国际超重力化工技术开拓者之一,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超重力反应器工程思想并实现了产业化。他以化工反应强化为主……[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