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顾国彪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顾国彪(1936.06.02- )电机学专家。上海市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电力设备新技术实验室主任和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科群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 长期从事大型电机蒸发冷却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对不同沸腾温度、循环原理、冷却结构的蒸发冷却系统进行了实验及理论研究,共同建立了相变传热应用于大电机冷却的理论基础……[详细] |
17、刘大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刘大响(1937.10.14- )航空动力工程专家。湖南省祁东县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曾任中国燃气渦轮研究院总工程师、总设计师、第一总设计师。199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代表,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和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军口863计划专家委顾问,常规动力共性技术专业组长,航空动力技术……[详细] |
18、林尚扬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林尚扬(1932.03.16- )焊接专家。福建省厦门市人。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曾任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曾兼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市科协主席,黑龙江省老年科协第一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秘书长。 50多年来针对国家的需要,一直工作在科研第一线。60年代研发的4种强度级钢焊丝,用于大型电站锅炉汽包和化工……[详细] |
19、关桥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关桥(1935.07.02- )航空制造工程焊接专家。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鲍曼高等工学院,1963年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航空焊接/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国际焊接学会(IIW )副主席。……[详细] |
20、范本尧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范本尧(1935.08.16- )卫星总体技术专家。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原籍上海市。195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顾问、导航卫星领域首席专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委委员、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通信卫星总设计师、导航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宇航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作为我国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负责研制成功卫星再入防……[详细] |
21、高金吉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高金吉(1942.12.01- )设备诊断工程专家。辽宁本溪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1993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原副总工程师。现任-生产专家组石油化工组组长,中国振动学会设备诊断分会理事长,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诊断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高端机械装备健康监控与自愈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设备管理协……[详细] |
22、徐滨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徐滨士(1931.03.12- )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专家。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籍山东招远。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研究,是我国表面工程学科和再制造工程学科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在国内帅先将等离子喷涂技术用于解决车辆薄壁磨损零件修复的重大……[详细] |
23、张贵田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张贵田(1931.12.20- )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河北藁城人。1961年3月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曾任航天部11所所长、〇六七基地主任兼总工程师、西安市科协主席、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科技委主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兼任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 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主要开拓……[详细] |
24、戚发轫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戚发轫(1933.04.26- )空间技术专家。辽宁省复县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第九、十届全国政治协0议委员会委员。 在主持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时,提出完整的地面实验方案,为保证发射成功做出贡……[详细] |
25、王哲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王哲荣(1935.10.05- )坦克车辆设计专家。河北省高阳县。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级高工。63—84年承担多项坦克装甲车辆研制任务:代表军方参加协调第一代中型坦克研制并承担总体设计,获78年科学大会奖。主持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燃气轮机试验坦克、新部件试验坦克。主持完成引进项目坦克复装、试验及资料出版。上述工作为三代坦克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86年后,任国家四大重点装备研制项目之一……[详细] |
26、尤政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尤政(1963.12.02- )机械电子工程专家。江苏省扬州人。1990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精密仪器系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微米纳米技术专业组组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科技部863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专家组专家、国家教育部科技委机电与运载学部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光学学科评议组成……[详细] |
27、杨绍卿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杨绍卿(1941.02.15- )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弹药武器系统工程技术专家。辽宁省康平县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1~1984年在美国Texas A﹠M大学研修飞行器控制工程。现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兵器工业首席专家、国家灵巧弹药工程型号总设计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弹箭专家组顾问、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详细] |
28、吴有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吴有生(1942.04.02- )船舶力学与船舶工程专家。浙江省嵊县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1984年获英国伦敦布鲁纳尔大学博士学位。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所长。 曾为发展舰艇结构与设备抗水下0与核空爆理论、测试与应用技术做出了贡献,解决了舰船抗核加固与战效预估的重要技术问题。长期致力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流固耦合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建立的三维线性与非……[详细] |
崔国良(1931.07.07- )固体火箭推进剂与发动机专家。河北省阳原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1961年获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研究员、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对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负责研制成功多种推进剂,广泛用于战略、战术和宇航发动机,有3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研制成功含铝推进剂,根除了发动机……[详细] |
艾兴(1924.08.24-2018.04.07)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专家。江西省东乡县人。194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高校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我国切削加工研究领域开拓者之一,首创融合切削学与陶瓷学于一体的陶瓷刀具研究和设计的理论新体系,先后开发成功6种陶瓷刀具,其中3种属国际首创。创建了超声与断续磨——间隙脉冲放电复合加工理论和技术,……[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