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10月改为现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 1955年随“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成立,中国科学院产生第一批学部委员;自1994年开始,增选外籍院士。1993年随着中国工程院的成立,部分院士既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梁敬魁,物理化学家 1931年4月28日生于福建福州。195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60年在苏联科学院巴依科夫冶金研究所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交叉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功能材料的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相图和点阵常数精确测定方面作了大量系统……[详细] |
272、李家洋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家洋,植物分子遗传学家。1956年7月生于安徽肥西。1981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1991年获美国布兰代斯(Brandeis)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利用模式植物探索植物内源激素与外界环境因子对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理。(1)阐明了拟南芥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主要来……[详细] |
273、杨学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学明,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德清县。1982年7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1986年1月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8月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学位。曾在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任终身职研究员。现任《中国化学物理》主编、美国化学会物理化学杂志(JPC)高级。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详细] |
274、刘新垣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新垣,分子生物学家,1927年11月7日生于湖南省衡东县、l952年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河北医学院任教数年、l95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班,l963年毕业后留所直到2000年,l983—l984年在美国罗氏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工作过1年半。20O0以后工作于合并后的中国科学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他曾先后研究过RNA结构功能……[详细] |
吴文俊,数学家 1919年5月12日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20世纪50年代在示性类、示嵌类等研究方面取得吴文俊公式、吴文俊示性类等一系列突出成果,并有许……[详细] |
276、梁智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智仁,骨外科学家,1942年7月10日生于香港,原籍广东南海。196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现任香港大学医学院骨科学教授、系主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脊柱外科及小儿骨科的临床医学上,继承了其导师A.R.Hodgson创立的被称为“香港手术”的脊柱结核治疗技术,并发扬光大,使该技术应用于严重脊柱畸形的矫正治疗上,包括高难度脊柱切除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小儿麻痹症继发脊柱畸形治疗……[详细] |
潘家铮(1927.11.12-2012.07.13)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汉族,浙江绍兴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长期从事水电站设计、建设和科研工作,历任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等职,现任电力工业部技术顾问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参加、负责和审查过的大中型水电站有黄坛口、流溪河、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龚咀、乌江渡、东江、葛洲坝、磨房沟、龙羊峡、二滩和……[详细] |
278、杨乐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乐, 数学家 1939年11月10日生于江苏南通。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该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主要从事复分析研究。对整函数与亚纯函数亏值与波莱尔方向间的联系作了深入研究,与张广厚合作最先发现并建立了这两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具体……[详细] |
279、沈家骢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家骢,高分子化学家 1931年9月3日生于浙江绍兴。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吉林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兼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院长。曾任吉林大学副校长等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与聚合反应动力学,超分子化学与层状膜组装的研究,运用模型与概率函数建立了聚合反应机理与分子量分布的定量关系共聚物的链段结构与反应机理的关系等反应统计理论用顺磁共振研究本……[详细] |
280、杨福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福家,核物理学家 1936年6月11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镇海。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监(校长),复旦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校长。领导、组织并基本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 给出复杂能级的衰变公式,概括了国内外已知的各种公式,用于放射性厂矿企业,推广至……[详细] |
281、张维岩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维岩,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1956年3月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8年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大科学工程研究,在激光聚变靶物理研究以及激光聚变大科学工程研究的战略目标确定、技术路线选择、组织实施策划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领导者和主要研究者负责激光聚变物理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建……[详细] |
张乾二, 物理化学家 1928年8月15日生于福建惠安。1954年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厦门大学教授,曾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配位场理论方法研究中,研究新的耦合系数性质和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标准化,并将弱场和强场理论的计算相互沟通,改进和简化计算方法的普适化。发展了分子轨道图形方法。在原则簇化学键理论研究中推导出旋转群─点群变换系数的闭合表达……[详细] |
罗沛霖,电子学与信息学家。1913年12月30日生于天津市。193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2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特荣誉级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产业部高级工程师。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1年到1953年负责引进我国第一个大型综合电子元件制造企业,并参与工厂设计,以后为建厂技术总负责人。多次参加主持编制国家科技规……[详细] |
陈鉴远,化学工程专家 1916年6月15日生于江苏淮安。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48年获美国依阿华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叙拉古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5月26日逝世。 曾任化学工业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化学工业部第六设计院院长,北京化工学院院长等职。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持设计建成国家急需的磷肥工厂,为我国磷肥工业开拓者之一。自……[详细] |
娄成后,植物生理学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1932年获清华大学生物系理学士学位。1934年获岭南大学硕士学位。1939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兼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首先证明植物生活组织中通过胞间联丝具有“细胞间的电偶联”,显示电解质可以在组织的原生质内部转移证明胞间联丝可以在适当情况下转变为开放通道,容许原生质与病毒等大颗粒通过。在研究植物适应环境变化……[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