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10月改为现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 1955年随“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成立,中国科学院产生第一批学部委员;自1994年开始,增选外籍院士。1993年随着中国工程院的成立,部分院士既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徐僖(1921年1月16日—2013年月2月16日),出生于江苏南京。高分子材料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徐僖父母勤劳朴实,他继承了双亲的美德,自幼勤奋好学,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1937年,他初中毕业,考入南京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南京沦陷前随父母内迁到四川。1938年,徐僖考入重庆南开中学,1940年考入由杭州内迁……[详细] |
677、席南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席南华,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1963年3月生于广东省英德,籍贯湖南祁东。1981年毕业于湖南怀化师范专科学校(现怀化学院)数学科,1985年、1988年先后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硕士、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代数群与量子群领域研究。对仿射A型Weyl群证明了Lusztig关于双边胞腔的基环的猜想;确定了Deligne-Langlands关于仿……[详细] |
曾呈奎(1909 年6 月18日-2005年1月20日),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福建省厦门人。193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植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34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42年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和拉克哈姆博士后工作。194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任副研究员,负责海藻研究工作,特别是琼胶及琼胶海藻的资源及增养殖的研究。1946年底回国在山东……[详细] |
679、江雷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雷, 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3月生于吉林长春,籍贯江苏镇江。198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0年获该校化学系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日本东京大学中日联合培养博士,1994年回国后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日本神奈川科学院研究员。现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的……[详细] |
崔尔杰, 空气动力学家 1935年11月10日生于山东济南,籍贯河北高阳。195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从事航天飞行器非定常气动力与空气弹性、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为解决型号研制中遇到的动态气动载荷、颤振、抖振、风致振动、气动噪声、动稳……[详细] |
681、刘若庄 物理化学家 刘若庄(1925年5月25日—),出生于北京。物理化学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刘若庄出生于一个职员家庭,一家7口全靠父亲的微薄薪水维持生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兄弟姐妹都进入当时师资力量雄厚的师大第二附属小学读书。学校严格的教育使刘若庄从小就养成了严谨认真的作风。为了不在日本人管理的学校中学习,他不得不多次转学。即使这样,他的成绩总是全班第一。1943年高……[详细] |
蒋锡夔, 有机化学家, 1926年9月5日生于上海。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1952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4年在国外曾提出并证明了氟烯与SO3反应生成b-磺内酯,从而发明了一种有用的有机反应。回国后领导完成了多种氟橡胶和氟塑料的研究工作,为军工……[详细] |
683、黎乐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黎乐民(1935.12.6.- ) 广东省电白县人。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12月6日出生在广东省电白县大衙乡一个农民家庭,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转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59年毕业。1962年考取该系研究生,师从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家徐光宪教授,攻读核燃料化学。1965年毕业,留系任教。1969-1976……[详细] |
684、李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灿k, 物理化学家 1960年1月23日生于甘肃永昌。1983年毕业于张掖师专化学系。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催化理事会副主席。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的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和同位素……[详细] |
685、李洪钟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洪钟, 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生于山西昔阳。196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气固流态化方面的研究。将多相流基本原理与散料力学结合,建立了两相流理论以及垂直和倾斜移动床气固流动模型,可较准确预测气、固流率,气体压力和颗粒……[详细] |
686、李静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静海, 化学工程专家 1956年10月25日生于山西静乐。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曾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颗粒流体两相系统量化设计和放大的研究。提出基于颗粒尺度、颗粒聚团尺度和设备尺度的……[详细] |
687、李亚栋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亚栋,无机化学家。清华大学教授。1964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宿松县。1986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1991年7月和1998年6月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Nano Research副主编、《科学通报》副主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合成化学研究。提出了纳米晶“液相-固相-溶液”界面调控机制,实现了不同类型纳……[详细] |
丁夏畦,1928年5月出生于河溪水乡九甲湾村。1943年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绩考入长沙明德中学,1946年毕业时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1951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被统一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丁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首批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曾……[详细] |
689、李永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永舫, 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8月10日出生于重庆市,籍贯河南睢县。1982年在华东理工大学(原华东化工学院)化工系获硕士学位,1986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光电功能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共轭聚合物给体和富勒烯受体光伏材料以及电极界面修饰层材料、导电聚合物电化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通过共轭支链来拓展聚合物共轭程……[详细] |
690、郑晓静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晓静,女,力学家。兰州大学教授。1958年5月生于湖北省武汉,籍贯浙江乐清。198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7年获兰州大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弹性力学、电磁材料结构力学和风沙物理力学研究。解决了大挠度薄板精确求解和近似解析求解的收敛性证明等难题,完善了板壳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求解理论;系统建立了铁磁、超磁致伸缩和超导材料及结构在电磁场中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