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俊 (1570-1661年)广东顺德甘竹右滩人,福建莆田黄氏始祖唐朝桂州刺史开国公谥忠义黄岸三十五世孙、宋状元尚书黄由字居正十七世孙。明万历进士。字亮坦,一字象甫,号玉嵛。明万历丁未(1607年),殿试第一、状元及第,任修撰。历官宫谕少詹,升礼部侍郎,晋礼部尚书。崇祯九年(1636年)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行相事)。历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一年罢相。予告归。后相永明王,年近八十五,不能决事,辞职归乡,清顺治十八年(1661).卒于家,谥文裕。
黄士俊 (1570-1661年)广东顺德甘竹右滩人,福建莆田黄氏始祖唐朝桂州刺史开国公谥忠义黄岸三十五世孙、明万历进士。字亮坦,一字象甫,号玉嵛。明万历丁未(1607年),殿试第一、状元及第,任修撰。历官宫谕少詹,升礼部侍郎,晋礼部尚书。崇祯九年(1636年)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行相事)。历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一年罢相。后相永明王,年过九十,不能决事,辞职归乡,清顺治十八年(1661).卒于家,谥文裕。 后相永明王,年过九十,不能决事,辞职归乡,卒于家,谥文裕。
被后人戏称为“鸭蛋状元”。进京赶考前去岳父家筹借盘缠,正赶上岳父在家中宴请宾客,因嫌其衣衫褴褛,连客厅的门都没让进,只拿了两只鸭蛋打发他走人,幸好岳父家的几个奴仆倾囊相助,才有后来的状元及第,并写有鸭蛋诗,其中警言不少。
黄士俊少负伟志,好学上进,尤敦孝悌。督学许尚志十分赞赏他的文章和品行,预言他必能大魁天下。27岁时黄士俊夺广东乡试第一,在赴京会试途中,闻兄长病重叹道:“恶得急功名而缓吾兄哉!”遂放弃会试机会,回乡为其兄寻医问药,尽心调治。
万历三十四年(1606),黄士俊再度赴京,参加会试,榜上有名。殿试时,黄士俊以条对称旨,卷字精楷,被神宗擢为第一甲第一名,时年36岁。
登第后,黄土俊任翰林修撰。天启三年(1623),以太子洗马升为詹事兼侍读,不久又升为礼部右侍郎。黄士俊为官耿介刚直,曾因得罪0相魏忠贤并与内阁诸臣意见相左,引病辞归。有“清正黄尚书”之美誉。
崇祯元年(1628),朱由检登基,诛灭魏党,召黄士俊回朝,授吏部右侍郎。翌年晋升为礼部尚书。不久,因父亲年迈多病,请求辞官奉养父亲,崇祯不准。崇祯三年(1630),黄士俊的父亲百岁大寿,他再次请求辞官回家服侍父亲,得到批准,并特赐予“熙朝人瑞”的称号。
崇祯七年(1634),黄士俊奉召回朝。九年(1636)召拜东阁大士,入阁参与机务。十年(1637)又晋升为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因复兴朝政的主张与当朝宰相有分歧,因而借病辞职。崇祯知他为官清廉,积蓄不多,便拨给他路费,并嘱咐他病愈后归朝。途经杭州西湖,侍从提议在西湖散散心,黄士俊说:“吾对当官看得很轻,对国家的安危却看得很重,当今内外患频仍,西湖风景再好,我哪有心情观赏。我欲赶回家写奏章。”侍从无不为之感动。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黄士俊被晋封为柱国、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皇帝又一次派人召他回京,但他还来不及上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攻入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黄士俊闻讯后,将平日的奏章、著作悉数焚毁,并居楼不下,以示志节。后他又积极参加反清斗争,数年后逝世。王夫之曾为他题诗道:“顺德黄阁老士俊,四十年状元宰相。”
因为他功名大地位高,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中了状元,崇祯九年(1636)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状元兼宰相,三人中仅他一人。还有他是在-、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明王朝行将就木的大动荡的时代登上相位的,随时可能发生的变故他都必须认真面对。再有,他的主子是位想有所作为而又无能为力的崇祯皇帝,要当好“头号仆人”委实不易。
黄士俊当京官三十载,没有革故鼎新的伟绩,也无遭人唾骂的劣行,倒由于他学识渊博,工作勤奋,处事公正,因而获得“清正”的美誉,在当时乌烟瘴气的官场,确是难能可贵。处于腐败透顶的官场而能独善其身因然可赞,而保持清醒头脑不陷入朋党倾轧的漩涡也不失为聪明之举。黄士俊三次辞宇航局也可列入聪明人之列:第一次是天启三年(1623),他已升礼部右待郎,因不愿与魏忠贤之流同流合污,愤然辞官归里,较正真的同僚杨琏、左光斗等在饯行时赞他“能知先机”;第二次是崇祯三年(1630),已是礼部尚书的他,因父老多病再辞官回家;第三次是崇祯十一年(1638)年,他本已入阁参预机务,由于国事日非,其主张与当进台阁首铺有分歧,难以有所作为,便慨然辞官告归。三次辞官,第二次是确因父亲年老(百岁),其余两次可算“聪明”之举。因乡的第五年正月,他已是75岁的老翁了,崇祯帝又一次召他回京任宰相,还来不及整装起行,三月,李自成的大军已占北京,崇祯帝吊死在煤山了。明朝覆灭后,抗清斗争并未停息,由五位明朝藩王先后建立的南明政权还在苦苦挣扎,南京的弘光、福州的隆武、绍兴的鲁王、广州的绍武政权,都象泡沫般快生快灭,只有肇庆的永历政权生存时间较长。黄士俊与苏观生等在广州拥立朱钅粤 为帝(绍武),但不到三个月便被降将李成栋攻灭,绍武帝、苏观生等死难,而黄士俊则剃发易服,变节降清。次年(1648)李成栋反正,归附永历政权,黄士俊出入阁为相。这个小朝延,大敌当前,却忙于派系争斗,1650年,清军再破广州,永历帝远走广西、云贵,80老翁只好回乡隐居,死时85岁。 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召黄士俊,黄士俊未及复任,“隆武”政权便归覆灭。他又投奔降清明将李成栋,后因李成栋不满清廷封赐,又与黄士俊一起投降了后明桂王,入阁参预机务。当时黄士俊已老耄难以任事,多次受到同僚-,于是辞官闲居,1661年卒,享年85岁。从状元到宰相,几代升沉,无奈生不逢辰,有人说:“他人以不寿为不幸,而黄士俊晚年又以多寿为不幸。”
黄士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