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甘肃省 > 庆阳 > 宁县人物

李季峰


   山数南山青,水惟莲水香。
   踏上故乡土,寸心喜欲狂。
   这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李秀峰先生当年回到家乡宁县时写的一首小诗,溢满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李秀峰,生于1905年,宁县政平人。他幼年不幸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虽识字不多,却有满腹的戏文和故事,经常向他吟诵、讲述,对他影响很大,使他从小就立志发奋读书。他的家乡政平有一书房,每日书声朗朗,才四、五岁的他,就按捺不住读书的心情,常常跑去听先生授课。李秀峰9岁开始读书,11岁入私塾,先生惊其天资,14岁随叔父去西安,边当店铺伙计边上学,后又考入民主初中,仅读半年后因家境贫寒而辍学。18岁那年,他不得不放弃日思暮想的读书志向,徒步去兰州考入-宁夏15路军教导团当学兵。此后,曾在宁夏保安处、警备旅、暂编31师担任少尉-,少校参谋等职。
   李秀峰虽然身在军营,仍念念不忘读书求知,他闲时从来手不释书,先后阅读了艾思奇《大众哲学》、《思想方-》,潘梓年《逻辑与逻辑术》、米丁《新哲学大纲》、高尔基《母亲》以及屠格涅夫、辛克莱、鲁迅巴金等人的作品,这对他的思想进步和后来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他开始关心国家大事,接受新思想,与进步人士交往,散布对-黑暗统治的不满言论,被所在部队怀疑为0。1942年春,他被逼迫离开部队回到家乡,改名李力,去平凉女子师范、平凉中学任教。第二年春,又应家乡父老的邀请回乡担任政平小学校长,期间,又因写诗讽刺当时政治而-离乡去了兰州
   1949年春,李秀峰在甘肃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任国文教员,参加了由0组织主编的《新地》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刊物刚编到第三期,就被国党查封,他也险遭逮捕。1945年至1948年,李秀峰在继续教书的同时,被聘请兼任甘肃保安司令部中校秘书、七区-公路特别党部秘书、科长等职。他一边阅读进步书籍,一边多方寻找党的地下组织,追求进步。1948年8月,李秀峰毅然脱离-机关,受聘担任兰州大学中文系讲师。从此投戈从文,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解放后,李秀峰由大学讲师升为副教授,先后担任了甘肃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中苏友协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兰州分会副主席,出席了全国第二、三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参加了建国五周年天安门国庆观礼,还被当选为甘肃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他从事文学艺术的活动中,先后担任过《甘肃日报》文艺副刊、《工农文艺》、《陇花》、《敦煌文艺丛刊》、《红旗手》、《甘肃文艺》等刊物的主编或副主编,又是《文艺报》的评论员,还多次负责接待苏、日、印、法等国文化代表团来甘肃的访问。他不仅领导组织了全省的文学艺术活动,为文学艺术培养了许许多多新人,而且促进和扩大甘肃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使全省的文学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李秀峰十分关心甘肃的群众文化工作,始终坚持把文联工作的重要放在推动群众创作和文学青年的培养上,他主持编写了一套《通俗文艺理论学习资料》,举办了面向工农兵作者的通俗文艺讲座,将一批群众业余作者引上文坛。1965年,他先后深入平凉、庆阳、河西等地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工人群众和文化界人士,培养了大批青年作者。这期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从建国到1966年,他辛勤笔耕,大展才华,以李笑天、黎果、李汤、鲁纯、李明、李小田、马守信、李亦石、黎亦颀、李颀为笔名,17年间,共发表了43篇论文、28篇散文、42首诗歌、6篇短篇小说。他的代表作有散文《“黑金”运输队》、《英雄会师在石油城》、《石油工作的旗帜 郭孟和》;诗歌《别情依依》、《白衣相芬芳》、《鳞光闪闪》;短篇小说《在祖国的土地上》等。他的作品以散文见长,多取材于西北黄土高原,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有些以书信寄语的形式出现,似与读者亲切交谈,读来亲切感人,为散文写作创出了新的风格,开辟了新的意境。
   正当李季峰的创作逐渐趋于成熟,正在进入0之际,-开始了。年仅51岁的他因为忍受不了残酷的-,-投河自尽,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横溢的才华还没有得到完全显露,竞被扼杀在一场不该发生的-之中,这是中华民族的千秋遗恨!1979年,甘肃省委、省文联为他平反昭雪,举行追悼大会。中国作协和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作协、文联及巴金、李季等著名作家都送了花圈、挽联或发来唁电。甘肃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他的散文集《春天的声音》。如今,李秀峰虽然长逝了,但他那春天的声音却永远回荡在陇原大地,如缕缕春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文艺花朵。
  


下一名人:柯与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