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 > 太仓人物

凌云翼


[][明朝兵部尚书]

凌云翼,字“延年”,名“汝成”,号“洋山”,江苏太仓人。明代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考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考取进士,授工部主事。隆庆六年(1572年),任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今湖北十堰市)。万历元年(1573年),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后任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

凌云翼任两广总督期间,疏请操练土兵以减少客兵(浙兵)。游击将军属下只留驻肇庆土兵一营552人、游哨100人、水哨204人,共856人,岁于广东布政司支银8235两。尚有驻恩平、广宁、德庆、封川(县治今封开江口镇压)、开建(县治今封开南丰镇)等各营土兵1693人,岁由肇庆府或各县分担,支银16563两。

华表石,又名“锦石山”、“锦裹石”,位于德庆县回龙镇六水村西。此山分为两层,下层为馒头状的土山,上层为圆柱形的石山,海拔173米。

华表石”之名,与一场血腥-德庆州泷水县罗旁山瑶民的起义联系在一起。

罗旁山位于德庆州上下江界、东西两山间,延袤700里,是西江瑶民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当时两广(广东、广西)水路的交通要道。

明代中叶,特别是在粤西地区,尤以罗旁山瑶民的起事-规模最大,最为强烈,最为频繁,达到“广东十府残破者六”(丘濬《两广事宜疏》)、“两广守臣皆待罪”(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平藤峡盗》)的地步,令朝廷万分头痛。

罗旁山瑶民的起事-,是以高山密林为依托,与朝廷官兵巧妙地周旋,使得朝廷官兵奔走扑救,疲于奔命,办法用尽。瑶谚云:“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兵来我去,兵去我来。”

罗旁山瑶民的起事-,虽然遭到朝廷官兵的多次剿平,但又旋即扑起,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万历元年(1573年),罗旁山瑶民不满官吏的掠夺与压榨,被逼无奈,走投无路,再次揭竿而起。

万历四年(1576年)十一月,两广总督凌云翼征调两广10万大军,进剿罗旁山。由广东总兵张元勋、广西总兵李锡统领,分为十哨(罗旁哨、泷水哨、岑溪哨、阳春哨、新兴哨、德庆哨、伏峒哨、南乡哨、信宜哨、茂名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实行铁壁合围。

至万历五年(1577年)三月,经过4个多月的进剿,朝廷官兵破罗旁山瑶民山寨564个,捕杀16100余人,招降23151人,其余瑶民纷纷逃离或者遁入深山。

《明史·凌云翼传》云:朝廷官兵4个月的进剿行动,狼烟四起,暴戾恣睢,惨不忍睹,连广西“岑溪六十三山、七山、那留、连城诸处邻境瑶、僮皆惧。”

平定罗旁山瑶民的起事-后,朝廷将泷水县升格为直隶州,下辖新设置的东安、西宁两县,直隶广东布政使司,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次设立直隶州。取“罗旁瑶乱已平定”之意,州名“罗定”。

史载,万历四年(1576年),两广总督凌云翼调整旗军哨(水哨)、游哨驻防地段:自新村(今德庆县悦城)至龟顶山白沙一线,由惠州卫调来的右游哨负责;由白沙至羚羊峡西口,由潮州卫调来的左游哨负责;羚羊峡一线,则由旗军哨负责。

万历五年(1577年),两广总督凌云翼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批准罗旁山瑶民进山伐木贩运至肇庆,在端州城西7里的江岸处设立黄江税厂检验且交纳税金,并撤销泷水口税卡。

两广总督凌云翼因平定起事的瑶民有功,“加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赐飞鱼服。”(《明史·凌云翼传》)

《明史·凌云翼传》云:万历六年(1578年)夏,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凌云翼“与巡抚吴文华讨平河池、咘咳、北三诸瑶,又捕斩广东大庙诸山贼。岭表悉定。召为南京工部尚书,就改兵部,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扬。”

万历七年(1579年),已经升任为兵部尚书的凌云翼,自以为立下了盖世奇功,想要留名千古,特请当时的著名书法家黎民表题写“华表石”三个字,命人镌刻在华表石南面的峭壁上,并题款4行共127个字以纪功。

“华表石”三个大字,楷书,阴刻,每字高4.20米、宽3.30米,字距为0.70米。题款为小字,楷书,阴刻,每字高0.24米、宽0.21米,内容为“钦差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道带管盐法,兼巡抚广东地方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今升南京兵部尚书太仓凌云翼;钦差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道带管盐法,兼巡抚广东地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临武刘尧诲;巡按广东监察御史,内江龚懋贤;巡按广东监察御史,当涂梅淳。万历七年已卯季冬吉日题。”

华表石石刻乃当时岭南最大的摩崖石刻,对研究当时瑶民的起事-和失败后-迁徙他乡的历史,都有一定的价值。2002年7月,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凌云翼“加太子少保。召为戎政尚书,以病归。家居骄纵,给事、御史连章劾之。诏夺官,后卒。”[
  凌云翼相关


下一名人:杨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