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日·杜辛斯基,男,波兰国籍,生物学家。1949年3月生于波兰。1971年毕业于华沙大学,1975年获得波兰Nencki生物研究所博士学位,1983年取得波兰Nencki生物研究所科学博士特许任教资格,1993年被波兰共和国总统授予教授称号,2007年当选波兰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杜辛斯基教授从1990年起担任波兰科学院Nencki研究所生物能量实验室主任,2008年至2009年曾担任波兰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副部长,负责科学事务及欧洲合作工作,2010年至2014年担任波兰科学院生物和农业科学分部部长,2015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院长。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杜辛斯基教授是生物化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生物能量学、线粒体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衰老。
杜辛斯基教授在生物能量学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通过实验展示了活细胞中底物通道和特有的胞内微隔间,对于细胞代谢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细胞的氧化磷酸化系统调控方面,杜辛斯基教授第一个通过实验测量出完整细胞内氧化磷酸化调控重要元素,对氧化磷酸化系统中调控因子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杜辛斯基教授还发明了一种能够测量线粒体基质中质子动力和腺嘌呤核苷酸能量容量的原创技术,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系统中主要元素的能量容量进行定量,是生物能源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
钙离子在细胞内的浓度对于细胞的各项生理过程是一个很重要的调控因子,杜辛斯基教授发现了容积性钙进入哺乳动物细胞的pH敏感性,在细胞病理学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他还发现了PML蛋白调节线粒体和内质网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影响细胞内钙离子代谢,这是解释细胞内钙离子水平调控的分子机制的重要发现。杜辛斯基教授还建立并描述了分离亚细胞的方法,反映出细胞器与细胞质膜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很高的认可和广泛的引用。
波兰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有着三十多年的合作历程,是中科院在东欧地区的重要合作单位之一。通过两院间的协议,每年定期支持30人/周的科学互访。两国政府间项目也是重要的合作渠道,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恒星联合观测、动植物分类与进化、半导体材料、晶体材料等。同时,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科技合作问题,波科院始终表态积极。杜辛斯基院长于2016年11月7日至8日亲自出席中科院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家科学组织国际科学论坛,并积极响应相关倡议。
同年(公元1949年)出生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