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江门市 > 恩平人物

芳艳芬


芳艳芬原名周东仕,又名梁燕芳,1922年出生于恩平县东成南坑珑村的一个农家。3岁时,她的父亲周瑞强因家境困难,把她送给邻乡歇马村梁簪姑抚养。梁簪姑是清代咸丰进士、台(湾)澎(湖)兵备道兼提督学政梁元桂之孙女。她承祖父余荫、丰衣足食。簪姑喜爱束仕聪明活泼,以亲生女儿相待,把周束仕易名梁燕芳。

1925年,燕芳到梁家不久,便随养母迁居广州。簪姑是个戏迷,爱看粤剧,每次必携同燕芳观看。小燕芳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居然哼出几句粤曲来。她爱唱爱跳,有时肩挑着一对屐,蹦蹦跳跳;有时端坐在留声机旁,摹仿着唱片的曲牌学唱。她的舞姿优美,声音甜润。适邻家王九,对粤剧艺术颇有造诣。王九也欣赏燕芳的精灵,而接受簪姑的邀请,愿为燕芳的开山师傅。

王九根据粤剧的特点,悉心教她学走圆台,踏碎步,练声带,学唱腔,从粗到细,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燕芳认真学习,细心揣摩,很快就学到粤剧艺术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粤剧的技艺不断提高,不久,九叔便推荐她到戏班工作。燕芳开始走上粤剧艺坛,由音乐家易剑泉替她取名。芳艳芬”。

芳艳芬10岁进人著名的国声剧院,11岁便与红线女进入-胜寿年粤剧团。”当时,曾被誉为一对活泼美丽的“小宫灯”。此后,她随名伶卫少芳、马师曾等边学边演。自参加了名伶众多的大班后,使她有了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技艺有更长足的进步。

一次冲天凤韦剑芳、红衣女苏文侠等组班往港演出,她任第三花旦。上演第四晚,正印韦剑芳失场,恐影响观众情绪,临时由芳艳芬代演。一出场,大受观众赞赏。不久之后,罗家权组织周丰年班下乡演出,用芳艳芬为正印花旦,自此名气更大,誉为声甜靓女。

抗战胜利后,白玉堂组班,正式请芳艳芬担当正印台柱,从此奠定了她的艺术地位。

此后她在广州与白玉堂、何非凡、新马师曾等合作,尤以大龙凤剧团与新马师曾、冯镜华、绿衣郎等同台演出,成为粤剧界中的名旦。她先后演出了《断肠人对断肠碑》、《多情孟丽君》、《宝玉哭晴雯》、《桃花扇》、《夜祭雷峰塔》、《陈世美不认妻》等粤剧传统剧目。由于精英云集,所以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尤以演《夜祭雷峰塔》唱祭塔一曲,她的。反线二黄腔”,更脍炙人口,而开始形成了。芳腔”唱腔流派。“芳腔。是以鼻颚发声,腔调圆滑淡雅。尤其由高音下行至低音区时,更令听众为之入迷,听后余音袅袅,如珍珠落盘,-泻地。

芳艳芬以演悲剧称著。在《陈世美不认妻》剧中,她饰秦香莲。剧中秦香莲不避艰难险阻,万里寻夫夫不认,翻脸如作陌路人。芳艳芬演时如身历其境,以其真挚之情,全神投入,情到之处悲悲切切,声泪俱下,赢得观众一掬同情之泪。《多情孟丽君》一剧,她反串孟丽君女扮男装,更觉妩媚动人,天香馆夜宿一场,有新颖的演出。故此,她演的缒浚叛莶凰ィ虺恰?P class="text1"> 1949年秋,芳艳芬赴香港,与陈锦棠、罗家权、陆云飞、冯镜华等组。艳海棠。班。旋又与香港名伶任剑辉、新马师曾、麦炳荣等组“艳阳天”班。她又反串男角,担任文武生,在香港、澳门巡回演出。其中《火网梵宫十四年》一剧的演艺,深获观众好评。当时,在香港与马师曾、红丝女、梁醒波等名伶组成的。真善美。班并驾齐驱。

1952年,芳艳芬自组戏班,独树一帜,风靡一时。随后,她率团赴南洋作巡回演出。1953年,她从南洋归来,曾在香港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宴请粤剧界、电影界、制片界等大批文艺界知名人士,真是盛况空前。

50年代,随着电影业的发展,粤剧艺术也搬上银幕。为适应观众的需求,芳艳芬接受香港电影公司的邀请,担任第一女主角。她曾与名伶林家声、新马师曾、罗剑郎、任剑辉、何非凡、邓碧云等拍演粤剧戏曲艺术影片150多部。从而使她在粤剧艺术上登上一个新的高峰。香港有一戏迷,曾精心设计,并制作一对嵌有芳艳芬微型玉照的耳环,送给芳艳芬留念,以示对她的敬意。芳艳芬每见到耳环,就回想到千万的粤剧观众对她的拥戴而激动不已。芳艳芬主演的粤剧艺术戏曲片,也大受观众欢迎,时隔40年后的今天,香港无线电视台和亚洲电视台,都经常播放她的《一枝红杏露凝香》、《侯门一人深如海》、《文姬归汉》等唱片和录音带。

1953年,芳艳芬30周岁刚过,就被广大观众推崇为粤剧“花旦王”。

1959年,芳艳芬在粤剧界最红的时候,结识了名医杨景煌,后来结为夫妇。婚前,曾在香港利舞台作告别演出,以谢戏迷。为了履行与多家制片公司签订的合约,她日夜演出,除了吃饭和必要睡眠外,一刻没有停止过。她这种热爱粤剧事业的精神和责任感,深得制片厂和摄影师们的称赞。

芳艳芬与杨医生结婚后,便息影艺坛。1984年初,她与香港知名人士、粤剧爱好者曾超群女士组织“群芳慈善基金会”,共襄善举。同年夏,群芳慈善基金会辟了个“群芳艺苑”。“艺苑”设有录音室、音乐室,她俩不时邀集同行好友,研习粤剧艺术,并灌录唱片义卖,收入全作慈善经费。

1987年10月6日,芳艳芬重登舞台,在香港利舞台举行慈善演唱会。此次筹得善款1260万港元,其中有8位巨贾,各掏.出100万港元购买名誉入场券,进场观赏。这次所筹善款,分别赠与港岛10个慈善机构,每个慈善机构获得120多万港元,使孤、老、病残者,均沾其益。1988年,她又把款筹赠给“群芳慈善基金会”,资助东华三院属下的南山村特殊学校和一所能容200人的“耆康会群芳念慈护理安老会。的兴建,以及将军澳医院的善终服务等。

1990年,芳艳芬将她历年积景的首本曲目,精心灌录6张一套的激光唱片——《芳腔新唱》。她在出版“序言”中说:“本人希望将粤曲传统之精华及韵味保存……使其更臻完美。”《芳腔新唱》是一项艺术建设工程,也是芳腔的空前蕾萃,颇受港澳粤剧界和粤剧爱好者的重视。

1991年,我国华东地区遭受特大洪水灾害,香港同胞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救灾活动。影艺界为此而举行了“忘我大汇演”,藉以筹款救灾。芳艳芬刚从美国返港,即参与在快活谷马场举行的大汇演。她与萧芳芳、钟楚红三代红伶影星组成小组,合唱了“滔滔千里心”一曲,深受港人欢迎。她还把近年来精心绘画的“富贵蝶来”画幅,以及近年为慈善筹款而制作的卡式录音带2000盒,献与大会,当场拍卖。“富贵蝶来”画幅,定出底价10万元。画幅及录音带所卖的款项,全拨给华东灾区救灾使用。

芳艳芬为表达她对粤剧事业与粤剧老艺人的生活福利的关心,她捐赠了近年精制的《芳腔新唱》录音带两万盒(值港币100万元)给广州的粤剧团体和粤剧老艺人。这些录音带,是她1987年精心灌录的,里面录有《洛水恨》、《王宝钏》、《董小宛》、《红绫记》(与曾超群对唱)等8首芳腔名曲。1991年12月,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广州市文化局艺术委员会为感谢芳艳芬对粤剧事业和粤剧老艺人生活的关心和支持,特邀请她和曾超群女士在广州市友谊剧院举行。芳艳芬艺术欣赏会。”《南方日报》于u月30日以“羊城扬‘芳腔’”为题,发表了署名文章。《羊城晚报》也于12月6日介绍了“芳艳芬与僻芳艺苑”。

在艺术欣赏会上,广东省副省长李兰芳致欢迎词,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浚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立观看了演出。会上,她与红线女在台上话旧,与省港著名粤剧演员同台演出,堪称省港粤剧界的一大盛事。12月9日,《南方日报》第一版以。芳艳芬艺术倾倒羊城观众。为题,报导此盛事,并刊出了芳艳芬和红线女在台上话旧的全身照片。《羊城晚报》也发表了记者黄慧萍的专访文章:《粤剧表演艺术家芳艳芬,停不了地追求真善美》。芳艳芬此次在穗举行的艺术欣赏会,恩平县有关部门闻讯,还特为她送上了大花篮。芳艳芬昔日以声色俱佳而称著艺坛,今天,又以热衷于慈善事业而为人赞誉。-

芳艳芬婚后,共育有两男两女,均学有所成。她虽离开家乡数十年,然爱乡之情甚切,近年她出资修建了祖屋,又资助其亲人建新居。



  同年(公元1922年)出生的名人:
尹文英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
徐叙瑢 中国科学院院士 山东省临沂市
余国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

下一名人:方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