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江西省 > 抚州市 > 宜黄人物

吴式枢


[公元1923年-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式枢,理论物理学家。江西宜黄人。1923年5月27日生于北京。1944年于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留学美国,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生院,195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当时他的父母在台湾,弟弟在美国;但他不顾导师挽留和亲人的劝阻,响应周恩来总理对海外科学家的号召,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由于学术成就突出,年仅28岁的吴式枢博士被教育部批准为大连工学院教授,是当时国内最年轻有为的教授之一。1952年起投入创建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的事业之中,1958年又亲手创建了理论物理专业。1955年至1957年任系副主任,1957年至1984年任系主任,1984年后任名誉系主任。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呕心沥血,为吉林大学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吴式枢教授多年来对原子核理论,特别是核多体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硕果累累。他最早将壳模型理论用于处理μ介子和光核效应,取得了被学术界同行称为“吴模型”的研究成果。

二十世纪60年代他应用格林函数方法导出了高阶无规位相近似(HRPA)久期方程,并进行了费曼(Feynman)图解分析;还提出了“推广的组态混合法”,并给出了求解实际问题的途径;这项研究成果1966年在北京国际科学讨论会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70年代提出格林函数的非线性积分方程理论,指出并论证了非线性积分方程在格林函数理论中的应用及其物理含义。1981年在北京核物理讲习班上,可以应用吴式枢教授提出的非线性积分方程理论解决 “关于π凝聚问题”的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他当即被邀请去联邦德国讲学与工作,并作为著名外国学者在联邦德国报刊上做了专门介绍,同时他还提出了核内介子自由度的理论。

大庆油田在测井中遇到了水淹油储层无法判断的难题, 1971年吴式枢教授组织并带领一个课题组开展研究,提出了通过测量高频电磁波相位差确定地层介电常数的解决方案,为大庆油田研制相位介电测井仪提供了物理依据和设计基础。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他亲自参加并组织了轻核中子反应核数据评价的理论计算工作, 为我国核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与了《1978~1985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该规划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些年来吴式枢教授开展了核内介子自由度与量子强子动力学重整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和计算方法。

作为组织委员会主席之一, 他先后3次在长春组织了有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学者前来参加的关于“核多体问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推动了核多体理论的研究。

主要学术专著有:《非线性积分方程与格林函数方法》、《原子核单粒位阱理论》、《相对论哈吹-福克(Hartree-Fock)近似和自洽效应》、《等效相互作用理论及顶角算符的封闭表示式》、《多重散射理论与格林函数方法》、《Meson degree of freedom in Nuclei and the renormalization theory》等。

吴式枢教授爱国敬业,淡泊包容,学识渊博,为人谦逊,功成不居,垂范后世;他讲课思路清晰、鞭辟入里,富有启发性;建系初期他承担的教学任务之繁重名列全校之首;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辛勤耕耘,春风化雨;志励秋霜,玉洁冰清,是一位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教育家、科学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门墙桃李,众多弟子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国家栋梁之材;他的学生已有5人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物理学科的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正是在吴式枢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培育下形成的。

他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励,科技部与教育部联合授予 “全国高等学校先进工作者”,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教委授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牌匾,以表彰他的人格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卓著贡献。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五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吉林省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被中国物理学会选为中国资深的杰出物理学家之一。

吴式枢先生是中国人民的忠实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58年前,吴式枢博士怀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回到满目疮痍的新中国,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鞠躬尽瘁。

海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吉林大学教授、物理学科创始人之一吴式枢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2月27日9时48分在长春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同年(公元1923年)出生的名人:
吴全德 (19232005)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台州黄岩
夏培肃 (19232014) 中国科学院院士 重庆市江津区
沈天慧 (19232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杭州滨江区
赵仁恺 (1923201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省湖州
周维善 (1923201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绍兴


  同年(公元2009年)去世的名人:
吴传钧 (19182009)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苏州
汪家鼎 (19192009) 中国科学院院士 重庆市城口县
杨遵仪 (19082009)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揭阳市
钱学森 (19112009) “两弹一星”功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浙江省杭州临安
钱令希 (19162009)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无锡
娄成后 (19322009)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天津市北辰区

下一名人:吴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