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昌(1934.5-)
北京市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4年5月生于北京,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专业,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格勒诺布尔磁学实验室和美国密苏里—罗拉大学材料研究中心进行研究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固体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杨应昌主要从事物质磁性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主要包括:
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研究了具有石榴石、尖晶石和磁铅石等不同晶体结构铁氧体的磁性及其在旋磁、软磁和永磁等方面的应用。
二.20世纪70年代,正值稀土—钴永磁合金处于研究0时,结合我国资源特点,重点研究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开发代钴代镍的磁性材料,领导其科研集体倡议开展稀土—铁为基的金属间化合物研究,于1980年在国际上首次合成了具有ThMn12型结构的富铁的新相,简称1:12相,并通过中子衍射研究阐明了该相的结构特点、形成条件及可能具有的优良磁学性能,成为国际上这一研究方向的开拓者,引起磁学界广泛重视。1:12相因其丰富的物理特性和应用前景,现在已经成为稀土合金中的一个重要系列。
三.在钕铁硼Nd2 Fe14B结构中,铁有6种不等价的晶位,他以代换效应为手段,利用中子衍射、穆斯保尔效应和高、低温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晶位铁原子的磁性。在此基础上,于1985年在国际上最先研制成功具有高磁能积的多元Nd2(Fe, Al, Co)14B型磁体,可同时提高磁体的矫顽力和居里温度,扩展了磁体的温度应用范围,该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
四.1990年发现了在1:12型合金中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基于研究在稀土—铁合金中宏观磁性与微观结构的联系所形成的思想,首次把氮原子加入到R(Fe, M)12合金的结构中,而形成了相应的氮化物R(Fe, M)12Nx。发现非磁性的氮原子却可以全面地、大幅度地提高合金的磁性。在氮化物中,居里温度可升高200K,铁的原子磁矩可增加10%-20%,并导致镨,钕,铽,镝,钬等稀土离子产生强易轴磁晶各向异性。根据氮化效应,在国内外首次制备出钕和镨的氮化物,简称钕铁氮。它们的内禀磁性完全可与当今被誉为永磁之王的钕铁硼N2Fe14B媲美,立即成为国际磁学界开发稀土永磁材料的一个新系列。同时,他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合作,在国际上最早利用中子衍射手段测定了多种类型的氮化物的晶体结构和磁结构,发现氮原子都是占据特定的间隙晶位,从而明确了氮化效应起源于间隙原子效应。并根据所测定的晶体结构,计算了间隙氮原子在相应的稀土—铁合金中所导致的晶场作用和电子结构的变化,从理论上阐明了间隙原子效应的起源。近年来,他的研究组研究了钕铁氮的技术磁化过程,成功地测定了氮化物的磁畴结构及其相关的结构参数,在研究氮化物的反磁化机制的基础上,开发出制备高性能氮化物磁粉的生产工艺,为把这一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技术保障。
此外,杨应昌在固体物理的相关领域内还进行了其他工作,如研究了高温超导体的超导性、磁性及其与晶体结构的联系,测定了MnAIC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磁性结构等。
共发表论文160余篇,SCI他人引用超过800次,取得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曾获1991年和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年和1993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萍科学奖,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04年何梁何利奖。
主要参考文献:
1. 何梁何利奖 2004年,科学出版社,2004年;
2. 在海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海淀区政协,中国科学院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