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河南省 > 南阳市 > 宛城区人物

董作宾


[公元1895年-1963年,甲骨四堂]

董作宾

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又作雁堂,号平庐,男,汉族,温县林肇乡董杨门村人。他29岁前,从未放弃学业,自1923年起,曾以旁听生资格就读于北京大学。1925~1927年,先后在福建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28~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任通信员、员、研究员及代理所长等职。1947~1948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大陆解放后,移居台湾和香港,长期担任台湾大学历史语言所所长、教授。其间曾于1956~1958年任香港大学、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和珠海书院研究员或教授。他一生主要从事甲骨文考古与研究。世所公认,他是全国甲骨学中少有的几个大师级学者之一。在中国学术界,曾有"甲骨四堂"之说。四堂者,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鼎堂郭沫若、彦堂董作宾也。

董作宾早年随父流寓南阳,父经商,家境清寒。他6岁入塾,12岁结婚;于求学之余,曾以印衣袖、刻印章、写春联等劳作,弥补家庭收入之不足。29岁前,虽然未放弃学业,但也未能潜心研读,大半是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学业的。他曾先后就读于南阳的元宗小学、县师范讲习所、开封的河南育才馆。在开封学"商简"时,始知有甲骨文。1923年,经人介绍到北京大学抄写讲义。因工作勤奋,为冯友兰、徐旭生、顾颉刚等教授所器重,特许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并开始了甲骨文的学习研究。

改变董作宾学术及生活道路的是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傅斯年。他是于1927年在广州中山大学任副教授时,结识傅斯年的。1928年4月,傅斯年负责筹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时,写信给因母病回南阳中学任国文教员的董作宾,聘他为通信员,安排其负责调查洛阳石经及安阳殷墟甲骨出土的情形。董作宾欣然受命,遂于1928年夏至安阳小屯,认真进行了实地考察工作。

小屯村的龟甲兽骨是19世纪农民耕田时发现的,当时的药材商把它当做"龙骨"廉价收买。直到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研究方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由于古董商、药材商多年在小屯村掠夺性地挖掘、抢购,使殷墟的古文物遭到严重破坏。董作宾目睹此状,深感痛心。于是,他撰写了有关调查报告,详细述及了考察见闻,并提出了新的发掘计划,呈交傅斯年。

这个报告,很快得到傅斯年的重视。1928年秋,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董作宾被聘为员,主持小屯遗址的试掘工作。试掘工作从10月13日开始,到31日结束,收获颇丰。他又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撰写了试掘报告,摹写了出土的甲骨文字,并就许多文字的考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一报告为殷墟进一步发掘,提供了切实的依据。从此,董作宾的名字便与殷墟考古和甲骨文字的研究连在了一起。

考古发掘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尤其是在屡遭毁坏的历史废墟上发掘,就更要有敬业与献身精神,更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董作宾正是以这种精神和态度,以对事业的无限热忱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进行考古工作。从1928年10月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董作宾主持或协助李济博士主持史语所考古组,先后对殷墟共进行15次发掘,获得了大量的有字的甲骨和无字的器物,其中最重要的是1929年12月12日发掘的"大龟四版"。这个发现,轰动了中国学术界。李济说:"'大龟四版'的发现,为现代中国考古学建置了一块稳定的基石。"远在日本郭沫若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写信给史语所,索要拓片,董作宾满足了他的要求。这些拓片,对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对充实他的《卜辞通纂》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他在《卜辞通纂·序》中说:"大抵卜辞研究自罗、王而外,以董氏所获为多,董氏之贡献在于与李济博士同辟出殷墟发掘的新纪元。"后来,董作宾将其发掘的甲骨文,凡13047片,著录于《殷墟文字甲编》(1948)和《殷墟文字乙编》(1948~1953)之中。

董作宾对甲骨文研究的贡献,不仅表现在发掘整理上,尤表现在解读与刻法的研究上。

甲骨学界到今还流传着董作宾研究"卜"字形、声、义的趣谈。甲骨文中时常有倒竖各异的"卜"字,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个符号究竟代表什么?当时尚无确切的解释。为求其解,董作宾颇费一番心思。那时他住在北海静心斋,面对拓片苦苦思索。后来,他到药店买了甲骨,依照古人在上面钻刻,然后点燃香火凑在钻凿之处灼烤,灼烤到一定程度,龟甲上发出与"卜"音相近之声;他翻过龟甲,发现灼烤炸出之像,便成"卜"形。他对照甲骨拓片反复比较,得知这种"卜"兆之象,便是"卜"字的原始字形。早期"卜"字,中间总是一直竖,但旁边的一点可在左在右,可向上向下,视钻灼的部位而定。中间一直固定不变,是因为钻凿时,中间的刻槽最深,被火一灼,最薄的地方先炸裂。就是这样,他对"卜"字的形、声、义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一字破释,揭开了甲骨文研究中不少难解之谜。

对甲骨文的契刻研究,他同样下过一番独特的功夫。为此,他曾特意在安阳结识一个以刻假甲骨文为业的雕刻家,从中学到许多辨别真伪甲骨文的知识,同时进行了另一种极有价值的实验。他曾多次用放大镜仔细审视刻字交叉的地方,又对照放大20倍照片仔细观察,他发现刻契甲骨文有固定的习惯,有的先刻直画,再刻横画,有的则先刻横画,再刻直画。刻直时完全刻直,刻横时完全刻横,从不象写字那样交叉进行。对比不同实物与拓片,细心研究刻辞笔画的先后次序,他发现刻辞的习惯因时代不同而异。这一发现,对考证刻辞的年代大有裨益,进而对考察不同年代的社会文化亦大有裨益。

董作宾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于1931年撰写了《大龟四版的考释》,继而于1933年又撰写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在《大龟四版的考释》中,他提出了"贞人说",认为由"贞人"可以推断出甲骨文的时代;而《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则将《大龟四版的考释》中八项断代标准,进一步确定为: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十项标准。并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划分为:武丁(及其以前的盘庚小辛小乙),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5个时期。从而使甲骨文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殷历谱》是董作宾长期苦心经营的另一部甲骨学力作。从1930年开始,董作宾即注意到甲骨文中对日、旬、月、年的记录,尔后不断汇集有关资料,细心整理,到1935年方理出头绪。深入研究则是在战乱流离中进行的。抗日战争开始后,董作宾即随史语所先后流寓于长沙、桂林、昆明等地。1940年日寇-滇缅公路,云南告急,史语所又迁至四川李庄板栗坳。大迁移,让人疲惫不堪,心神难定,再加上生活清苦,不少人已另谋生计,留下来的人亦难把精力集中到学术研究上。但董作宾不管迁到哪里,只要能放下书桌,就立即投入工作。在昆明,史语所设在龙泉响应寺,考古组在寺内的龙头书坞安置下来,面积狭小,走廊作室,研究与住宿同屋,人员与标本共栖,他没有停止工作。在李庄,生活尤为艰难,当时董作宾家庭人口多,薪水少,时有断炊之虑,但他仍未放弃对殷历的研究。

《殷历谱》虽系历谱,却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为求精确,董作宾曾向有关学者请教,发奋攻读天文历法方面的书籍。书的内容涉及大量数字,仅推算一项,足以令常人望而生叹。有段时间,他曾陷在数字堆里,或笔算,或珠算,整日忙个不停。有人戏说:"历史语言研究所变成数学研究所了。"

《殷历谱》于1943年着手写作,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最艰苦阶段,物质条件极为匮乏。他白天处理日常公务,晚上点起桐油灯写作至深宵。他的写作不同一般方式,而是用自研的石印油墨一字一字地写在石印原纸上来印制,每日写印一页或两页。直到1945年4月,全书才写印而成,历时一年又4个月。该书分上下两编14卷,把殷代的历谱做了全面整理。以当时的资料和研究环境来说,编写此书实在是一项艰巨浩繁的工作。

《殷历谱》出版后,当时国民党政府为其颁发了嘉勉令,许多著名学者纷纷致函道贺。傅斯年说:"《殷历谱》使中国历史向上增益300年",李济博士称《殷历谱》是:"一部划时代的大贡献","为甲骨学开拓了一个新天地","是学术界一件伟大的创举"。

董作宾一生的学术论文约200余篇,内容除甲骨学外,还涉及商代历史的诸多方面。20世纪60年代,世界书局和艺术印书馆出版有《董作宾学术论著》和《平庐文存》;70年代,艺文印书馆又出版有《董作宾先生全集》分甲、乙编,凡12册。

此外,董作宾还是著名的甲骨文书法家。至今,许多海内外学者无不以珍藏他的手迹为荣。

董作宾先生于1963年11月23日卒于台北市。一个多月后在印度举行的第26届东方学会年会上,德国汉学家福安柯(franke)提议,为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董作宾默哀一分钟。这一提议得到与会学者的一致响应。于是,会场气氛庄严肃穆,人们以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闻名世界的甲骨学大师。


  董作宾相关

  同年(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3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张仁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