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山东省 > 烟台市 > 牟平区人物

于子三


[公元1924年-1947年]

于子三

于子三,原名泽西。1925年1月21日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渤海边的一个村子里。父亲是一位爱国的小学教师。在父亲的引导下,他看的第一部小说便是《说岳全传》,他崇敬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大举南侵,于子三家乡沦陷。日军的暴行、汉奸的无耻,以及奴化教育的摧残,深深地刺痛了于子三的民族尊严。面对着咆哮的大海,于子三也从心底里发出呐喊:我宁死不做-奴。1942年冬,他瞒着父母,离别家乡,与几个同学一起冒着危险,偷偷穿越日军的-线,到达安徽阜阳,在这里他完成了高中学业。1944年夏,他满怀抗日救亡的抱负奔赴向往已久的当时所谓的“抗战心脏”——重庆。但是,现实粉碎了他的梦想,在这里呼吸不到抗战的气息。他在街头彷徨。在失望中,他得到浙江大学一个同学的帮助。秋天,他考进了当时迁移到贵州的浙江大学农学院。浙大,是一个科学与民主空气很浓厚的地方。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共产党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和其他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的启蒙。

可是,他进浙大没几个月,就无法平静地埋头读书了。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大溃退,如今贵州城也到处是国民党溃军。浙大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团到前方激励国民党士兵英勇抗日。于子三满腔热忱地参加了这一活动。但是,战地服务团却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和百般阻挠。于子三在给一个同学的信中写道:“我们凭着爱国热情,想为可爱的祖国作一点微小的工作,但是他们监视着我们,说我们是共产党,这是多么使人伤心和卑鄙可耻的事情啊!”于子三对国民党的失望日渐加深。1945年2月,于子三随战地服务团回到了浙大,继续他的学业。他勤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人们沉浸在胜利的欢呼声中。但蒋介石国民党积极酝酿部署内战的阴谋,人们和平建国的愿望即将变成泡影。人们为和平民主奋起抗争,国民党反动派却制造重庆较场口事件、昆明一二一惨案、暗杀李公朴闻一多教授等一系列血案。血的洗礼,于子三对国民党政府的幻想彻底破灭了。同时,他也深切地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在这中国的两个命运决战的时刻,他明白了自己应走哪条路。他加入了农学院的进步社团——新潮社。1946年秋,于子三随着浙大的回迁来到杭州继续学业。在这里,他积极地投入-,并在斗争中锻炼成长。

1946年底到1947年初,由于美军0北京大学女学生沈崇,在整个国民党统治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美军暴行”运动。于子三积极参加了-、--,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打内战。因此,特务分子把于子三的名字列入黑名单。但于子三没有退缩,他说:“我们是不会被吓倒的,-也不会因此而停止前进。”经受“ 美军暴行”运动的考验,于子三赢得中共地下党组织和浙大同学的信任,5月中旬被推选为公开的 领袖——浙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委员会主席。

1947年5月,中共中央上海局决定在全国青年学生中掀起一个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要求在国民党统治的首府南京发动一个较大的运动以影响全国。于子三积极响应党的号召。5月18日,在于子三的主持下,浙大在理学院广场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大会决定浙大开展反饥饿、抢救教育危机的斗争,并且选出八名代表赴南京-。19日,浙大全体同学列队到火车站为-代表送行。20日,汇集在南京的京、沪、杭、苏的-代表联合南京大中学校学生5000多人向国民政府--,遭到反动-的武装镇压,50多人受伤,40多人失踪,酿成五二○惨案。

五二○惨案发生后,浙大学生自治会连夜召开代表大会,决定联合杭州各校--, 国民党的暴行,进行反饥饿、反破孩、反内战宣传,并决定浙大学生即日起进行无限期-。

五二○惨案发生后,全国 筹委会规定6月2日为全国反内战日,号召各地各校的学生在这一天以行动反对内战。6月2日这一天,浙大决定组织600个同学进行街头宣传。届时,党的地下组织发现杭州-已采取措施准备进行-,就指示于子三等 骨干出面劝说同学延期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但校内的反动分子却利用同学的热情,以“左”的面貌出现,煽动同学按时出动宣传。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于子三坚定地执行党的指示,张开双臂阻拦队伍,同时耐心地进行劝说,一直从上午劝说到下午。敌人以为学生当天不上街-而撤回了准备进行镇压的部署。这时,于子三又在党的指示下,突然行动,亲自带领同学上街宣传,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揭露国民党镇压人民-的暴行。事毕,他又迅速地把同学全部安全地带回学校。国民党特务一直监视他的行动,扬言“学生自治会主席是共产党,要杀头。”

于子三并没有被特务的恐吓所吓倒,他进一步靠拢党组织。1947年9月他参加了共产党地下组织直接领导的秘密政治团体“新民主主义青年社”(简称YF),成为青年社浙大农学院分社的负责人。当时,党组织也准备接收于子三入党,安排他承担浙江区 与全国 联系的重任。

五月-之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全国的-一度转入低潮。10月,于子三积极筹备浙大学生自治会第一届的普选,以推进-的发展。于子三这个公开的 领袖,成为特务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浙江的特务组织对于子三进行跟踪监视,企图伺机暗中杀害。

10月25日晚,于子三和同学郦伯瑾去参加农经系毕业生汪敬羞的婚礼。因时间已晚,当夜留宿校友陈建新、黄世民租住的杭州延龄路(今延安路)大同旅馆。26日凌晨2时,中统特务前往大同旅馆以检查旅客为名,把于子三、郦伯瑾、陈建新、黄世民等四人非法秘密逮捕。当天就把于子三等人转移到杭州大方伯大方旅馆,派特务看守,秘密-。这就是一○二六事件。

于子三等人失踪的消息传出后,激起浙大学生的愤怒。浙大学生自治会代表与浙大当局联系,要求查明于子三等四位同学的下落,得到校长竺可桢的支持。在浙大师生及社会舆论的压力下,特务头子俞嘉庸与浙江省保安司令竺鸣涛密商,把于子三转移到浙江省保安司令部看守所,收押-。其他三位同学则转移到浙江高等法院看守所-。

浙大师生得知四位同学被捕的消息,积极进行营救,向国民党当局强烈 ,提出立即释放被捕同学,并派代表到监狱探望和慰问被捕4位同学。学校当局多次向有关方面要求依法于24小时内移送法院。

中统特务俞嘉庸认为这一案件十分重大,从于子三这里打开缺口,可以破获中共的地下党组织和全国 组织。他做起了邀功请赏,飞黄腾达的白日梦。于是,他们加紧对于子三进行威逼利诱和各种刑讯,企图获取他们想要的“情报”。于子三坚贞不屈,没有透-滴情况。特务俞嘉庸痴心不死,又与浙江省保安司令部“策反组”组长、特务周心万密谋策划,企图软化于子三。再次遭到于子三的严厉拒绝和痛斥。

特务软硬兼施,一无所获,而浙大学生的 斗争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务恼羞成怒,密谋杀害于子三,借此恫吓学生,平息-。

在特务的精心策划下,10月29日下午6时,于子三被秘密杀害于浙江省保安司令部看守所内。反动当局捏造事实——于子三在狱中,打碎窗上的玻璃,用一块三角形玻璃利用身体压力,戳断喉部,畏罪 。

谎言,掩盖不了暗杀的-;死,恫吓不了学生的正义斗争。一人倒下,千万人站起来了。浙大学生一致发出呼喊——“血,血,踏着于烈士的血上去!”于子三的被杀,吹起了-再度高涨的号角。10月30日上午9时,浙大师生2000人在民主广场举行控诉大会,决定-三天, 国民党当局逮捕-,并派宣传队到杭州各校进行申诉。同时决定将民主广场改称“子三广场”,学生自治会的图书馆改称“子三图书馆”。下午三时许,浙大师生1300多人,以于子三巨幅遗像和“冤沉何处”的白布大 为前导,集队去国民党浙江高等法院,经交涉后派代表20余人到小车桥监狱探望被囚三名同学;其他同学到上仓桥浙江保安司令部,几经交涉后,全体学生分批瞻仰了于子三烈士遗容。

于子三被害后,在中共杭州地下党的领导下,浙大和杭州市各大中学校的学生开展了大规模的“反破孩、争自由、求生存”的斗争。斗争迅速发展到北平、上海等20多个大城市。15万大中学生纷纷举行-、-和--,有些地区,教师也罢教,支持-。11月11日全国 为于子三惨案发表《为 政府摧残学生,争取-保障告全国同学同胞书》。接着,国际 也来电声援,并派代表来浙大慰问。香港、南洋等地学生捐款支援。“-的高涨,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动的高涨。”于子三运动,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

浙大学生自治会通过学校当局与国民党政府交涉,决定1948年1月4日为于子三出殡,并在《东南日报》与《大公报》上刊登了讣告。正当学生自治会一切准备妥当的时候,反动政府突然背弃诺言,并试图以暴力阻止埋葬于子三。

1月4日,浙大学生自治会不顾反动政府的百般阻挠,在校内如期举行“安葬于子三同学暨浙大学生自治会-保障委员会成立大会”。国民党特务和打手200多人冲进会场寻衅,殴打学生,打伤学生26人,造成一四惨案。血腥暴行更激起师生的愤怒与反抗,学生奋起自卫还击,逮住打手11人。于子三出殡遭到敌人破坏之后,同学们一致愤怒地要求在校内建立于子三衣冠(冢)。于是,在校内求是桥侧于子三亲自开辟纪念五四的平台上,同学们亲手掬土建立起于子三衣冠(冢)。

于子三被难,在国统区掀起了大规模的反破孩运动的新0,历时4个多月。广大青年深受教育,放弃了走中间道路的幻想,他们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走,彻底摧毁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才是中国青年的惟一出路。中共杭州地下党组织认为,于子三运动已取得基本胜利,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可以适时安葬于子三。

1948年3月14日,浙大学生代表300余人,分乘五辆汽车,把于子三灵柩护送至西子湖畔凤凰山麓的浙大公墓安葬。浙大学生自治会发表《为安葬于子三烈士告全国同胞书》,庄严宣布:“今天我们忍辱地埋葬于子三,但是……我们埋下的不光是已死的于子三,而是一颗烈性的民主 ,他会在领导着走向解放的斗争中炸毁那反民主的暴君!”

和着哭泣声,如慕如怨的挽歌在旷野低回盘旋:

安息吧!死难的同学,

别再为祖国担忧,

你的血照亮着路,

我们会继续前进。

安息吧!死难的同学,

别再为祖国担忧,

现在是我们的责任,

去争取和平来临。

这,是送葬,更是宣誓,它激励着同学们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英勇搏击,去争取那胜利的曙光。

半个世纪以来,于子三墓一直是青年学生接受革命教育的重要场所。代代瞻仰,益励壮志。莘莘学子在墓前缅怀于子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百折不挠、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情操,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托,汲取动力,努力学习,不断前进。

为了纪念于子三,浙江大学把图书馆改名为“子三图书馆”,在校园内建立了于子三衣冠冢。1982年4月2日,浙江大学立“于子三纪念碑”,并把纪念碑所在的“华八斋”前面的广场改名为“于子三广场”。


  于子三相关


  同年(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徐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