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竹轩(1886~1956年)
顾竹轩,名如茂,原籍江苏阜宁人,与涟水顾家大楼(顾祝同的祖居)顾氏同宗。家境贫寒,举家流落至盐城梁垛团(今属江苏省建湖县钟庄乡唐湾村)境内,为人佣耕。顾16岁来上海,先在闸北天保里附近号称“一百间”的地方,靠做马路工、拉黄包车糊口。不久,又在一家德国人开设的“飞星黄包车公司”谋生,一度在英租界巡捕房当巡捕。后加入青帮,凭借“通”字辈的身份,以闸北为基地,广收门徒。从而成为青帮在闸北地区的“大头香”(辈份高,势力大),有“江北大亨”之称。顾创办、经营德胜茶楼、泰祥南货店、大生轮船公司、同庆舞台、三星舞台、大江南饭店、天蟾舞台、天蟾玻璃厂等。发迹后,淞沪警备司令部和江苏省清乡督办公署聘他为顾问、参议,以资拉拢。民国13年(1924年)秋,-战争爆发,闸北士绅王彬彦成立闸北保卫团,自任团总,委任顾竹轩为团副。从此,顾的地位和权势更高,先后担任过上海市人力车同业公会主席、闸北商团会董、盐阜同乡会主席、苏北难民救济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平剧院联谊会主席、中国红十字会理事等职。此外,顾又捐资在闸北创办武陵中学(“武陵”是顾姓的堂号)、江淮闸北小学,并被推为两个学校的董事长。
一二八、八一三日军两次入侵上海后,大批盐阜难民拥入租界避难,顾慨然将天蟾舞台停业,改作难民收容所,直到3个月后战线西移,难民陆续离去。顾以其-会头面人物之一的身份掩护过中共地下工作者。抗日战争期间,他通过法租界新开河太古码头的关系,运送药品等物资到苏北新四军地区。抗战胜利后,顾任上海市参议员。民国36年秋,苏北解放区两条机帆船以“鸿记商行”名义,来上海购买西药、纸张和铜等物资,被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扣押,由于顾疏通和担保,平安返回。解放后,顾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上海市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