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陕西省 > 宝鸡 > 凤翔区人物

王檝


[]

王檝

字巨川,元代名臣,凤翔虢县(今宝鸡县)人。父霆,在金朝任过武节将军、麟游主簿。王檝风流倜傥,年弱冠,举进士不第,遂入终南山,潜心读书,对孙、吴兵法,尤为留心。金泰和中,檝又试,不中,便上疏朝廷,论天下形势和经世急务等,得金章宗嘉许,即任为缙山元帅府给事中。又因元帅高琪推荐,特赐进士出身,授副统军,驻守涿鹿。

成吉思汗大军南下,檝督军迎战,鏖战三日,兵败被俘,临刑从容镇定,神色自若。成吉思汗问:“你怎么胆敢抗拒我师,难道不怕死吗?”檝答:“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成吉思汗“义而释之”,授都统,佩带金符,便往山西一带招集溃兵。蒙古大军久攻雄州(今河北雄县)不下,檝入城,说以利害祸福,终于促成节度使孙吴举城投降。元太祖九年(1214),授檝宣抚使,从大将三合拔都、太傅猛安率兵南征,围中都(今北京),翌年五月中都降。中都饱受战火洗劫,“城中绝粒”,饥民遍野,人相食,檝向三合拔都等人说:“国家以仁义取天下,不可失信于民,宜禁虏掠,以慰民望”。遂准许军士以余粮进城转粜。继又说服三合拔都,差官去卢沟桥,从陆续撤退的军队中将掠夺的耕牛按十分之一的比率抽出数千头,分发给中都邻近几县,此举颇受人民称颂,也使战乱后的农业生产较快得以恢复。战争告一段落后,随猛安入觐成吉思汗,授银青荣禄大夫,仍前职,兼御史大夫,世袭千户。

此时,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一带)等地复叛,成吉思汗命王檝率三千军讨叛。是役,俘军民万口,元驸马孛秃拟全部诛杀,王檝劝道:“羊群走东走西,还是在于牧人驱赶!羊儿知道什么呢?将叛变渠帅杀掉也就够了,胁从之辈,强壮者充实我军,体弱者使为农,……这是上天对我们的恩赐,为什么定要斩尽杀绝呢?”孛秃说:“这些人反复无常,你保得住他们不再反叛?”檝答:“可以”。于是檝向孛秃具文作保,使万余众免受杀戮。

连年的战争掠夺,蒙古军队俘获、搜罗了大批工匠,成吉思汗选派王檝管理。中都的庙学毁于战火,王檝召集工匠在金朝枢密院旧址重新营建。事竣后,春秋两季王檝带领诸生行释莱礼,“仍取旧岐阳石鼓列庑下”。使当时文化落后的蒙古族,逐渐接触了汉族文化。

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6),王檝随蒙古军攻西夏,行至秦州,大军为河所阻,成吉思汗向诸将问计,皆无良策。是夜,王檝督士卒搬木运石,至拂晓桥筑成,大军得进。宋绍定元年(1228),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监国,王檝受命领省。值中都附近多盗,骚扰州县。为了中都安全,王檝调集人役引水环城,一切费用由王檝向商贾赊借,毫不敛及于民。待人心安定后,又遣儿子守谦领兵剿除盗患。

元太宗二年(1230),王檝从拖雷进军关中,克凤翔,回家乡广寻亲族,得族人数十口以归。太宗五年(1233)奉命出使宋朝,受到隆重接待。前后出使宋朝五次,因忧虑议和未成而得疾,卒于南,宋王朝从优抚恤,“仍遗使归其柩”,葬于燕。


下一名人:阎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