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运升(1878--1959)字品三,生于双城县北正黄三屯,晚清拔贡。1908年保定法政学堂毕业后,历住浙江巡抚文案、黑龙江省都督府参事秘书长、巡按使署首席参议、北京政治会议议员、黑龙江省政务厅厅长、国务院咨议、吉林永衡官银钱号总办、吉长道道尹、滨江道道尹兼北满交涉员。他在任职期问,颇有政绩,也较为清廉。
1929年,中、苏之间因中东路问题,发生争端.扎兰诺尔一战韩光第战殁,梁忠甲被俘。张学良为了保存实力,特委派有外文才能的蔡运升为代表,取道苏联谈判,最后达成《伯力协议》,苏联的东路边线七县兵力撤出。蔡运升回国后,南京政府的胡汉民在外交委员会上大声斥责"蔡品三有几个脑袋,敢订这样的条件"。政府也发明令将蔡"交部议处"。而张学良则委他一个位尊而金多的中东路督办和特区长官,蔡运升力辞不就,旋即返哈闲居。“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蔡运升投靠日本,先后任伪间岛省省长、伪中央银行副总裁、总裁、伪国务院外务局局长、经济部大臣和参议府参议等职。
"八·一五"光复后,蔡运升辗转北平,寓居马占山处,与马占山、邓宝珊等人诗酒留连,并随同马占山,邓宝珊等人参与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工作。
全国解放后,蔡运升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宽大,并任其为中国文史馆馆员,后为北京市文史馆馆员,1959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