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翔(1881~1944年),字幼垣,又字景度,籍隶台湾嘉义。父拱垣,为台湾航运界巨子,在嘉义朴仔脚拥有大量土地。日军占领台湾后,其父尽弃家产,举家内渡,定居厦门。
他自少博闻强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孝廉,后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政法大学。清末民国初,参与厦门各界反对英国扩占“海后滩”租地为租界的斗争,搜集历史文件编成《厦门海后滩交涉档案摘要》一书,为收回“海后滩英租界”提供交涉的法律依据。
民国10年(1921年)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他应聘为厦门大学教授兼厦门大学校董会董事,还创办育才学社,推行社会教育。厦门大学改国立后,他在大同中学执教兼任校董会董事。
民国27年5月,厦门沦陷,他避难香港。旅港福建商会组织救济难民临时委员会,他被推举为执行委员,努力襄赞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香港,他坚持民族气节,拒不出任伪职,闭门深居。后病逝于香港。
他一生著述和编写的教材、讲义甚多,尤擅诗词,主要论著有:《王昭君研究》、《预科学生国文研究法之商榷》、《杜诗研究》、《李白诗研究》、《菲游诗草》、《粤游诗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