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清江(1949~1992年),惠安人,初中文化程度,少年时随父母到三明。
1963年12月,潘清江在市饮服公司当服务员,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努力学习,扎实肯干,多次被评为市饮服系统先进工作者。1965年,他省吃俭用,购买《毛泽东选集》、《雷锋日记》,订阅《中国青年报》;加强理论学习,以提高政治觉悟。1970年2月,潘清江应征入伍,在永安消防中队当战士;6月,加入共青团,1971年当班长。1972年任中队团支部副书记,被评为优秀团员。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2月,退伍后到三明市--队工作。
1975年潘清江调到市交警大队工作。他忠于职守,勤勤恳恳,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他身患胃病,还经常加班加点,连节假日、公休假几乎都在工作。1977年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潘劳模”。他坚持18年给每个违章者敬礼,然后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使人心服口服。
改革开放后,潘清江精神焕发,干劲倍增。为了维持上下班高峰时期的交通安全,他每天坚持提早1小时上班,推迟1小时下班。不论-或酷暑寒冬,人们都可以看到他在岗亭上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1984年春节,有个4岁女孩迷路了,潘清江给派出所挂电话,将女孩安置在加油站值班室睡觉后通知其父母接回。一次,有位外地来此探亲的老大娘在十字路口徘徊,潘清江温和地问清她要去的地方,叫了一辆车,交待司机将其送到亲戚家。1985年,潘清江被省公安厅评为“省优秀民警”,荣立三等功,获此殊荣的全市只有他1人。
潘清江秉公执法,文明服务,礼貌待人,以理服人,处处保护人民利益,制止违章行为。有一次,有位农民骑车超过叉道违章被扣,跟值勤交警争吵不休。潘清江恭敬地向他行个礼,和气耐心地讲解交通规则,这位农民感动地说:“您是 ,给我这个乡下人敬礼,讲话合情合理,我服了。”有一个雨天,一位民警骑摩托车经过路口时忘记发信号,被他扣留后严肃批评教育。某-吉普车因有急事闯红灯,他毫不客气喝令停车,并教育司机要遵守交通规则。
1988年,潘清江被任命为梅列区交警中队副指导员。同年5月,有一名来三明胶合板厂调试引进设备的瑞典专家,骑自行车路过大桥岗亭时,骑到机动车道上来,潘清江给他敬礼后热情地用手势指导他怎么走,直到他明白。外宾连声说:“谢谢!谢谢!”过两天,那位外宾向翻译了解潘清江情况后,特意为他录像,说要带回去给亲友看,他说:“中国的 真好!”有人统计,老潘每天上岗要做1000多次转体,1000多次挥手,上百次敬礼。人们对他的模范行为赞不绝口。1990年,他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荣立三等功,省电视台电视专题片《红绿灯下的情怀》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新华社《人物通讯》以“有这样一个民警”为题介绍他的动人事迹。1990~1991年,潘清江被中共福建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2年1月10日,-授予他“全国优秀民警”称号。
1992年4月22日,潘清江被违章汽车撞倒致伤,中共三明市委、市人民政府和省公安厅领导指示要尽全力抢救。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牺牲。当老潘的灵车从医院开往殡仪馆途中,市民们自发列队目送老潘。500多人特地赶到荆东殡仪馆向他遗体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