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江门市 > 新会人物

周汉华


[公元1934年-1967年]

周汉华(1934~1967)

周汉华,广东新会人。出身农民家庭,仅读过4年小学。1955年在大泽第五和第二农业生产合作社任水稻育种员,进行水稻丰产试验,采用经过穗选、粒选的“齐粘”和“金山粘”,采取深耕改土、精耕细作、施足基肥、合理密植等措施种植,当年创造亩产750公斤和次年创造亩产826公斤的丰产纪录,比一般耕作的亩产高两倍有多。接着,又试用水稻和高粱进行杂交试验。

1957年4月,周汉华被邀请参加广东省第一次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丁颖的关注,向他询问培育新品种的经验。他回来又继续进行稻谷与高粱的杂交30多穗,每穗结出谷子100粒,获得远缘杂交的成功,震动了农业科学界。是年6月,全国种子参观团120多人来县参观了他的试验田,听了他的汇报,给予很高的评价。

1958年7月2日,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期间,曾到周汉华家参观杂交试验田和新品种标本,赠给他一盏空气电池灯,鼓励他培育出一穗千粒的水稻新品种。同年11月,出席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会议期间,周总理邀周汉华到家里作客,并书写“高举共产主义旗帜,为培育良种,大搞杂交运动而奋斗”的题词相赠。这年,被任为大泽人民公社农科站副站长。

1959年,周汉华进行粳、籼稻杂交和自然杂交试验,成功地培育出幸福一号、幸福二号、青森五号、十月粘、八一种等6个新品种。同年早造,培育印二东11号,最高穗粒达1190粒;二造又育成1208穗粒。还培育出一株分蘖达280穗,每穗平均150粒,一科1.2公斤谷的“水稻王”。次年又有新突破,穗粒最高达1400粒,并培育出“万粒斤”的良种。

1955~1960年,周在引进130多个杂交组合、220多个自然杂交组合、引种全国各地1181个水稻品种进行观察和对80多个良种进行比较试验的一系列工作中,费尽心力,取得可喜的成绩,被誉为农民育种专家,多次被评为县、省劳动模范,优秀共青团员,受到团中央的奖励。1960年,他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1967年11月17日病逝。



  同年(公元193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7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谢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