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1964年2月2日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湓浦街道49号一个普通的充满革命气息的家庭。祖籍安徽省宿松县。祖父原名朱祖荣,后改名朱声。1941年在大别山参加李先念 领导的新四军,同年入党。历任连指导员、乡 书记、乡长等职。1945年,因叛徒出卖被捕,曾机警地吞下一份党的绝密文件。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他守口如瓶,宁死不屈。残忍的敌人将他五花大绑推进河边沙滩的深坑里,用菜刀割他的脖子,割一刀问一句:“你说不说?”气管被割断了,朱声仍没有吐一个字。最后,敌人将他的头割下来装进鸟笼,挂在城墙上示众。父亲朱春和,讨过3年饭,扛过8年长活。1955年参军,在“八二三”炮击金门战斗中负了重伤,仍以顽强毅力忍痛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母亲艾荷花,在百货商场当营业员,是一位勤劳而又贤惠的女性。朱春和夫妇生有3个孩子,朱勇为大。在革命家庭的教化下,幼年时期的朱勇早熟、勤奋、自重。
朱勇从小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他强令自己每篇日记不得少于500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豪壮诗句,他抄录在日记的首页。1977年,朱勇刚刚13岁,黄河少年赵志燕、钢铁战士保尔、雷锋叔叔,成了他心目中的偶像人物。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决心跟着共产党上刀山、下火海,不变心。为了共产主义,我愿献出我年轻的生命。”“我要学英雄人,做英雄人。”“像雷锋叔叔那样,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这样活着,才最有意义。”
1981年7月,朱勇以全优成绩从九江国营441厂子弟学校高中毕业。成绩单上记录着:物理98分,化学995分,数学995分。他对妈妈说:“我从小喜欢数理化,我要报考理工科大学,当工程师,为我们国家干一番事业。”这时,南昌陆军学校来到九江市招生。当详细询问了陆校的学习要求和专业方向后,他的职业选择发生了重大变化。朱勇决定像祖父和父亲一样做一名革命军人。朱勇以为,面对先辈的期望,报考军校既是他人生的惟一选择,又是以生命和热血作为代价的最高选择。
1981年9月初,朱勇以优异成绩被南昌陆军学校录取,分在一大队二队学习炮兵初级指挥专业。炮兵大专队学习的3年,朱勇完成了从老百姓到军人、高中生到军校学员的转变。这3年,他刻苦学习,积极钻研,勇于探索,敢于冒尖,在军政素质上取得超常规的长进和提高。不到半年,被最早选任为学员队班长,成为军政训练的尖子和骨干。朱勇作过这样的自我总结:“3年来,在军校各级组织的培养教育下,使我具有了一定的军政素质,由于领导和教员的照顾,使我在由班到-术科目中,多次担任各级指挥员组织综合演练,无论是班还是连,是防御还是进攻,是步兵还是炮兵,我都担任过指挥员,从而培养了我一定的战术头脑和组织指挥能力。”
这3年,朱勇根据自我设计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了:1与军事相关的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2哲学与逻辑知识;3中外军事名著及著名军事人物传记;4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知识;5运用于军事的数学知识;6语文、文学及军事文学知识;7英语、俄语、日语;8音乐理论知识。他在1983年7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长期以来,我在不断探索我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作为一个立志于军事的人),一段时间的积累,使我获得了一个初步的知识,这便是今天的这个雏形。”
在军校,朱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人生旅程的理想目标。1983年3月31日,二队党支部大会通过了朱勇的入党申请。在这天的日记中,朱勇满怀热情地写道:“这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从这个时刻起,我就要像一个赴汤蹈火的勇士那样去为共产主义奋斗。”入党后,他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次受到奖励,两次被评为优秀学员。他带领的班20多次荣获评比第一名,5次夺得流动红旗,1984年被评为先进学员班。
在朱勇成长过程中,新时代英雄张海迪的形象给了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引导他“向人生的制高点进军”。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使朱勇热泪涌流,从内心体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群体英雄的高大。1983年8月1日,在建军节这天的日记中,他认为梁山喜身上那份血染的帐单“这是宝贵的遗产,是一个战士对国家,对人民至诚的体现。”
总之,军校3年的成才之路,使朱勇革命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逐步强化,更趋成熟。1984年朱勇年满20周岁,他在2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是我跨入人世间的第二十个年头,我伴着时光,也伴着人类,度过二十个春秋。”“我个人的人生道路靠我自己走,我惟一的一条是要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个人头脑,一个有正确世界观,一个有情操、有毅力、有志气的人,不被狭隘自私蒙蔽双眼和限制胸怀,不为小人之见而为之鄙夷,不为自信所束缚手脚,不为他人之言而动摇信念,不为环境恶劣而易变,不为大势所压而屈服。”
1984年7月,朱勇以全优成绩毕业,留校任军事教员。这时,南昌陆军学校党委传达了-关于组织部分应届毕业生赴云南、广西边防前线见习的命令。7月18日,朱勇第一个向学员队党支部递交了情真意切的请战信。他向党支部要讲的话很多,“但心里有一句话却是十分明确的:就是坚决要到前线去,到第一线去,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去,去战斗,去接受考验和锻炼。哪怕是牺牲了,也是十分光荣的。”他认为,上前线自己比别人更有条件。一是自己是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共产党员。“如果需流血和牺牲,共产党员应该站在最前列,坚决地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接受党的考验。”二是无家庭牵挂,无任何后顾之忧。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懂得一个军人在这种时刻应该怎样做,母亲是通情达理的,他们是支持我上前线的。”“我的祖辈曾为了人民的解放和抗战的胜利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更需要我这样的后代去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为祖国和人民流血。”三是经军校培养具有一定的军政素质,特别是战术头脑和组织指挥能力。因此,“我想无论从那个方面考虑,我都应该到最前线去经受考验和锻炼,那怕是有百分之一的比例,我也坚决要求去。”7月23日,校党委批准了朱勇的请求,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誓言:“生与死,由我选择!”“如果需要,我决不会因为生而舍弃死!”“死,并没有什么可怕,肉体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灵魂的空虚。”“我要英勇地面向死神走去。”
1984年8月11日,朱勇同战友们一道坐上火车从南昌出发,来到云南边防老山前线,被分配到某师一团二炮连代理排长。在后方,他要求上前线;上了前线,他又要求到最前沿;作为炮兵基层指挥员,他还要求到最前沿的观察所去。这就是“学生官”的脾气,烈士后代的个性,共产党员的作风。10月27日,朱勇在日记中表示:“要争取到最沿去,要争取到前观去。”“不到最前头,我心不甘。”“要争取,要作为炮兵的前观争取单独上去。”
12月9日,部队上阵地后,朱勇奉命带本连八二无后坐炮三班配属五连,坚守148号高地。同时,还承担营游动火炮射击任务。他带领战士们积极活动在4个前沿阵地,寻找机会摧毁敌火力点。12日上午,朱勇在908号高地上观察时,发现敌411号高地悬崖上有两个洞,右侧是敌屯兵洞,左侧洞内是敌炮兵观察所,周围还有几个火力点。如果能摧毁这个炮观所,就等于把敌人炮兵和高射机枪的“眼睛”挖掉了。朱勇想起军校教员讲过直射炮抵近打敌洞的战例,提出先用后方炮火压制敌火力,再用火炮抵近射击敌目标的设想,得到营、连-的支持。13日拂晓,他带两名战士扛着火炮,隐蔽在908号高地后侧凹部。趁营炮兵群向敌火力点射击,敌阵地硝烟弥漫之际,冲上距敌百米的908号高地,快速地发射4发炮弹,一举摧毁了敌炮观所。两天后,朱勇采取趁夜暗潜入阵地,次日凌晨突然射击的方法,出其不意地摧毁了敌屯兵洞,步兵抱住他高呼:“神炮!神炮!”“炮兵万岁!”
12月21日,112号高地东南侧,敌两门六○迫击炮经常打一阵又缩回洞内。经过几天观察,朱勇决心采用“火炮潜伏,待机歼敌”的战术给敌以歼灭性打击。他肩扛火抱,带上一名副射手,在一块石壁后隐蔽。整整等了4个小时后,越军果然抬着两门六○迫击炮出洞正准备射击。朱勇立即以肩炮瞄准敌人先敌开火,发射两发炮弹。当场将两门六○迫击炮打掉,击毙敌军3人,伤敌2人。师团营-对朱勇智勇善战的精神十分赞扬,给他记了二等功,号召全团指战员向他学习。他成了全团闻名的智勇兼备的“学生官”。“宁为万夫长,胜作一书生。”朱勇在1985年1月3日的日记中引用唐初杨炯《从军行》中的诗,抒发“现时代的书生,以中华历史中的精英为楷模”,坚持“立足于战场决不做弱者,面对血战,无所畏惧,面对敌人决不畏缩,誓死不丢中华好儿郎的气节”的情怀。
朱勇荣立二等功后,前线报刊宣传他的事迹,并号召指战员向他学习。从爱护战斗英雄特别是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官”出发,团营-命令朱勇撤出前沿阵地。理由是:“部队需要活着的英雄。”朱勇找到-请求说:“前线需要我,我也需要前线,我不能撤下去呀!”-告诉他:“你是大学生,学生官,是我们的军事人才,我们要对你的安全负责。”朱勇激动地说:“正因为我是学生官,是共产党员,我才应该到第一线去接受战火的锻炼,接受党的考验。我下定决心,面对战火,无所畏惧,面对硝烟,勇往直前;面对敌人,决不退却,为了祖国,甘洒热血。”-感动了,不得不同意他的请求,并指派一名通信员专门保护他。
12月28日,朱勇带领新组成的七五炮班进行了战前应急训练。1月8日,他率七五炮班潜伏在汉峰一侧,出其不意地打掉敌威力很大的1挺高射机枪。9日晚,在步兵配合下打退144—145号高地接合部敌人的偷袭,歼敌18人。13日,他亲自操炮打掉敌411号高地上的屯兵洞和一个阻击步枪火力点。14日,敌军向我老山前沿阵地炮击整整一天,发射185万多发炮弹,我前沿阵地工事受损严重。15日凌晨3点,敌军用8倍于我的兵力向我大规模进攻,虽然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反扑,但后援部队受阻,战斗空前激烈。不久,142—145号高地失守,对朱勇所在908号高地和四连、五连指挥所威胁很大。朱勇一面呼叫后方炮火的支援,一面操炮摧毁敌411号高地上的八二无后座烽炮1门,高射机枪1挺。上午8时,敌140号高地的重机枪用火力疯狂地拦阻我增援分队。朱勇立即组织火力把它打掉了。但他发射的位置被敌人发现了,敌人遂以三面火力向朱勇射击。这时,朱勇毅然决定引火烧身,吸引敌人,以便争取增援分队有顺利前进的机会。这时,先后两发炮弹在朱勇的身边0,他的腰部、腹部、大腿等多处负重伤。他的手表也被4块弹片击中,永远停在1985年1月15日上午10日45分。朱勇忍住剧烈的伤痛,命令战士进洞防炮。眼见我反冲击分队在通过908号高地时,又有一批战友倒下了。他忘记了伤痛,炮弹打完了,就将埋在土层里的5发炮弹用手挖出来,打掉敌人几个火力点,1挺轻机枪及2名敌兵。接着,他从负伤战友手中端起1挺轻机枪冲了上去,当他端枪扫射时枪膛却出故障卡壳了。
朱勇火速跑回洞里排除故障,修好了机枪。当他准备冲出去时,负责保护他的通信员陈维福和副手孔凡荣抱住他的腿,说什么也不让排长离洞出去。通信员小陈嘴里喊着:“你不能去,你是大学生、学生官,是军事人才……”副手孔凡荣见说服不了排长,便想用-命令来制服他:“排长,上级命令我们保护你,你伤重不能出去!”朱勇听了对孔凡荣说:“命令,战斗就是命令。现在我们都是伤员,要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守住阵地,宁死也不能让敌人冲上来,决不能丢失祖国一寸土地。要保护的不是我,是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不受侵犯。你们不要管我!”说罢,让两位战士放开手,迅速向洞外冲。他灵活地变换射击位置,紧紧吸住敌人的火力,让我反冲击分队继续前进。突然,敌140号高地的重机枪射来3颗罪恶的子弹,击中朱勇的头部。朱勇倒在血泊之中,双手仍紧握着机枪,保持着射击姿势。下午3点,在“为朱勇报仇”的号召下,我步炮协同向敌猛攻,午夜4点夺回失守的142号高地和145号高地,并拔掉敌一个据点。
朱勇为国捐躯,血洒南疆。他个人毙敌19名,歼灭敌火力点8个,屯兵洞2个,六○迫击炮2门,八二无后座力炮1门,炮观所1个,高射机枪2挺,阻击步枪1挺,轻重机枪各1挺。战后,部队为朱勇追记一等功,昆明军区授予他“智勇双全的炮兵排长”荣誉称号。福州军区政治部、南昌陆军学校党委、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和九江军分区政治部,先后作出“向朱勇同志学习”的决定。朱勇的事迹在南昌陆军学院院史馆展出,成为新学员入学教育的一堂必修课。新会工艺雕刻厂厂长张果喜进口红木耗资万元,雕刻了一个1米多高的朱勇烈士全身像。一时间,青少年中掀起学朱勇事迹,创朱勇中队,做“四有”新人的活动。烈士的父母按照朱勇的遗言,于1985年3月24日,把惟一的女儿朱赐贞送到南昌陆军学校当兵,并从朱勇最后3个月工资中拿出168元,为他交了最后一次党费。
朱勇虽然英勇牺牲已多年,但他留下的精神遗产值得每个后继者深思。他说:“人,总有一天要死的,但作为一个军人,他的归宿应该是战场。如果我战死在祖国的沙场,那么,我将是万分幸福的。”
他又说:“在我短暂的一生中,有两句话是永远没有忘记的:一句是奥斯洛夫斯的名言,一句是文天祥的诗句。它对我这一生起过积极的作用。”
他给家乡写信说:“我是红军的后继者,人民军队的传统注进了我的血液,上甘岭的精神铸成了我的灵魂。”
他告诫后人:振兴中华,匹夫有责;沸腾热血,献给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