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甘肃省 > 临夏 > 永靖县人物

陈嘉谟


[公元1877年-1960年,河州北乡名师]

陈嘉谟先生(1877年-1960年),字讠于川,号贫乐野人,晚年又号贫乐残叟,永靖县白塔川陈家村人。世代业农,家境贫寒。幼时聪明好学,孜孜矻矻,师从河州名儒李如兰先生,熟谙"四书"、"五经"及"时文",精通诗词歌赋。及弱冠,参加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举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中秀才。当时由科考书院送来"翰苑先声""泮水生香"匾额两幅。

先生一生敏于行而讷于言,安贫乐道,淡泊宁静,一切言行皆依圣人规范,坚信"有德者必昌"、"积财不如积德"之古训,终生置身教育,舌耕讲坛,六十余年如一日,不图名利,不贪享受,栖居村野,常以"贫乐野人"自称。

考中秀才后,先生决心在自己家乡办一个塾馆,凭自己所学,教授父老乡亲子弟。先在村中选了一块较为僻静的地点,自筹经费,盖了几间教室,做了几套桌椅。因先生对贫寒家庭的子弟,一律不收学费,上好人家自愿交费,绝不索取,加之他教学认真,爱生如子,赢得了学生家长及地方广大群众的尊敬与爱戴,人们呼之为"陈师傅"。后被推荐去青海省循化县董府任家庭教师半年,回乡又任"懋德义学"和"海家寺"私塾教师。民国21年(1932年),永靖县第二完校(徐马家小学)成立,先生被聘为国文、历史教师,历近20年。后因白塔小学成立,故又聘到该校任教师,旋被任命为校长。两年后,因年老无力辞职回家。到1945年秋,又被红崖子村马伟丞(回民)聘去,为其讲解诗经古文,经数年,深受马伟丞的敬重。至1947年底,因年逾古稀,体力不支,辞职回家。

先生一生教学中,诲人不倦,循循善诱,所教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融会贯通。在他任教近20年的徐马小学,每年全县统考都名列前茅,因而校风大振,声名日隆,邻县及远乡学生,穿山越岭,不远千里,纷纷慕名来该校求读者络绎不绝,一时学生增至三百多人,盛况空前。当时在该校读书的外乡学生,出去常常说:我是陈师傅的学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十年教读,使先生桃李盈门,硕果累累,所教学生0类拔萃,有所成就者不知凡几,如农业化学家魏元忠,科学家肖怀瑾,经济学家魏永理、魏永昭,著名学者兼报人宋文明,建筑学家魏永正,畜牧专家冯永秀,作家兼报人邵晓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仅考中黄埔军校第十八期的学生中,就有先生教过的学生八名。

难怪先生七十寿辰之时,看到门生列队、高朋满座的热烈场面,又看到学生中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甘愿清贫、许身教育并取得了成果时,不禁喜从中来,欣然写下了 "廿二岁时学成名,不久凭舌几处耕。这样度年阅七十,门生门下多门生"的诗句。

先生秉性耿直,乐于助人,为人处事以诚信为本,以勤俭为用,以孝悌为教,以仁恕为施。"先生一言,胜于九鼎",凭着崇高的威望和德范,在乡里为群众排忧解难、息事宁人。周围十里八乡,哪里出现纠纷和难以解决的事端,如果叫来陈师傅调停处理,即可平敉。正因这样,在河州北乡,只要一提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傅"、"老夫子"的大名,人们便肃然起敬。

早在民国初年,白塔寺川的刘家村与河南扎马池村为黄河中的一块百余亩沙滩地发生争执,后上告到衙门,久拖不决,两村群众聚众争执,一场械斗在所难免。先生得知后,主动出面调停,折冲樽俎,怀抱一片诚心,公平处理,使双方都心悦诚服,最后将河滩地合理划给两村,种地植树,各得其益。

民国18年(1929年),河州一带闹饥荒,导河县(今临夏市)下拨一批赈济粮,委派先生前往西北部山区为灾民发放。在发放赈济粮过程中,先生实事求是,秉公办事,深为灾民所称颂。

民国25年(1936年),县府巡官刘盛文至白塔村催粮,令其部下将欠粮户多人绳捆鞭打,声言要带到县里,企图索贿。先生闻知后前去说理,竟遭巡官百般刁难呵责,一气之下执杖向刘巡官打去,并说:"有啥事我担当,上县说去。"刘巡官理屈词穷,怏怏而去。

先生从不妄言妄语,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垂范人。在家中教育子孙,不废耕读,知书达礼,至今悠悠家风,温和敦厚,称风乡里。

几十年教读之余,先生笔耕不辍,所作楹联、诗词文章,几近盈尺,无奈,在十年浩劫之中悉被毁尽。



  同名人物:

  同年(公元187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