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江西省 > 上饶市 > 德兴人物

张潜


[][公元1025年-1105年,北宋著名湿法炼铜家]

张潜(1025—1105),字明叔,今江西省德兴市(上饶市管辖)银城镇吴园人,北宋著名湿法炼铜家。张潜是西汉张良后裔,唐宋时家族逐渐南移,至德兴新营定居后,三世同居,隐而不仕。张潜兄弟五人,其排行第二,为布衣,余皆登科致仕。张潜则以“竭力持家事亲,锐意教育子孙,克昌祖构”为己任,后以子孙荣获恩赐太子少保。

张潜天资聪颖,童时即能“诵书日千数百言”,且“无书不窥”,“喜赋诗,工楷书,著有《诗集》十卷”,尤精天文、地理、人伦之学。博通方技,曾读《神农书》,见书载胆矾水可浸铁为铜,便予以实验。胆水浸铜,即利用硫酸铜溶液浸铁,使其产生化学反应,将铜析出,其法堪称中国冶金和化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张潜根据前人留下的湿法炼铜书籍,结合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探明德兴兴利场的32泉、138沟盛产胆水,可浸铁取铜,并总结出一整套比较完整的胆水浸铜技术,于宋绍圣年间(1094~1098)写成湿法炼铜专著——《浸铜要略》,命其子张甲献给朝廷。朝廷因“用费少而收功博”,下其法于诸路,“岁收铜百万”,受到朝廷嘉奖。自此,信州铅山场、德兴兴利场、韶州(今广东韶关)岑水场、潭州(今湖南长沙)永兴场等矿场,均全面推行其湿法炼铜技术,获得很大效益,尤以上饶为最。北宋时,全国胆铜产量每年100~170万斤,占当时铜总产量近二成。南宋绍兴年间,全国胆铜产量占铜总产量的八成多。大大促进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元至正十二年(1352),张潜的后裔张理又献《浸铜要略》给朝廷。张理对此法达到“讲之精,虑之熟”的程序。当朝宰相因有益于经费,复置兴利场,并奏“命理为场官,使之董其事。”明人危素著《浸铜要略序》誉张氏家族为炼铜世家。现《浸铜要略》原书佚,仅存危素《浸铜要略序》。

1971年,《张潜行状碑》在德兴吴园村出土。碑刻于北宋大观元年( 1107年)三月。厚重丰硕,洋洋巨制,铭文清晰,碑文共3600余字,详尽记述了张潜的生平事迹和他对炼铜事业的杰出贡献,以及德兴矿冶史实、德兴张氏宗史和地方风土人情的记载。碑文还称张潜“平素赈穷恤孤有善声”,出巨资兴修水利,“要治乐平德兴二邑间水患”。地方上盗墓风长时,“为悬赏十万以购焉,群盗骇散。” 《张潜行状碑》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是我国现存记述张潜及其炼铜事迹最早最详尽的文物资料,是研究中国古代科学炼铜技术的重要史料。由国家文物局确认为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

潜为布衣,博通方技,谙胆水(即硫酸铜溶液)浸铁炼铜技术。胆永浸铜,即利用硫酸铜溶液浸铁,使其产生化学反应,将铜析出,其法堪称我国冶金和化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张潜根据前人和自己的长期实践经验,探明德兴兴利场的32泉、138沟盛产胆水,可浸铁取铜,并总结出一整套比较完整的胆水浸铜工艺,于绍圣年间(1094—1098)写成湿法炼铜专著———《浸铜要略》,命其子张甲献给朝廷。朝廷因“用费少而收功博”, 下其法于诸路。自此,信州(今江西上饶)铅山场、韶州(今广东韶关)岑水场、 潭州(今湖南长沙)永兴场和德兴兴利场等矿场,均全面推行其湿法炼铜技术,获得很大效益。北宋时,全国胆铜产量每年100多万斤, 占当时铜总产量近二成。 南宋绍兴年间,全国胆铜产量增至占铜总产量的八成多。

”明人危素著《<浸铜要略序>序》誉张氏为炼铜世家,现《浸铜要略》原书佚,尚存危素《<浸铜要略>序》可考。

史料记载

张潜墓行状碑是在张氏世居之地德兴银城吴园村出土的。碑青石质,碑石144厘米见方,厚15厘米,碑体平整巨硕。书体行楷,娟秀劲丽,镌刻精工。碑文纵59行,行64字,计3600字,记载张潜一生对炼铜事业的重大贡献。张潜碑撰刻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三月,承议郎权知邵武军管勾学事兼管内劝农事骑都慰,后知处州,通议大夫万如石撰文。

张潜行状碑已由德兴市博物馆收藏,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冶炼技术发展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同年(公元102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105年)去世的名人:
包绶 (10571105) 北宋名臣包拯次子 安徽省合肥肥东县
章惇 (10351105)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
黄庭坚 (10451105)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

下一名人:祝世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