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门(1891-1973),原名显烈,字承哉、尘芥,浙江鄞县人。著名幼儿教育家。
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幼年研读四书五经,后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
民国元年(1912),任鄞县私立星荫小学校长。
1918年,任星荫幼稚园园长。创立了当地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幼稚园——星萌幼稚园,并任园长。
1924年,入北京大学,研究幼儿教育。译著《福禄培尔母亲游戏辑要》和《蒙台梭利及其教育》相继出版。
1926年,在《新教育评论》上发表《幼稚园第一季度课程》。秋,返孔德学校任小学部主任,兼任《新教育评论》。
1928年秋,主办中法大学孔德学校幼稚师范科,创办艺文幼稚园,作为师范学生实习场所。
1930年秋,应北平香山慈幼院院长熊希龄之聘,幼稚师范丛书,并在香山见心斋开办北平幼稚师范学校,任校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幼稚园行为课程研究。
1932年,应北平民间大学、中国大学、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之邀,讲授《幼稚教育》。当时国内幼教界有“南陈(鹤琴)北张(雪门)”之称。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去广西桂林,主持香山慈幼院桂林分院,兼任桂林幼稚师范学校校长、广西女子师范学校校长,致力培训幼教师资。
1944年,幼师迁重庆,进行儿童福利制度的实验。
1946年1月,返回北平,受到北平市幼教界的欢迎。其时,帝王庙校址已改为女三中,张雪门为幼师校址问题终日奔波,却到处碰壁。7月,应台湾民政处电邀赴台湾,创设儿童保育院,任院长。
1947年,儿童保育院更名台北育幼院。
1952年,因患眼疾,离开育幼院。后历任台南幼师科顾问、任台湾省幼儿团教师暑期讲习班主任并兼教务、空军妇联分会62所幼儿园顾问、侨民教育函授学校教育科主编等职;并作幼稚园教材教法和幼教改革等专题讲演,在《中华日报》主办《幼教之友》专栏,出版《幼教辅导月刊》等,台湾人称其为幼教巨星。
1960年,突患脑病,半身不遂。晚年虽客居台湾,却心系大陆,曾作《芙蓉》诗曰:“未向园林添艳色,时从来客探芙蓉。年来心似秋光淡,却忆西山一片红。”
1973年4月18日在台湾病逝,享年82岁。
张雪门毕生从事幼教事业,撰写幼教论著约200多万字。著有《从孩提到青年》、《幼稚园教材教法》、《幼稚园行为课程》、《幼教无际论》、《幼稚教育论文集》等。台湾曾发行《张雪门先生纪念集》。
相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