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璂(1666~1729),字澹庵,又字坦园,号铁山,山东新城县陈庄人。五岁日诵千言,邑宿儒王士缇字宛西见而奇之曰:此国器也!是有圣童之誉。七岁即工制艺,经史过目成诵。由廪膳生中康熙甲子第四名经魁。安贫力学。常慕范文正公先忧后乐之言,慨然以经济(经世济民)为己任,授莒州学正。训士以通经砥行,莒人皆知向学。
主要事迹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省亲时有誓墓文曰:一不欺天地;二不欺鬼神;三不欺君亲;四不欺同僚朋友。康熙五十一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充《大清一统志》纂修官。康熙五十二年,授公儒林郎,翰林院检讨加一级。康熙五十九年,出任山西省副主考官。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充圣祖实录篡修官。雍正元年,特授山西道监察御史。上疏称旨,赍有加命。典江西乡试,所取极一时之选。前此主司例以士子坊银为赆,公却之曰:“朝廷所以奖励士子,可以因私废公耶?”复命,世宗有“至公至明”之谕。即命视浙江学政。公清节素著,浙人闻即相庆曰:“天赐清官也。”公至,廉明仁厚,屏绝寅缘请托。与诸生讲论诚意不欺之学,终日不倦,蔼如经师。选拔明经,取实学不徇虚名。学租悉散赡贫生,人皆感悦。试未竣,召命至淮上。去之日,士子挽舟泣留,几不能行。后杭州十学生员公呈请入名宦。寻授两淮盐运使。盐政囊坏日久,公自矢清勤,以恤商惠民为务,数十年积弊釐剔顿清,所得养廉,取给日用而已,余节以充公用。会海潮泛溢,世宗发帑金三万以赈灾黎。公承宣最力。三年冬,超擢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在贵州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数年间,号称八万古州的贵州省安定下来。尔后,招抚农牧,奖励生产,提倡改造土地。贵州人烟逐渐稠密,湖南、广西、云南等地商民得以安全通过。在贵州三年,事无巨细皆与西林鄂公秉公商确,力持大纲而不涉繁琐;务培元气而不流矜张。以故吏畏其威,民怀其惠,奏请甚多。此时皇帝接到秘密诽谤信。公奉诏入都,问心无愧、深知世宗乃明君,定会明察秋毫。不置辩。世宗知公老成谨慎,端方廉洁,有古大臣风。诏入京任刑部侍郎,又转吏部侍郎,兼管刑部事务.雍正六年五月,旨吏部侍郎何世璂着署理直隶总督事务。公以老病俱不胜任肯辞。世宗曰:尔云不胜斯任,谁胜斯任?公推举张广泗,世宗不允,公又推举张坦麟,世宗仍不允,务令勉赴新任。公感激世宗知遇,奏言:臣有一分心力尽一分,有十分心力进十分,至万无心力可尽自蒙。公廉洁勤政,事无巨细必躬亲,自旦至昏不歇暇。政绩卓著,成为朝廷倚重的封疆大吏。使当时直隶政务成为各省之冠。雍正帝传谕:“夙著勤劳,今年事已高,恐用心太过,宜节养精神,以规远大,勿亲细事”。然为报效国家,公鞠躬尽瘁,积劳成疾,雍正七年皇帝审阅奏章后知其病重,速派太医诊治,但病入膏肓,医治无效,于雍正七年正月二十六日卒于保定官署,享年六十四岁。雍正帝闻报恸悼,特下诏褒扬他的政绩:“何世璂老成持重,端方廉洁,实心供职,畿辅重地,正值料理,忽闻溘世,朕心深为悯恻。”随即派官前往祭奠,并追赠其为礼部尚书、祖父何国鼎礼部尚书、父亲何毓光礼部尚书,“三世尚书”之荣耀。赐帑千金归葬,并谥号“端简”。入直隶、江南、浙江等省名宦祠及新城县乡贤祠。乾隆元年追赠光禄大夫。夫人徐氏晋封一品夫人。
代表作品何世璂一生喜爱诗词,曾得王渔洋口授。其诗淳古淡泊,著有《淡志堂文集》、《淡志堂诗集》、《燃灯记闻》、《渔洋诗法》等。道光年间,纂为《何端简公集》12卷。清代著名学者,俞正燮敬慕公的品行,为其篡写《何端简公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