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海(1907—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
曾用名徐炳仁。1907年出生在朝鲜庆尚南道密阳。1913年,因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压榨,来到中国东北,最后在黑龙江汤原县梧桐河东岸落户。1930年秋,在反对福丰稻田公司的减租运动中,受到革命风暴的洗礼,觉悟提高很快。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徐光海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化装宣传队,到汤原、萝北煤矿、金矿和佳木斯、鹤岗等地进行抗日宣传。
1933年6月,汤原中心县委派徐光海等人到“青山”“占中央”“阎王”等义勇军、山林队中做争取、改造工作。8月,中心县委根据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的精神,决定以青山等部义勇军为基础,成立“东北民众联合反日义勇军”。然而,由于这支队伍成分复杂,党的力量薄弱,不多久便不宣而散了。残酷的现实使汤原中心县委认识到,在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时,党必须要有自己的抗日武装,并形成骨干力量,才能打开汤原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的局面。县委号召在义勇军中工作的徐光海等党员在认真贯彻统一战线政策的同时,为建立党领导的游击队积极做准备。
当时鹤岗东部的黄花岗伪自卫团无恶不作,死心效忠日寇,汤原县委决定缴了伪自卫团的枪。但此时县委只有两支 ,便通过内线徐光海,向“阎王”队借了两把手枪。当晚,乘伪自卫团开会之机,游击队员混进保甲所大院,缴了自卫团12支枪。战斗只用了两分钟就结束了。在此基础上,一支新的反日游击队建立。徐光海带领21名义勇军参加了汤原游击总队,并在副官处工作。
徐光海还率部多次清缴地主自卫团的武装,壮大抗日游击队的力量。1935年2月12日,他带领一百多名游击队员化装成伪军进入桦川县龙沟汉奸地主欢迎日军的会场,解除了自卫团的武装。随后又解除了依兰县西湖景地主的自卫团武装,押走集贤县王海屯汉奸地主何梦林,并没收其全部家产,分发给当地的贫苦群众,游击队的声名大振。
1936年末,徐光海参加了东北抗日政治军事学校的学习,任第二期学员班长。1937年,徐光海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中共下江特委常委。同年5月,一师四百余人的骑兵部队与四军四师、二师五团、三师七团,集结于杨荣围子和李津围子(现龙山镇)一带。六军和四军在李延平军长和徐光海主任带领下,集结八百余人的骑兵队伍进入七星屯和七星泡(现宝清县七星泡镇)地区,把几家大地主集中起来,办了几天的学习班,给他们讲抗日救国的道理和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这些掌柜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表示拥护抗日,如期地完成筹办给养、支援抗联的任务。同时,六军一师有力配合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帮助建立地下抗日政权,先后在富锦、宝清等游击区建立起安邦河、兴隆镇、七星泡、杨荣围子、李津围子、七星屯、赵家围子、孟家烧锅(现为兴隆镇青年庄村)等抗日救国会和七星砬子、锅盔山两处后方基地,为支援抗日游击战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1938年春,北满临时省委决定北满抗日联军主力向黑嫩平原远征的同时,指定下江特委书记高禹民和一师政治部主任徐光海二人领导下江留守部队。徐光海率领一师回师松花江南岸,坚持游击战。6月,徐光海率部夜袭富锦县国强街基伪 署,活捉两名日军指挥官、翻译官和24名 。7月又率部在双山伏击敌军,毙敌八十多人,增强了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信心。
11月16日,北满临时省委任命徐光海兼任富锦县委书记,他联合地方幸存的部分党员重新组建富锦县委,继续开展抗日救国斗争。23日,徐光海带领锅盔山后方医院的工作人员和伤病员二十余人转移时,在宝清县张家窑与叛徒陈传和的伪军三十五团遭遇,激战中,不幸中弹,英勇牺牲。时年31岁。由于徐光海的牺牲,富锦县党组织因缺少主要领导人也只得暂时停止活动。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