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维峻(1854-1925),字晓峰,号槃道人,秦安县神明川(今西川农民村)人。从小就受父亲严格教育,5岁时就能识楹联中的若干字。他童年时,因兵燹频繁,家境贫寒,入学读书较晚。一日他和弟弟路过县城南关,听到私塾里琅琅的读书声,便激动地说:“他日倘有缘,当夜以继日,以补蹉跎”。后受业于巨潭和高震诸先生,只能是半耕半读。16岁后住在舅舅邓铭堂家中,才开始专一读书。当时正值陕甘兵乱,兵临城下者数次,人心惶惶,但他却闭门攻读,手不释卷。初应县试,安维峻就考取了第一名,被当时的知县程履丰看中,留在县署学经史,受益非浅。同治十二年(1873)科举考试,他考取第一名,中拨贡,以七品小京官在刑部供职。光绪元年(1875)借故回乡,经程履丰介绍,就学于当时甘肃最大的省立书院-兰山书院,并谒见了陕甘总督左宗棠,受到了左宗棠的器重,成为兰山书院的高才生。这年八月,举行陕甘分闱后的甘肃第一次乡试,左宗棠以陕甘总督资格临场监试,应试者3000余人。安维峻不负众望,考取举人第一名解元。光绪六年(1880),朝考为贡生,被选任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
光绪十九年(1893),安维峻任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此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夕。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清王朝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光绪皇帝主战,慈禧太后主和,斗争非常激烈。当时,掌握军政、外交大权的直隶总督李鸿章,是慈禧太后的主要支持者、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他虽为国家重臣,但却姑息养奸,对日军一意消极退让求和,使中国海军不断失利,朝野震动。安维峻面对民族危亡,忧国忧民,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坚定不移地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直言上谏,与投降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坚决的斗争。在他任谏官后的十四月时间内,就连续上疏65道,其中三分之二是关于甲午战争的谏论,其中最著名的是《请诛李鸿章疏》,在《请诛李鸿章疏》中,提出将李鸿章“明正典刑,以尊主权而平众怒”,揭露李鸿章“平日挟外洋以自重”,“倒行逆施,接济倭贼”;自开战以来,“有言战者,动者呵斥,闻败则喜,闻胜则怒”,“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欲食李鸿章之肉!”安维峻还在奏疏中义正词严地痛斥慈禧太后专权误国的罪行,质问慈禧:“皇太后既归政皇上矣,若犹遇事牵制,将何以上对0,下对臣民?”疏入,慈禧勃然大怒,令将安维峻交刑部严加惩处。光绪皇帝曲意回护,以“肆口妄言,恐开离间之端”为理由,进行开脱,使他幸免一死,革职发往张家口效力赎罪。
安维峻以爱国获罪,轰动京城。访问者聚于门,饯送者塞于道,或赠以言,或资以赆。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志锐亲自为他治印,刻“陇上铁汉”四字相赠。京师大侠“大刀王五”亲为护送,并馈赠车马行之。甘肃赴京应考的一些文人将他送到张家口。在张家口安维峻仍怀着一片爱国之心,关心国家大事,痛恨统治者的-行径。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鸿章签定《中俄条约》后,他愤慨万分,睡梦中都发出“此疏纵死必上”的呼声。时人称赞他“可见公道在人心,晓峰当此不朽矣!”
安维峻被放逐5年,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释放回乡后,先在陇西南安书院主讲,后在家乡办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他应聘总纂了《甘肃新通志》,共100卷, 81册。辛亥革命前夕,曾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撰写《四书讲义》4卷。辛亥革命后,他回乡定居,整理刊印了《谏垣存稿》3卷、《望云山房诗集》3卷、《望云山房文集》3卷,以及《四书讲义》等诗文集。民国14年卒于老家柏崖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