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恂(?—36年),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寇恂出身世家大姓。年轻时任郡功曹。太守耿况很器重他。
王莽败亡,更始新立,派遣使臣巡行郡国,声言:“先降者复爵位”(《后汉书·寇恂列传》)。耿况带领寇恂,到边界恭迎使臣,并按规定交上印绶。然而,使臣收取印绶后,过了一夜,仍然没有归还之意。寇恂大怒,勒兵入见使臣,请还印绶。使臣不给,并且说:“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寇恂说:“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今始至 上谷而先堕大信,沮向化之心,生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秖更生乱。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后汉书·寇恂列传》)。使者不应,寇恂当即大声命令手下,以使臣名义召见耿况。耿况进见,寇恂抢步向前取回印绶交给他,使臣见事已如此,只好承制命耿况仍任原职。
后王郎在邯郸起事,派将领徇行上谷,逼迫耿况发兵响应。寇恂与门下掾闵业一起向耿况进言:“邯郸拔起,难可信向。昔王莽时,所难独有刘伯升耳。今闻大司马刘公,伯升母弟,尊贤下士,士 多归之,可攀附也。”耿况犹豫难决,说:“邯郸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寇恂回答:“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觽,邯郸不足图也”(《后汉书·寇恂列传》)。耿况采纳了他的主张,派他到渔阳,与彭宠结盟。寇恂由渔阳归来,到昌平,袭击邯郸使臣,杀死了他,夺其军,然后跟耿况之子耿弇到广阿去投奔刘秀。刘秀任命寇恂为偏将军,赐号承义侯。让他随军征战。寇恂在军中,多次与邓禹谈论军国大事。邓禹认为他有过人之才,于是杀牛把酒,结为好友。
刘秀南定河内。想命将留守。但考虑到更始帝的大司马朱鲔盛兵据洛阳,并州也未平定等因素,一时想不出合适的人选。于是,便去征询邓禹的意见。邓禹说:“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觽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后汉书·寇恂列传》)。于是,刘秀便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总评
《后汉书》将寇恂与邓禹同列一传,并评价道:
●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
●
论曰:传称“喜怒以类者鲜矣”。夫喜而不比,怒而思难者,其唯君子乎!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于寇公而见之矣。
●
赞曰:子翼守温,萧公是埒,系兵转食,以集鸿烈。诛文屈贾。有刚有折。
历代评价
邓禹:寇恂文武备足,有牧民御众之才。河内富实,南迫雒阳,非寇恂莫可使也。
应詹:昔高祖使萧何镇关中,光武令寇恂守河内,魏武委钟繇以西事,故能使八表夷荡,区内辑宁。
萧衍:昔萧何镇关中,汉祖得成山东之业;寇恂守河内,光武建河北之基。
朱敬则: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相蜀,张昭辅吴,茂宏之经理琅琊,景略之弼谐永固,刘穆之众务必举,扬遵彦百度惟贞,苏绰共济艰难,高颎同经草昧,虽功有大小,运或长短,咸推股肱之林。悉为忠烈之士。
徐钧:王郎百万肆凭陵,谁集渔阳上谷兵。一剪妖氛河北定,中兴从此创基成。
陈元靓:二十八将,上应列星。乃眷予翼,寔推其精。避贾复怨,怒文即刑。令闻不泯,没而有灵。
归有光:光武承王莽之乱,奋迹南阳,恢复旧物,则有邓禹、吴汉、贾复、寇恂、马援、冯异、岑彭、来歙之徒宣其力。
王夫之:来歙也、祭遵也、寇恂也、吴汉也,皆出可为能吏、入可为大臣者也。
李景星:“光武之有邓禹,犹高帝之有张良也;其有寇恂,犹高帝之有萧何也。大业之成,于二人深有赖焉。” “寇恂之功,在于镇守。其择主之识,不在邓禹之下。”
蔡东藩:陇右未平,颍川又乱,处兴亡绝续之交,其欲制治也难矣。幸有寇恂扈驾南征,节钺一临,盗贼四伏,非素得民心者,其能若是乎?父老遮道,乞借寇君,莫谓小民果蚩蚩也。厥后西赴高平,斩皇甫文于城下,成算在胸,卒收劲敌,不战屈人,寇君有焉。他若耿弇七军,轻进致败,吴汉诸将,劳师无功,谋之不臧,乌能制胜?视寇君有愧色矣。
白寿彝:寇恂足智多谋,临事果决,既长于吏治,又善于用兵,可谓才兼文武,在保证军粮供给中更是成绩斐然。
后世地位
公元60年(永平三年),汉明帝命人绘二十八功臣像,挂于南宫云台,其中寇恂名列第五。
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执金吾雍奴侯寇恂”。
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寇恂。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寇恂亦位列其中。
经历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