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1880-1956)原名李荫培,字植初,又名玄存,黎苏。辽宁省义县人,东北讲武堂毕业,历任奉军连长,团长,师长等职,“九一八”事变时,任依兰镇守使兼东北军二十四旅旅长。
李杜6岁入塾,20岁投军从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后为东北军高级将领。"九·一八"事变后,率部抗日。伪大同元年(1932年)2月5日哈尔滨沦陷,李杜率军退守依兰。伪大同2年(1933年)1月渡江进入苏境,后转道回国,经上海至重庆。他博学多识,素怀爱国壮志,且有民族气节,为清末名宿,东北著名爱国将领。李杜从一个爱国主义者成长为共产党的一位亲密朋友和共产主义战士。1956年8月23日病逝。
李杜一生戎马倥偬,目睹甲午风云,身经庚子之乱,对破碎河山,痛心疾首。李杜九旅下辖三个团,一团驻守交界牌,二团驻同江,三团分驻几县要地'。依兰城内驻镇守使署、特务营、骑兵营、通信连及电台。另有地方保安队、商团、 等各部。
李杜将军,效法西汉名将周亚夫严以治军的方略,对部下常讲周亚夫驻守细柳时"细柳军威"的故事以告戒部下,令其不得稍懈。他在镇守使公厅正中高悬亲笔草书的对联。"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及"还我河山"的 。对联中间是楷体红地白字"以身做则"四个大字。以铭一代儒将之志。
李杜十分重视军官素质。对部下常讲,良好的军队必须有优秀的指挥官。他排除一切阻力选用有学识、有资历的各级军官到其部队任职。镇守使署少将参谋长,第九旅参谋长及其幕僚、团营长多数选用日本军官学校与奉天讲武堂的毕业生来担任。为了提高连排长军事、文化素质,旅部设立干部轮训班,团设军事训练班,训练中下士班长及优秀上等兵。每期均为6个月。
为了严明军纪,镇守使署设稽察处,对违法乱纪的官兵严加惩处。派出纠察队沿街检查军风纪。要求全旅上下官兵乘车坐船一律买票,不准不买票进入娱乐场所,坚决取缔那种蛮不讲理的兵痞作风。
李杜治军执法是严厉的。该旅驻扎刁翎(今属林口县)某团赵连长,依势强取豪夺,抢男霸女、欺压百姓,上告到旅部的呈子70余件。李杜下令将其逮捕,处死于依兰笫五监狱。事后广贴布告,人心大快,盛赞李将军为民除害之德。伪大同元年(1932年)李杜率部从哈尔滨撤退回依兰时,个别士兵抢劫商号,有两个士兵抢了胶鞋、白布和钞票,被纠察队捉住,李杜下令正法,并在同庆永药店(今一副食址)门前贴出布告,警告官兵。
李杜虽为军人但亦颇通政事,镇依期间他提倡重法制,效法三国时诸葛亮治蜀"法严则知恩"的思想,对所属各县从严治理。要求所有官吏严法奉公,率先守法,不得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定期召开县长、局长会议,轮流训练行政官吏,以提高他们的做官为民的思想,告诫所属秉公守法,除恶习,立正气,如有违者严惩不贷。清末至民国期间依兰境内大小土匪不下五十余股。给人民造成很大痛苦。民国8-9年(1919-1920年),匪"压五洋"、"荒子"等队,先后进城抢劫。青纱帐起,小股土匪到处流窜,拦路劫财,使人民不得安宁。李杜镇依兰后于稽察处设剿匪指挥部,令各县、乡实行联防保安制度,组织联防队在所属防区昼夜巡查,指挥部派骑兵机动配合,不久果然见效,乡城稍得安宁。
李杜非常重视工商界的繁荣,来依兰后积极整顿工商业。对各县工商会长进行考核,择优选用。要求税收部门按章收缴,不准巧立名目,禁止税收人员00,各业不得拖缴,以保护工商业,促使经济繁荣。民国时依兰是粮食、木材、皮张等物资的重要集散地,控制码头权极为重要,而权柄掌握商界手中,道尹觊觎码头权,意欲从中谋私,蓄意刁难商界,而商界由欲谋杀道尹。事败,李杜取支持商界态度,致使商界未受损失。李杜注重农业,曾研究过种子事项。禁止种烟(鸦片)吸毒,责令部队进山铲除烟苗以绝后患。
为了开发依兰,通商便民,李杜在依兰时购买大型客轮两艘并修建码头,协助民航开通航道。
依兰教育比较发达,有历史传统。李杜对此亦十分热心,曾聘请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县中学、师范学校任教。
李杜为人则直不阿,但信佛教素以慈善为念,因以关心民疾,常微服查访民情,以振纲纪。便服出访时,常由上尉副官李溥霖、上尉机要参谋孙德沛陪同,外带警卫连长一人,一次到某村头,见一农民在地边休息,便拉起家常,了解生活状况。并拿出自带食品和酒同农民一起饮用。
哈尔滨保卫战失利后,日寇步步东侵,伪大同元年(1932年)4月4日,李杜将军含泪率部队撤出依兰城。曾一再表示。李杜无能,使大好河山沦入敌手,使依兰父老乡亲,蒙遭涂炭,深感内疚。当退至依兰东120里的太平镇时,还与依兰商会长王子和通电话,关心依兰人民的安危。
每逢旧历新年与灯节,依兰城一片欢腾。除了商界组织秧歌外,李杜命部队也扮秧歌。军队出秧歌时李杜司令在前面开路,左右有四名持"手提式"的兵,另有马弁多人跟随。秧歌队后面兵士高举书写"与民同乐"大字的灯牌。因此他们的秧歌,群众非常爱看,经常被围得水泻不通。
李杜在依兰的政绩,深受赞赏,各界代表纷纷送匾,悬挂干衙署各道门上。匾额有"名垂东北"、"薄海同欢"、"造福于民"、"恩泽桑梓"、"德声载道"、"政绩蜚然"、"惠给群众"、"有口皆碑"等八块,还送有"万民伞"、"万民旗"。
李杜将军经常向署下官员宣讲军队最大的宗旨,是卫土保民,抵御外侮,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平时必须整军治武,厉兵秣马,做到养军千日用兵一时。所以他在依兰任所期间,对日军的入侵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不愧为一名正直的军人。
民国20年(1931年)日本关东军制造武装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日军迅速推向东北三省。10月15日,李杜宣布依兰全城-令,做抵抗日寇的准备。伪大同元年(1932年)1月6日,日军轰炸依兰县城,伤亡群众数名。1月7日李杜训令:"依兰地区各县为保境安民,应付时民,应立即组织自卫团"。1月8日,李杜率兵去哈尔滨抗击日军,成立吉林抗日自卫军司令部,李杜为总司令。哈尔滨失守后,李杜退回依兰。伪大同元年(1932年)4月4日,日寇逼进依兰,李杜与工商会长等磋商,为了避免依兰古城商民免遭战火洗劫,不宜负城抗击,只得含泪退出依兰。转战子穆棱、勃利、密山、虎林、饶河一带抗击敌人。
李杜将军戎马一生,始终保持尚武精神,他数十年如一日,习武练拳锻炼体魄。他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精神抖擞,有大将风度。他研究兵书,通晓战法,在镇守使署常给军官轮训班讲述孙子兵法十三篇,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岳飞八百破十万古代战例以及外国著名战史.
李杜性刚直,待人豪爽,但又不失文雅,有书生本色,以"戎马书生"自诩。人们称其谓"东北儒将"。
李杜为官廉洁。经常教育部下说:"古人清高自赏,非义之财、非义之物一介所不取也,唯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耳。他们问心无愧于暗室,不愧于青天,一生光明磊落。你们要以此为座右铭"。李杜将军虽处于"有官皆贪,无吏不墨"的黑暗时代,但能以身做则,率先垂范,"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而使全军折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李杜将军擅书法、精棋艺,公务之余,每挥毫习字,长于大草、魏碑,他书的"还我河山"四字甚有功力。对中国象棋与围棋棋艺颇有研究,同僚中能胜李杜将军者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