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刘长卿作品目录
刘长卿作品目录
[手机版]
1、《松江独宿》
2、《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3、《送独孤判官赴岭》
4、《长沙馆中与郭夏对雨》
5、《陪辛大夫西亭宴观妓》
6、《题魏万成江亭》
7、《春过裴虬郊园(时裴不在,因以寄之)》
8、《送韦赞善使岭南》
9、《送乔判官赴福州》
10、《送李补阙之上都》
11、《送袁明府之任》
12、《海盐官舍早春》
13、《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
14、《曲阿对月别岑况、徐说》
15、《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16、《长门怨》
17、《赴宣州使院,夜宴寂上人房,留辞前苏州韦使君》
18、《扬州雨中张十宅观妓(一作张谓诗)》
19、《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20、《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
21、《秋夜雨中,诸公过灵光寺所居》
22、《送李侍御贬鄱阳》
23、《过横山顾山人草堂》
24、《送路少府使东京便应制举》
25、《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
26、《罪所留系寄张十四》
27、《喜李翰自越至》
28、《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
29、《寻白石山真禅师旧草堂》
30、《送梁侍御巡永州》
31、《送李校书适越谒杜中丞》
32、《送舍弟之鄱阳居》
33、《送蔡侍御赴上都》
34、《过湖南羊处士别业》
35、《送梁郎中赴吉州》
36、《送友人西上》
37、《鄂渚送池州程使君》
38、《夏中崔中丞宅见海红摇落一花独开》
39、《送裴二十端公使岭南》
40、《使还至菱陂驿渡浉水作》
41、《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
42、《送蒋侍御入秦》
43、《送王员外归朝》
44、《送李端公赴东都》
45、《经漂母墓》
46、《龙门八咏·渡水》
47、《过桃花夫人庙(即息夫人)》
48、《夏口送徐郎中归朝》
49、《送严维尉诸暨(严即越州人)》
50、《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51、《送南特进赴归行营》
52、《送马秀才移家京洛便赴举》
53、《寄万州崔使君(令钦)》
54、《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钱》
55、《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56、《岁夜喜魏万成、郭夏雪中相寻》
57、《喜晴》
58、《酬李侍御登岳阳见寄》
59、《送袁处士》
60、《过萧尚书故居见李花,感而成咏》
61、《过隐空和尚故居》
62、《送齐郎中典括州》
63、《过鹦鹉洲王处士别业》
64、《湘中纪行十首·秋云岭》
65、《归弋阳山居,留别卢、邵二侍御》
66、《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
67、《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
68、《湘中纪行十首·横龙渡》
69、《湘中纪行十首·浮石濑》
70、《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春镜》
71、《湘中纪行十首·花石潭》
72、《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古剑》
73、《湘中纪行十首·赤沙湖》
74、《湘中纪行十首·云母溪》
75、《湘中纪行十首·洞山阳(一作洞阳山)》
76、《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
77、《湘中纪行十首·湘妃庙》
78、《送薛承矩秩满北游》
79、《湘中纪行十首·石围峰(一作石菌山)》
80、《从军六首》
81、《相和歌辞·王昭君》
82、《龙门八咏·下山》
83、《龙门八咏·石楼》
84、《龙门八咏·远公龛》
85、《龙门八咏·福公塔》
86、《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疲马》
87、《龙门八咏·阙口》
88、《少年行》
89、《过邬三湖上书斋》
90、《晚泊湘江怀故人》
91、《寄李侍御》
92、《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寒釭》
93、《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白鹭》
94、《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旧井》
95、《龙门八咏·水东渡》
96、《送张七判官还京觐省》
97、《赴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
98、《送陆羽之茅山,寄李延陵》
99、《云门寺访灵一上人》
100、《重过宣峰寺山房,寄灵一上人》
101、《卧病喜田九见寄》
102、《寄灵一上人(一作皇甫冉诗,一作郎士元诗)》
103、《送孙莹京监擢第归蜀觐省》
104、《送韩司直》
105、《送许拾遗还京》
106、《狱中见壁画佛》
107、《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得山字)》
108、《送崔处士先适越》
109、《送李七之笮水谒张相公》
110、《送齐郎中赴海州》
111、《送史九赴任宁陵,兼呈单父史八时监察五兄初入台》
112、《同诸公登楼》
113、《故女道士婉仪太原郭氏挽歌词》
114、《过包尊师山院》
115、《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
116、《早春》
117、《送张判官罢使东归》
118、《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一作皇甫曾诗)》
119、《送友人南游》
120、《饯别王十一南游》
121、《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122、《送顾长》
123、《送康判官往新安(一作皇甫冉诗)》
124、《赠普门上人》
125、《送人游越(一作郎士元诗)》
126、《酬李郎中夜登苏州城楼见寄》
127、《送裴二十一》
128、《宿北山禅寺兰若》
129、《对酒寄严维》
130、《新年作》
131、《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
132、《送宣尊师醮毕归越》
133、《送裴使君赴荆南充行军司马》
134、《送裴郎中贬吉州》
135、《酬皇甫侍御见寄,时前相国姑臧公初临郡》
136、《月下呈章秀才(八元)》
137、《酬张夏》
138、《送李使君贬连州》
139、《秋夜北山精舍观体如师梵》
140、《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141、《寻洪尊师不遇》
142、《更被奏留淮南,送从弟罢使江东》
143、《酬张夏别后道中见寄》
144、《酬秦系》
145、《见秦系离婚后出山居作》
146、《酬李员外从崔录事载华宿三河戍先见寄》
147、《送李员外使还苏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赋得长字…从兄》
148、《送州人孙沅自本州却归句章新营所居》
149、《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150、《新安奉送穆谕德归朝,赋得行字》
151、《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
152、《送金昌宗归钱塘》
153、《和州送人归复郢》
154、《和州留别穆郎中》
155、《江州留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156、《赴新安别梁侍郎》
157、《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
158、《偶然作》
159、《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60、《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
161、《斑竹》
162、《湘妃》
163、《夜中对雪赠秦系,时秦初与谢氏离婚,谢氏在越》
164、《秦系顷以家事获谤因出旧山每荷观察崔公见知…诗以赠之》
165、《正朝览镜作》
166、《送张起、崔载华之闽中》
167、《瓜洲道中送李端公南渡后,归扬州道中寄》
168、《杂曲歌辞·少年行》
169、《杂曲歌辞·太行苦热行》
170、《琴曲歌辞·湘妃》
171、《相和歌辞·长门怨》
172、《相和歌辞·从军行六首》
173、《相和歌辞·铜雀台》
174、《赠秦系征君》
175、《寄龙山道士许法棱》
176、《送崔载华、张起之闽中》
177、《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178、《江中对月》
179、《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浅,问张南史》
180、《茱萸湾北答崔载华问》
181、《春草宫怀古》
182、《送方外上人》
183、《送少微上人游天台》
184、《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
185、《入百丈涧见桃花晚开》
186、《游南园,偶见在阴墙下葵,因以成咏》
187、《听弹琴》
188、《过白鹤观寻岑秀才不遇》
189、《送张十八归桐庐》
190、《送灵澈上人》
191、《送侯御赴黔中充判官》
192、《送郑司直归上都》
193、《送王端公入奏上都》
194、《送严侍御充东畿观察判官》
195、《过李将军南郑林园观妓》
196、《送崔升归上都》
197、《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校书工于翰墨)》
198、《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
199、《清明后登城眺望》
200、《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
[第1页]
[2]
[3]
[下一页]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h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