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荃叔(1887~1968)又名周瀚,新繁繁江镇(今新都县新繁镇)人,四川武备系步兵科学员,中国同盟会员,曾东渡日本考察军事。历任四川成武将军行署副官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第五师司令部参谋长、四川省会警察局局长、中国国民党新繁县党部监察委员等,解放后任温江专区专员公署副专员。周荃叔于1887出生在新繁繁江镇,家有田产及住宅附佃收入,生活宽裕。1902年,考入四川武备学堂步兵科。1905年,东渡日本考察军事,同年11月毕业后任四川陆军弁……[详细] |
严树森(1814—1876)初名澍森,字渭春,四川新繁人,原籍陕西渭南,清朝官吏。道光二十年举人,入赀为内阁中书。改知县,铨授湖北东湖,捐升同知。以防剿功,晋秩知府,署武昌府。巡抚胡林翼荐之,八年,擢荆宜施道,迁按察使。十年,迁布政使,擢河南巡抚。时皖捻纵横於河南境内,又有汝宁土匪陈大喜、金楼教匪郜永清皆猖獗。生平十一年正月,捻匪姜台凌自归德犯省城,援军集,遂南趋陷唐县,攻南阳府城,围邓州、裕州,三月,始回巢。孙葵心犯光州、陈州,亦至三……[详细] |
周太玄,原名周焯,四川新都县人,化学家。1909年,14岁的周太玄从峨眉来到车水马龙的成都,随家人在成都赁房居住,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成都石室中学前身)。繁华的城市令少年周太玄眼花缭乱,充满新奇感受。课余时间,他流连于成都的大街小巷里那连排的书坊、琳琅满目的货摊,还有令人垂涎欲滴的成都小吃。少年的心总是充满好奇和冲动,他常听人说,成都有一片权贵之地叫做满城,那里居住的满人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权,汉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这激……[详细] |
杨升庵(1488-1559)原名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代四川唯一的一名状元,四川新都人,官翰林院修撰,经院讲官,24岁中状元,因议大礼,流放云南,72岁死于云南戍所。杨升庵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学家,对哲学、史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学科都有极深的造诣。他一生博学多闻,著作达四百余种。《明史•杨慎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慎第一。……[详细] |
梅挚(994年至1059年),字公仪,北宋成都府新繁县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为官三十二年,勤政爱民,清正廉明,政绩卓著,敢于直言上疏,有奏议四十余篇。在梅挚的作品中,《五瘴说》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建炎年间,新繁在东湖之南建三贤堂、绘三贤像,祀乡人梅挚。《宋史》、《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有传。……[详细] |
杨厚(72年至约152年),字仲桓,新都人,东汉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出身于官宦和学者之家。幼承家学,勤奋自励,刚直不阿,因不事权贵,称病辞官在家授徒,门徒入典籍名录者三千余人,其本人及门人董抉,任安均载入《四川古代名人》一书。《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后汉书》、《华阳国志》有传。……[详细] |
任未,字叔本,新繁人,东汉学者和教育家,自幼勤奋好学,通晓《五经》,对《诗经》特别有研究,在洛阳教授生徒达十余年,其勤学精神深受学生钦佩。任未不仅刻苦好学,而且爱友尊师的风范,也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作为汉代的乡土名人,以后的《新繁县志》、《新繁乡土志》都记载了任未的事迹,赞美了任未在中国的学术和教育上的历史功绩。……[详细] |
涂伯毅同志系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一级伤残军人,1949年12月入伍,1950年10月入朝参战,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次战役,1951年2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敌机投放的凝固汽油弹全身烧伤至残,面部严重毁容,双手指不能屈伸,经部队医院治疗,1956年转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休养。该同志在休养期间,坚持无偿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工作,五十余年如一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被成都市新都区聘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被新都区授……[详细] |
许世亨四川新都人,先世出回部,清朝将领。初为骑兵。从征金川、西藏。以武举授把总,累迁守备。复从征金川,赐孔雀翎,加劲勇巴图鲁。累擢参将。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金川平,擢云南腾越镇总兵。五十二年(1787年),赴台湾平定林爽文叛乱,平乱后改赐坚勇巴图鲁名号,图形紫光阁,列前二十功臣。五十三年(1788年)二月,调广西提督。从征安南,攻克升龙(今越南河内市),封一等子。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阮惠率兵-,清军战败,孙士毅渡富良江退……[详细] |
钟炳骥(1900—1927),字季伟,新都新繁镇北街人,著名学者钟炳麟的三弟。钟炳骥等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成员在中共四川党、团组织最早创建人和领导人王右木指导下,学习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恽代英翻译的《阶级斗争》等马克思主义文献,对革命和社会主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信仰有了正确的归宿。1926年4月,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国民军在北京失败,使北方局势更加恶化。华北、华中地区的国民党地方党部和革命群众团体,纷纷致电或派代表到广……[详细] |
吴园宏(1920—1991),又名吴永和、袁宏,新都县天缘乡慈板村人。1927年至1939年在成都完成了小学至高中学业。1937年10月,他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曾任“战时学生旬刊社”、“学生新闻”记者。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担任中共成公中学党支部书记期间,因带领支部党员出色地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曾被上级授予“青年模范支部”称号。1940年1月,吴园宏随一批进步青年到延安,先后在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中央党校、西北公学学……[详细] |
李永梧(1903-1927),字实秋,新繁新农乡蓟家村人。幼年就读于新繁小学,秉性端庄,勤奋好学,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省立成都第一师范学校。随着新文化运动传播到成都,李永梧经邑人刘弄潮介绍,学习《新青年》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反帝反封建的文章,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决心为国为民奋斗。 1920年夏,李永梧加入马克思主义读书会,认真学习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恽代英翻译的《阶级斗争》等,从此找到了信仰的归宿,立志追求马列主……[详细] |
温宽如(1915~1986),又名温寿广,新都县城关镇人。?幼小在新都读书,初中阶段受中共新都地下党团组织的教育与学校进步活动的影响,追求进步,向往革命。1938年7月,弃学北上,投奔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要求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由于沿途关卡密布,行动不便,在办事处的安排下,入陕西省三原县安吴堡青训班学习,继入抗大一分校接受训练。1939年秋结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一二九师下属连队担任文化干事,从此正式入伍,投身革命。 1940年10月……[详细] |
袁靳(1918-),四川新繁人。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报刊处处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处国际宣传处副处长、机关党委代理书记等。1961年,调任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处长、中共昆明市委-书记兼宣传部长、昆明市委顾问等。 1936年秋,袁靳考入成都私立协进中学高七班。在学校中,他参加了读书小组,开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并经常讨论国际国内形势,使他对马列主义和苏联十月革命前后的历史有了新的……[详细] |
刘弄潮(1905—1988)原名刘作宾,又名刘旷达、刘砻潮,新繁县繁江镇(今新都区新繁镇)人。中共党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征集研究委员会委员。 1923年初,经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帮助与介绍,刘弄潮离川赴武昌参加革命工作,认识了李汉俊、李大钊、施洋和董必武等人。到武昌不久,刘弄潮就投身铁路工人运动,担任往来武昌至江岸的交通员。2月,他赴郑州参加庆祝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典礼。这次著名的工人运动惨遭北洋军阀镇压,造成震惊中外的“二·……[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