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榜(1902-1948),福建省福州市宦溪乡人。1902年10月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7年3月参加革命活动,为闽淅赣边区城市工作部东岭游击队联络员,参加了连罗林(连江、罗源、林森即闽侯)游击根据地的反“清剿”作战和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48年6月在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保安队抓捕杀害,壮烈牺牲。……[详细] |
阮东师生于1933年8月9日,卒于2010年7月8日。男,福建省福州市鼓山镇, 前屿村人,是福建省福州鸣鹤拳主要传人和代表性人物。1925年白鹤与罗汉名家谢宗祥(人称如师)在前屿村阮家设馆收徒。在这个氛围下成长的阮东师就此一生与鸣鹤拳紧密联系在一起,自幼喜爱武术,8岁随乃父阮传水(如师亲传弟子)习练鸣鹤拳,传水卒后又得到同乡阮宝政指点,因前屿村离麻伙住处不及二十里地,后与乡邻黄性贤同往新店东浦园村师从麻伙(原名陈世鼎,如师的高徒)继续学……[详细] |
吴中孚(1927~1994年)吴中孚,福州市郊区建新镇高螺头村人。幼年失估,生活艰苦,从小就养成劳动的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民国30年(1941年),吴中孚考入“省福初”,以后升入“省福高”,在日本沦陷福州期间,随校搬迁,先后到沙县洋溪、闽清六都、沙县文庙等地读书,最后回福州三牧坊读书。民国36年考入福建省立农学院,积极参加由中共福州地下党组织的进步-。1949年8月福州解放后,吴中孚被选为农学院院务委员和团支部书记,参与接管农学院的工……[详细] |
陈篪(1927~1978年)陈篪,福州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陈篪早年就学于福州英华中学预科和初中,因抗战,学校内迁,转学到昆明联大附中。民国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任助教。195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走出校门,先后任鞍山钢铁公司中心试验物理科科长、金属实验室主任、冶金部钢铁研究院高温合金研究所副主任、金属物理室主任等。他对高温合金研究队伍的建设和中国断裂力学研究有重大贡献。1958年夏,陈篪调到冶金部钢铁研究院,从事高温合金研究工……[详细] |
林克俊(1926~1948年)林克俊,化名老吴、吴克俊,闽侯县鼓山乡(今福州郊区鼓山镇)人。民国30年(1941年)4月,福州沦陷,克俊辍学(初中),逃难到南平在国民党军队里当伙夫,3个月后,到福清县当小学教师。民国32年又到闽清入“福建学院附中”读书,不久到沙县考入“省福高”。但不久因“自由散漫”被开除,重返福州。民国34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负责开辟从福州经大小北岭,通古田、罗源边界,直达南瓯省委的交通线。同年秋,克俊到螺洲发展组……[详细] |
陈定波(1925~1949年)陈定波,闽侯县远洋乡浦尾村(今福州郊区鼓山镇远西村)人。民国30年(1941年),定波入“闽清国民师范”,一年后结业,到连江县丹阳小学教书。民国33年又到林森师范读本科二年级,因福州沦陷,随校北迁到沙县。定波在师范学校组织学术研究会,任主席,并创办级刊《怒潮》,任主编。民国35年林森师范回迁福州,同年定波由林炯模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二年定波任中共林森师范党支部书记,亲自步行到北峰上寮村,考察和吸收本班同学……[详细] |
肖锦华(1925~1986年)肖锦华,别名治文,福州郊区盖山乡浦下村人。民国26年(1937年),锦华因家庭困难在私塾里读了3年书就辍学到福州建华火柴厂当徒工,3年后又到福清美里乡坊里当长工,民国36年回浦下务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锦华翻身当了村民小组长,不久被选为浦下乡乡长。1952年7月,调任盖山区公所民政助理员,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4年,升为盖山区公所副区长。1956年升调福州市人民政府郊区行政办事处副主任,第二年调任中……[详细] |
陈学仕(1925~1951年)陈学仕,又名学序,别名希列,闽侯县螺洲镇(今福州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民国32年(1943年),学仕入南平中学初中部学习,被选为班长,第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民国34年冬,他回福州入英华中学高二学习,以学生身份为掩护,负责南平中学和英华中学的“建党”工作,同时协助中共林森县委工作。在螺洲吸收陈本秋、陈屏繁入党,成立中共螺洲党支部,第二年又扩大为中共福州南门区委。在南平中学发展魏文英、王一士、……[详细] |
刘捷生(1922~1977年)刘捷生,福州郊区台江乡岳峰村三角池人,民国11年(1922年)生。民国27年(1938年),刘捷生参加“抗日救亡歌咏团”,第二年经团长叶德安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之后先后任中共闽江沿江工委书记、大田县委特派员、福建一纵队古田大队政治处主任、闽东特委组织部长、闽浙赣游击队副司令员、闽东北地委副书记等。民国34年(1945年)农历正月初三日,刘捷生奉命带游击队打通闽江的“地下航线”。抗战胜利后,刘捷生派遣叶兴建打……[详细] |
郑荫敏(1921~1984年)郑荫敏,原名郑名官,又名郑依品、品官、三丁等,福州市郊区盖山乡高湖村佛亭人。民国28年(1939年),荫敏为逃避“抽壮丁”到南平当“清道夫”,半个月后又先后为运输保险公司勤杂工、福电铁工厂抬铁工、华光火柴厂粗工、南平电土厂炊事员和洋口面粉厂开山工。民国30年回高湖,以养鸭谋生,有时兼作鸡鸭的买卖。后郑荫敏由郑振腾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家作为革命的据点,甚至把家里1亩多的水田卖了充当接待革命同志食宿的经……[详细] |
林寿椹(1920~1986年)林寿煁,福州郊区鼓山乡后屿村人。民国21年(1932年),林寿煁随父学习寿山石雕的工艺,民国29年出师,在一家图章店当技工,曾雕成一件“梅鹤”,被认为“出手不凡”。1954年,寿煁同郭功森等人在后屿成立“寿山石雕合作小组”,他所雕的《八鹅八燕笔筒》参加“省展”,并在苏联等国巡回展出后,被苏联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收藏。他还雕有《二十三鹅十二燕笔筒》参加省民间美术观摩展览,获一等奖,被誉称为“寿山石雕雕鹅第一手……[详细] |
陈屏繁(1919~1949年)陈屏繁,学名陈炳华,化名何树植,闽侯县螺洲镇店前村(今福州市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民国23年(1934年),屏繁到福州西药房当学徒,第二年因药房倒闭而失业。民国29年到运输公司当职员;民国32年因公司倒闭又失业。民国34年经陈学仕、陈清官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负责创办地下印刷厂。民国35年奉中共南门区委派遣到螺洲乡公所任干事,做-工作,促使乡长林肇基、保长陈国梁保护螺洲地区的“二·五”减租运动,并迅速推广到高……[详细] |
林济庵(1917~1967年)林济庵,又名林应剑,福州郊区螺洲镇洲尾村人。民国20年(1931年),济庵在福州林烺铨医寓学医。民国22年出师,参加福州市中医师合格考试,名列全市榜首。他一度在城门谢坑村悬壶行医,不久到马尾开业,坚持“朔望义诊,贫不计资”,医名鹊起,每日登门求医者多达100多人。有一次土匪以为名医者必富抵千金,便绑架了他的儿子,要重金相赎。但济庵没有钱,后幸得病家相救,才让他们父子团圆。1958年,济庵在马尾卫生联合诊所行……[详细] |
林立(1914~1948年)林立,原名林笑幻,化名萧一秋、方生、老方、老黄等,闽侯县螺洲镇(今福州郊区螺洲镇洲尾村)人。林立4岁丧父,家境贫困,在小学读了几年书就辍学。民国17年,随姐姐一家到台湾,在高雄“德州楼”菜馆当堂倌。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菜馆停业,林立又回到福州,在南星澡堂当店员,并以画广告补贴生计。民国27年考上福建战时民教指导员训练班,结业后派任长乐县动员委员会书记长,具体负责抗日剧团工作。民国28年又考上福建省行政……[详细] |
陈矩孙(1913~1987年)陈矩孙,又名陈絜,福州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陈宝琛之孙。民国16年(1927年),矩孙考入福州英华中学,民国19年,在学校里参加共青团和反帝大同盟,但以后因“立三路线”之事,被开除出团。民国22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国文系(后转历史系),在学校“学生自治会”和“北平学联会”中都担任相当重要的领导职务。民国23年冬,由-介绍认识周小舟,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任中共燕京大学支部书记、中共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北平学联党团书……[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