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纯美(1877~1968年),漳浦县佛昙镇街路尾人,清光绪三年(1877年)出生。自幼家庭贫困,14岁时,到印尼爪哇谋生。初为学徒,后自开布店、中药铺,家产渐丰。清朝末年,杨纯美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启导,加入中国同盟会,并任同盟会万隆民仪书报社副社长。至民国3年(1914年),由于杨纯美经营薯粉厂得法,骤成巨富,就在万隆市中心购地兴建“杨纯美街”和开办纺织厂。民国5年,袁世凯篡夺政权,孙中山-日本,杨纯美当即汇寄巨款资助孙中山进行革命活……[详细] |
杨士鹏(1853~1939年)字搏九,号稚石,别号漳江老人。漳浦佛潭桥下坑(今佛昙镇下坑村)人。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式举人,授江苏海门知县。后辞官归家,过隐居生活。民国成立后,膺选为国会会员,曾致力于开发福建交通事业,协助筹建“漳厦铁路”。民国13年(1924年)秋,支持漳浦黄宝忠(字鲠臣)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活动,召集全县各地区代表,在厦门鼓浪屿订立“乡约”,组织民团军与北洋军阀对抗,杨士鹏被推为乡……[详细] |
蔡禧(?~1906年),漳浦县霞潭(今绥安镇霞潭村)人。农民出身,敢作敢为。早年,继承漳浦天地会活动传统,具有反抗清朝意识,后又受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以仇洋排教为宗旨,与云霄东坑村人方凤鸣,在梁山北旗白泉洞设立天地会,练习仙拳,称“仙拳会”,因手执白扇,故又称“白扇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天地会发展到霞美上黄、眉田、巷内等村,眉田村人张婴、陈通等聚众设馆,由蔡禧教练仙拳。其练法是以符纸贴在头上,手执画有符字的白纸扇,符水沾口,手……[详细] |
程彩(生卒年未详),漳浦县盘陀庵前(今盘陀镇割埔庵前村)人。程彩自幼务农,练就一身功夫,在民众中颇有威信。当时,闽南小刀会以厦门为活动中心,进行反清斗争,各地民众纷纷组会进行活动。漳浦县以程彩为首领,与东林人陈通水、下坑人陈珠培在盘陀组织小刀会,用“过香”的形式吸收会徒,会众多至1000多人。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六日,闽南小刀会在灌口起义,攻占海澄、石码、漳州和厦门,并在厦门建立政权。漳浦小刀会及时响应,发动起义。四月十二日,程彩……[详细] |
薛佛记(1793~1847年)又名薛文舟,祖籍漳浦县东山上营(今石榴东山村上营)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出生于马六甲(今属马来西亚)。父亲薛中衍,于清乾隆间到马六甲谋生。薛佛记从小随父学习经营,善于理财。道光初,新加坡刚开设商埠,薛佛记就与一批华人到新加坡从事商业经营,他在新加坡购置7大块土地,成为新加坡华籍最大富户。薛佛记热心乡侨公益事业,开辟坟山以办理旅居新加坡乡侨的丧葬祭奠事宜,又设置恒山公冢,作为旅新漳、泉人士的坟地。道……[详细] |
卢茂(?~1768年),漳浦杜浔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天地会首领提喜在漳浦高溪观音亭(今属云霄)传徒结会,卢茂与方劝、陈彪等入会。卢茂入会后,与同县人何哲相友善,何哲常到县城跟林咸一起学拳棒。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八月,何哲引林咸到杜浔与卢茂结识。十月,在卢茂家中,卢茂与何哲、林咸、郑朗(俱杜浔人)、王重、黄石(俱鹿溪人)、程天助(县城人)、吴纱、吴康(俱马坑人)、蔡通(霞潭人)等10人,拜神结盟,推卢茂为大哥,何哲为二哥……[详细] |
吴沙(1731~1798年),漳浦县人(据台湾吴旺桔修的《吴氏家谱》载为西门外小山城大园头人)。生于雍正九年(1731年)。性好行侠仗义,年轻时不得志,到了壮年才想外出谋生。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当他42岁时,带着比他少20岁的妻子庄梳娘和3岁的儿子光裔,渡海到台湾。吴沙到台湾后,先在淡水的鸡笼(今基隆)做工,后到三貂社谋生。三貂社地近“生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噶玛兰,当时,汉人很少到三貂、噶玛兰,因而,此地被视为化外之域。吴沙……[详细] |
林成祖(生卒年未详),原名林秀俊,漳浦人(居里未详),清康熙末年出生于农家。年轻时胸怀旷达,有远大志向。雍正间,大批漳浦人到台湾谋生,他也想到台湾开拓荒土,干出一番事业。雍正十二年(1734年),林成祖偕同乡亲到台湾淡水厅的大甲居住。大甲有大片荒土,泥黑土肥,水稻一年两熟,是一个发展农业耕作的好地方;大甲又是少数民族(俗称“土番”)聚居的地方。林成祖一边开垦土地,一边租贷“番田”耕种,由于他的勤劳,收入逐年增加,家庭也日渐富裕。林成祖在……[详细] |
蓝应元(生卒年未详),字资仲,号春圃,又号古萝。漳浦张坑(今赤岭石椅古萝村)人。自幼聪颖,过目成诵,稍长,刻苦勤奋,尤喜古诗文。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成进士,经朝考,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他在翰林院以学行文章著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丁父忧,归家葬父,亲自挑土营作。守丧期满,应召进京。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蓝应元起补翰林编修,皇帝深知蓝应元学行俱优,命其纂修《四库全书》,任校勘《永乐大典》纂修兼分校官。……[详细] |
蔡世远(1681~1734年),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下布(今大南坂农场下楼村楼厝下)人。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其父蔡璧,选贡,授罗源教谕,后受聘于鳌峰书院,为书院长。蔡世远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谨遵父教,勤勉奋进。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蔡世远中举人,翌年,受福建巡抚张伯行的聘请,到鳌峰书院校订先儒的著作。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中进士,选庶吉士。他深得相国李光地的赏识,在李光地的启迪下,精研程朱理学。康熙四十九年……[详细] |
蓝鼎元(1680~1733年),字玉霖,号鹿洲,别号任庵。漳浦张坑(今赤岭山坪村山尾顶)人。生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父早逝,寡母抚育其成人。鼎元自幼熟读经史,尤喜古诗文,通达治体,谈论经济。他胸怀大志,常以文章抒发抱负,时人认为他志大言大,言行不一,不甚赞许他。知县陈汝咸极为赏识他。福建督学沈涵参对他也很器重。巡抚张伯行也称赞蓝鼎元是“经世之良材”。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蓝鼎元受张伯行的聘请,到福州鳌峰书院,与同乡蔡世远共同……[详细] |
阮文(1667~1716年),又名阮蔡文,字子章,号鹳石,榜姓蔡,漳浦下魏(今霞美白石村下魏)人。生于康熙六年(1667年),幼时,因海滨战乱频仍,随父迁居江西新喻县。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阮文中式江西举人,数次赴京会试,都未能中式。阮文怀抱经时济世的才略,他北上南下,所经过的域邑、山川、丘陵,常登临观望,对南北山川形势、沿海岛屿、湾澳及东南各少数民族的情状,无不记在胸中。后来,因母亲亡故,扶柩回祖籍漳浦,就定居下魏。康熙五十一年……[详细] |
林亮(生卒年未详),字汉臣,号惟执。漳浦人(居里未详)。幼年孤苦,长大后性情豪迈,喜结识豪杰,探研军事谋略,决意投军,为国效劳。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提拔为台湾水师右营把总。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升铜山营守备。翌年,因其熟悉澎台海务,被调任澎湖右营守备。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朱一贵起义,全台几乎被起义军占领。朝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南澳总兵蓝廷珍统师到澎、台镇压。蓝廷珍到澎湖深知林亮英勇善战,胆识超群,用为先锋。……[详细] |
蓝元枚,字卜臣,廷珍孙。父日宠,世袭轻车都尉,官铜山营参将。元枚,世袭轻车都尉,历官广东海门参将,龙门协副将,海澄副将,升台湾总兵,调金门总兵,江南苏松镇总兵。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擢江南提督。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林爽文起义,蓝元枚调任福建陆路提督。不久,改任福建水师提督。又任命为参赞大臣,提兵前往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六月,至台湾鹿仔港。蓝元枚连连得胜,乾隆皇帝谕:“着赏双眼花翎,以示优眷”。……[详细] |
蓝廷珍(1663~1729年),字荆璞,漳浦张坑(今赤岭)人,后建府第在湖西顶云。康熙二年(1663年)出生于农家,自幼性情朴直,不善言辞,而胸怀大志。其族祖蓝理移镇浙江舟山,他不远千里,渡海投奔,请求入伍。蓝廷珍在军中刻苦练习骑射,挥舞刀枪盾牌,矫捷如风,又善于使用-等军火器械,弹无虚发。蓝理对他很器重。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蓝廷珍被提升为把总,4年后,升磐石守备。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升温州镇右营游击,经常带兵到外洋巡捕……[详细] |